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提问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提问的要求

发布时间: 2021-03-12 21:24:10

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哪些教学建议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和提升人自身的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一直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要求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也在世纪教育的浪潮中酝酿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长期的提炼和创新修改中,一步步地在向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靠近,而这也将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接下来,我将结合这次国培学习的收获和在新的课改要求下,谈谈小学数学在教学实施方面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些与时俱进的课标要求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时刻关注的工作准则。而这些要求要如何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学实施过程的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
首先,转变教学策略,优化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需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和“学”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出和谐的关系,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在做中学数学”的主体性地位的转变。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适当地从生活中创设数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的数学价值观,这也是体现数学价值性的有效方式。故事导入、数学游戏、生活案例、直观演示和模拟表演等都是创设数学情境的有效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数学情境时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学生自身认知基础上搭建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情境。创设出的数学情境的有效性必须体现在能引出新旧知识的碰撞,能唤起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思考,能辅助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式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地位。现今教育者对于新型课堂,特别是合作交流式学习课堂的探索越来越重视。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和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等等,都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有突出成绩的探究和尝试。例如,我所在地区所试行的“生本课堂”、“有效课堂”、“阳光课堂”等就是小组合作交流式学习的很好探索。它的宗旨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设置前置作业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获取知识,通过课堂展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条理性。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和即将学习的新知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中激发探究知识的激情,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这样的一个过程使我们的学习成为一个自主获取知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体性活动,有助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三)、结合实际,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的导向是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应有的发展,体现数学的价值。而要体现学生在数学上获得的发展就需要通过了解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来体现。钱学森曾发出世纪之问:“中国何时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可谓是任重道远。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起点,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多在一开始就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意识,因此,站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反思,如何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数学是一门能很好地训练孩子思维的学科,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多思考、多应用,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实际出发,从小培养孩子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体现多尺度、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善教法学法,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仅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还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习结果评价重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查漏补缺,优化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等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进而改善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和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此外,评价方式也要求多样化,例如,利用评价量表的方式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定量评价与常模评价方式相结合等。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公平、公正对待,尊重客观实际,注意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的评价艺术。保证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不仅仅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做出评价,这也将从侧面给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最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的需要。
鉴于小学这一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步体现出来,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就表现得特别明显。差异性的体现是教学过程必然会呈现出来的特征,而合理地处理好学生差异性的发展需求,是满足不同学生知识需求,实现自身在数学上的适当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是我们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培优补差”,它是弥补现今教育体制的不足、实现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直接体现。补充后进生的学习需求,达到应有的知识水平;扩充知识接纳能力强的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以提升成长空间,真正实现个体差异性的发展需求。
在不同的形势下,我们的课改在长期不间断地进行着,而相伴课改进行的还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足印。这一切的尝试和体验都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身影。而这一切的努力和探索都是为了将我们的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一个可以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的新台阶。

Ⅱ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角色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受教育的,而是主动参与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的学习要取得成功,需要教师的指导影响,但最终还要取决于学生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牵牛上树”的做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况且如果“牛不喝水,是摁不下牛头的”。 另外,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特点使原来的教材内容由质量上的优势转化为数量上的劣势,教师传授的局限性与知识的迅速扩展更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学校的教育观念要让位于终身教育的观念,对于学生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成了压倒一切的主要教学需求,于是,“教学的重心由教材移向学生”(柯南尔:《二十世纪的教育》)。因此,解决教师与学生两因素存在的矛盾关系,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不老话题。下面就“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拙见。 学生主动性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学会怎样学习,即是否“会学”,而“会学”功能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知识方面的“学会”功能,非智力方面的“愿学”功能,智力方面的“善学”功能和技能方面的“能学”功能。笔者认为,“会学”功能的这四个方面其实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对于“怎么学”的问题虽然不能说迎刃而解,但起码也是“月上柳梢头”了。因为关于“怎么学”,历来就没有既定的学习方法,“条条大道通罗马”,摆在眼前的是怎样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避免事倍功半。也就是说要“善学”和“能学”。这里也不便于展开了。 在解决“为什么学”的环节上,笔者主要从理想、情感、生存几方面引导学生。 所谓理想,是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人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就会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并且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反之,使人浑浑噩噩,虚度年华,甚至于走向犯罪。理想教育一般在教育中充当先头部队,所以,笔者常常在刚接手的新一批学生中,见面礼是习惯性地跟他们做一个活动:每人发下一张白纸,然后告诉他们,这张白纸是洁白无暇的,在今后的写字或画画中绝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否则,即使用涂改液涂抹了,也会留下刺眼的痕迹。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由一张张的白纸装订而成的,要象给一张张白纸画上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样,走好人生的每个阶段,特别是要走好长身体长知识的中学阶段,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生育自己的父母,无愧于关心自己的朋友们。 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的另一途径是从挖掘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出发,培养高洁的情操。在现实生活中,当人的真善美的情感水乳交融,成为统一的整体时,便构成了个性修养中的核心部分——情操。情感一般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在教育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从道德感上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例如,在家庭里与父母的关系上,学生一般只懂得“张口”和“伸手”,很少能体谅家长在外工作的艰辛,因此,在与学生的谈话和家访时,或通过交换孩子与父母的角色,或恳请家长现身说法等手段,着意引导学生,使他们既能体会父母的慈爱与伟大,又树立正确的道德感。懂得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我始终坚信,“当道德感以良心的形式出现时,它的力量是撼人的”。 再者,从生存能力上指引学生。生存是一个很实惠的话题,从我国封建社会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到当今社会的人才市场,人们一直为之疲于奔命。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特意从动物界中列举母鹰教小鹰学飞的例子,因为小鹰一般是在悬崖绝壁上成长的,只有学会飞才不会摔死。这正好说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永恒定律。从小鹰学飞到学生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好科学知识,做到既长身体又长知识,从而使自己适应社会,适应未来,适应世界。 我们知道“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同时,我们坚信“假如能用正当的方法,学习对于心理总是具有吸引力的”。
望采纳

