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微课程什么时候开始
1. 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www.lexuezx.com),微学习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
一般来说微学习指的是微观背景下的学习,比如教育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微学习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隐喻,指的是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
2. 微课教学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微课教学一般需要10分钟左右。
原因:现在是快节奏时代,好比微博,追求快捷精炼;学生课程多,疑问多,若每科看一个微课,而每个微课时间过长,那么学生则没有时间看完他(她)想看的微课;10分钟左右足够讲透一个小知识点,否则要么是讲得太泛,要么是讲得太啰嗦。
(2)小学微课程什么时候开始扩展阅读:
微课时间安排有主次之分,正文以外的花絮时长不得超过15秒;微课程应用较多的领域是职业教育,考试培训和企业培训市场的微课程还比较少,随着智能手机应用,微学习已经开始飞速蔓延,微课程以其简短精悍,随时随地特点也势必会成为炙手可热的课程教学方法。
以微课学院创始人范国玉先生为带头的专家学者已经开始着手正式研究企业微课程的开发技术,制作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3.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
2001年,教抄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英袭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小学阶段正式出台的第一部英语课程标准(大纲)。在这之前,教育部大纲都是以初一为英语学习起始,不论之前在小学是否有英语基础,都从初一开始零起点学习英语。
同年(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课程的指导意见》,《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从2001年秋季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由于各地教育水平差异和小学阶段普及英语课程的进度不同,在2009年前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然会从ABC教起,例如在江苏,特别编写了零基础的《英语预备课程》,供正式学习七年级英语前使用。但在2010年后,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水平提高,小学英语真正成为了英语学习的起始,初中也不再安排重新学习。
4. 微课一般是多长时间呢
一节微课时间在5-10分钟之间,微课的教学内容非常明确,一般是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难点,它不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做到面面具体,但整体上还是包括了引入课题、内容讲授和总结三个方面,课件制作可参考速课网
5. 什么是微课,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我复制的,希望你采纳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上海)
一、 引子:你摊上大事儿了
2013年新学期刚开始,我几乎每一周都接到电话和电子邮件,一些省市的教育部门、基层学校热情邀请我去参加报告会或培训班,给一线教师培训学习微课程教学设计。我感到奇怪,为什么大家现在一下子象发烧一样,到处都在说微课程、翻转课堂、可汗学院?
上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编辑又给我发邮件,又打电话,希望我帮杂志社最新一期撰写关于微课的稿件,还说邀请了华南师大的焦建利教授、最早在国内基层教育部门组织微课大赛的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主任一起撰写微课稿件。正在我思考如何完成杂志社这项任务的时候,我的手机又响了,这是一所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打电话,要我给该校全体教师培训微课教学设计,电话中他一开口就说:你摊上大事儿了!
我问他为什么现在要搞全员教师的微课程设计培训?对方说,你看看,过去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学生上机要排队、发上机票、门庭若市;现在,门可雀罗,除了教师规定必须到机房上课以外,几乎没人来这里,机房里的电脑都蒙上灰了;而在校园里,学生个个拿自己的电脑和手机无线上网。你再看看大街上,人人都有手机,家家都有电脑。下一步的发展,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学生人人用自己的设备上网学习,教师不“翻转课堂”,还用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行吗?时间已经到了一个节点上了!
啊,我明白了,我摊上大事儿了!我们搞教育信息化的和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人都摊上大事儿了!
二、“课”和“微课”的含义
在正规学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所说的“上课”了,“一堂课”,是指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实施的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方式与基本单位。学校的主要工作和教学活动,是以上课作为主体,上课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核心。在经典教学论的学术专著中,对“课”的定义是:“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1]
观察和分析一节课的组成,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材-各类数字化媒体-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学习环境等多种要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互动,构成了教学系统的生命活动。
与“课”的概念相对应的“微课”(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去年,当大家注意到可汗学院的课程是一小段一小段讲授知识点的“小”课程,就开始把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称为“微课程”。后来发现,仅仅是一段“微视频”,如果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没有改变,这样的“微视频”还在停留在上个世纪的“积件”的思路上,即将课堂录制的课堂实录视频切片,做成一个个教学片断,目的是用作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或者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反思的“微格教学”。但是,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师培训翻转课堂的项目中,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可汗式“微课程”是指记录教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一段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这段“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因此,有关“微课程”的评价标准,需要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要包括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为什么“微课程”的视频时间要在10分钟以内,这是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我们在各地培训教师设计微课程的实践也发现,其实,微课程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为佳,超过6分钟,人们观看视频就感觉有些冗长。(上面介绍的是人们的经验证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将微课程的时间长短作为心理实验研究的课题,通过大样本实验统计得出精准的结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微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频(录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微视频格式。
三、微课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