Ⅲ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有:(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Ⅳ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

反思什么,如何反思,是这套丛书关注的焦点。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科的课程与教学遇到许多问题。

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新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新课程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的部署,它需要一批批的志愿兵与生力军去冲锋陷阵。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进一步焕发课程改革的勃勃生机!




编写这本书的目的,为那些已有新课程改革经验的一线老师提供一个探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平台,帮助一线教师在自主的探索中吸纳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并建构自己的个性“教学法”。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贯彻了如下思想。

首先强调图书的实用性。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有关数学课程和教学论方面的图书越来越丰富了,但能够恰当地处理好理论和教学现实之间的关系的图书并不多。《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切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学习的特点,把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旨在引导教师更快捷地将教学法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课堂教学行动的能力是当前许多一线教师所缺乏的。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多样化得学习要求。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Ⅳ 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答:一、灵活的应变能力 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必须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虽然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组织、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在时间和精力上可以高效率地传承文明,使一个自然人迅速过渡为一个社会人。但现行教育也很容易造就学生的机械思维方式和极度的依赖性,这不仅制约了学生个性发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标下学校教育既要给学习主体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特别是化学教学,教师应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教学更应让学生贴近自然,多开展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学研"活动,在探究和验证中解决问题,通过任务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成为名符其实的"学"校,而不是"教"校。 二、全面的知识贮备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要成为一名善教者,就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全面贮备知识。否则,新课程标准就无法正常实施。对化学教师而言,光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已经不够用了。主要体现在:其一,新课程标准使得教材内容更接近自然、更贴近生活,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化学现象都进了教科书,教师如果不勤于精业,学生的许多奇思妙想就将成为教学的障碍。其二,学科渗透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化学几乎渗透了所有的前沿学科。作为化学教师,绝不能"几年充电,一生放电",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前沿学科动态,掌握前沿学科的信息及研究成果,让自己养成多角度观察、多方位探究的习惯,具备解决实验意外现象的能力,否则将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可以说是因人而异,这里的"异"也就是教师个性的体现。大多数教师仅仅是授课方式的不同,并没有充分体现"丰富的个性"。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无法定量定序的变项,化学教师个人的特点往往比某些规定的东西更实际、更重要,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因此,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有不满足现状的创造精神,敢于对教材进行重组;要求教师走进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竞争、创造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才能产生追求学习共性的"个性化"的共鸣,才能达到教学相长。例如:在"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教学中,大胆地重组教材,把这一部分内容归为"微观物质"的教学,引导学生"任务分析--逻辑推理--实验探究--结果分析--理解记忆",很好地完成了微观物质的认识,突破了难点,提高了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乐趣。 四、正确的学生观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系统工程,没有学生的理解与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互动的关键在地相互的信任。因此,坦必须转变错误的学生观,使学生与老师产生亲合力。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的责任感和探究习惯,还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为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评价方式等方面,我们要克服分数至上、强制压服、保持距离、灌输驯服、平均发展等传统观念,构建"能力差异、平等交流、情感体验、零距离相融"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和独立的人"等正确的学生观。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而且更能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知识的至高境界。 以上是自己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和新教材的阅读所受的几点启发,不一定成熟,更不一定 全面,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新课改尽微薄之力。

Ⅵ 新课程标准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如下

概括地说,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现行课程体系的上述特征,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
显然,如果不根治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存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统一性、规范性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主动性
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
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发展观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知识观
从前面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这次课程改革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观
课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程观。“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课程便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所有这些素材的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Ⅶ 新课程标准的注意问题

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一个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而在综合课程中,一个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这对习惯于传统分科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东鳞西爪,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
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成功地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地整合起来,这样就很可能导致综合课程形同虚设。另外,如果教师本人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那么他们实施综合课程的难度将更大。这就要求师范教育的课程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未来的教师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体会,这是实施综合课程的必要条件。当务之急是综合课程的师资培训要到位,要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
第三,管理的问题。要在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虑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