在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变化最为明显和积极的,是人类科技迅猛发展引起的教学媒体的变化。在人类教育史上,由于语言的进化、文字的出现、学习内容载体(媒体)的演进,从远古的岩石绘画传意,到甲骨、青铜、纸张、印刷,人类教育经历了口耳相传、私塾、书院到班级、学校的演进;从幻灯、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到移动设备、平板电脑、增强现实、三维打印;从世界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把传统的课堂带到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虚拟教育、1对1学习、翻转课堂。在这个历史久远的演化过程中,教学媒体的变化最明显,而教学方式的变化相对缓慢。
在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上,从上个世纪早期主要使用的是幻灯、无声电影,录音等,电视和录像是80年代初随着日本索尼录像机进入中国后,逐步成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系统制作了一大批教学电视节目,各地电教部门都有以多少T为存储单位的课堂教学实录资料。人们逐渐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电视教材不能进入课堂。(周君达,1984)〔2〕 北京大学电教中心的追踪调查发现,电视教材利用率仅为0.046%,很低。提出了对一般教学片应当发展小片(约3-5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万明高,韩桂荣,1989)〔3〕在八十年代初,电教工作者就总结出学校课堂教学应发展内容集中单一、时间短,由教师随堂灵活运用的“插片”。(王兴中,1983)〔4〕九十年代后,我国电教界已明确将“片断性内容”电视教材作为电教教材的一种类型。“这类电视教材,可以没有尾,也可以没有解说,只是就某一课程内容的问题提供形象化的片断材料,教师使用这类教材时,需要边展示边讲解。这类片断教材,尽管只有一、二分钟长,但往往是教学上非常珍贵的形象材料,对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好处。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电视教材”(李运林,1991)〔5〕可见,长期以来,人们将微视频主要作为辅助教师讲课的辅助材料,还没有微课程的概念。
同期,在面向社会的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中,开始出现了一种短小的电视教育节目,被称为“Micro Course”(微课程)、“Mini Course”(迷你课程),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讲述一个主题,如“Who to”(如何做……)节目,用微课方式几分钟介绍一种小技巧,诸如“如何打领带”,“如何做比萨”等。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大规模进入正规教育的课堂中。
“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是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人们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到来,BYOD(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前面提到的传统的课的组成结构将会发生变化,那就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手机(或者其他的设备,如iPad、三星平板电脑、MP4播放器等)学习原来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传递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追求教育改革的人们的浓厚兴趣。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
6.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小学6年制教学
中国1982年时候开始实行小学6年制教学。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小学学制,准备逐步改为十二年制。今后一段时期,小学学制可以五年制和六年制并存,城市小学可先试行六年制,农村小学学制暂时不动。”
1982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联合编写的六年制小学课本投入使用,开始实行小学6年制教育。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全国开始逐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具体划分呈现多样化。
7. 什么是小学美术微课程
小学美术微课程就是指美术课堂教学中用时不到20分钟的课,这种课也包含了美术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环节。
8. 学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啊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还有“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后来,人们专用塾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是中国的情况. 外国的情况,最早时候是宗教性质的,为培养僧侣的地方,后来,经过文艺复兴,才逐渐重视基础知识,并逐渐到科学文化. 印度是比较早的有学校的,但是过于早衰.希腊和斯巴达当时是因为战争的需要而培养军人.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期,则是比较正统了。 但是真正规模的学校,则是夸美纽斯创立了班级授课制之后的事情了。
满意请采纳
9. 微课需要哪些环节
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总结出了以下两个要点。
一、选题要精准
微课是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小型教学辅助资源。微课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它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曾经做过一节《体会泉水流动的词语》的微课,主题选自小学语文《泉城》一课的课后习题:“恰当使用动词填空”。这个知识点是该课文的重难点,且学生理解上较为困难。所以在微课里,我用生动的动画呈现出泉水流动的效果,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涌、喷吐、冒、汇注”词语的使用。
所以微课的选题,尽量挑选那些平时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出错、难理解的典型小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前要研读教材,研究学生,了解教材的重难点、学生学习中的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然后挑选出几分钟之内就能讲透彻的知识点进行录制。也就是说,不是重难点、疑点、典型的内容,不选;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学习就能轻松掌握的内容,不选;传统教学就能达到的效果,不选。
二、选题要适合用视频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多媒体呈现形式,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多媒体的特性。对于不适合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就算制作出来,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
举两个例子:在讲解小学语文《乌鸦喝水》《曹聪称象》这两篇课文时,教师用实物进行演示,直观真实,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且实物道具准备起来并不复杂。用微课来表现反而让知识点更为抽象了,所以也就没必要再针对该节课制作微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邓小平爷爷植树》这节课内容浅显,对比微课较为平面的呈现形式,让学生们在生活中通过实际操作去认知植树的步骤,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更有趣更有意义,效果更佳。
再拿我执教过的课例,小学语文四年级《象声词的使用》这一课来说。我们都知道,象声词仅仅用文字来呈现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想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不用说,肯定是借助多媒体:音频呈现多样的声音;视频展示出声音的场景,图片让孩子结合实际并发挥想象……这样一来,从导入到讲解再到练习,每一个环节都能套用上不同的多媒体形式,环环相扣且结合得很自然。我认为这样的题材就非常适合制作成微课,多媒体让知识点立体灵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所以,一节微课制作的中选题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环,也就是我们说的万事开头难,其实对于初学者,也可以先多参考别的老师的微课,我经常是在101教育PPT里查看别的老师做的微课,从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的灵感,再开始自己的微课制作,也会更得心应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