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普通高中新课程保障

普通高中新课程保障

发布时间: 2021-03-14 01:40:20

1.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其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立足我省实际,努力构建具有我省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体系。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是:
(一)整体性原则。全面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整体构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层次的课程,整体设置和安排必修、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毕业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需求。
(二)规范性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政府《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规范课程设置及教学行为,遵循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和高中学生的成长特点,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三)多样性原则。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的课程,保证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努力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有所长,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办出特色。
(四)实效性原则。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有效开发学校课程,努力提高课程建设、管理和实施水平。充分考虑甘肃省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差异,从甘肃省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实际出发,保证所有普通高中(含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普通高中)均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并取得实效。

2.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课程实施

(一)制定科学的“新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要成立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教务和教研部门负责人、各学科负责人组成,负责组建学校各学科课程小组,制定学校课程方案,进行学生选课指导、认定学生学分等工作。
1.要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所有普通高中必须全部开设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尊重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高一年级主要开设必修课程,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应开设并逐步增加选修课程。高二年级至高三上学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妥善安排好选修课程。高三下学期主要安排总复习。
3.各校必须确保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周至少1学时的班团活动时间。
4.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创造条件认真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教学需要,主动帮助学校解决课程开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教学基本条件、实训和实习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5.鼓励跨校、跨区协作,提倡学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对于师资、教学条件暂时未能达到课程实施要求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和学校共同制订改进计划,采取措施,积极予以完善。
(二)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学校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意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切实加强对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
(三)加强教学管理。各学校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指导意见》,在高中三年中,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多数必修课应按照行政班安排课程,行政班的班主任要保持相对稳定。选修课要根据学生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班。班主任对行政班管理负责,任课教师对教学班管理负责。
1.各学科要严格落实学科《课程标准》和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科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精神,组织好教学工作。要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保障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内各种场所的作用。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的学习活动场所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3.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可每学年安排一到两周。在开展社区服务时,建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小组,学校要认真组织、检查,并争取社区和家长的配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尽量考虑教师的专业与特长。
4.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发挥教师的特长,调动教师开设选修课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合作开设同一选修课,也可以外聘教师开设富有特色的选修课。
(四)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意识与方法;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1.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确实发生积极的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避免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忽略效果的不良倾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学校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作业布置与批改、考查与考试、教学评价等各个常规环节,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与指导,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3.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化建设方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有效的学习工具。
(五)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障新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各校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意见》,把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着力构建学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设民主、互动、合作、探究的新型教研文化。通过校本教研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六)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整合与利用,建立和完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新课程实验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
(七)科学安排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除民族语文课程之外的其他各学科课程均参照普通地区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要求,并结合实施“双语”教学普通高中教学实际,科学安排课程设置。普通高中民族语文课程,藏语文课程按五省区藏族教育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课程设置方案执行;蒙古语文课程按全国蒙古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发《蒙古族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课程设置方案执行。
(八)认真落实国家法规政策新规定的专项教育内容。各普通高中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领域课程(主要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选修Ⅱ学校课程以及班团会主题活动等途径,认真落实国家法规政策新规定的环境教育、禁毒教育、健康教育、人口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影视教育等12个专项教育内容。

3. 如何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一、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改革学校管理,提供相关保障 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 1、调整管理结构,转变职能,落实责任 (1)调整管理结构,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新成立了“课改”领导组、课题研究组;再加上原有的教导处、教科室、学科组、年级组、年级备课组,形成了学校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的一套组织结构。每一个层面的组织都明确的职责,上一级组织督促下一级组织履行自己的职责并查检评价。 (管理结构如图所示)。 在组织结构图表中,学校教科室的职能已发生了变化;课题组的职能也发生了改变。 (2)合理配备人员,提供人力保障 由校领导班子制订人员筛选标准,面向全校公开选拔了教科室人员,精选课题研究组成员;挑选课改年级组成员。 (3)加大硬件投入,提供物质保障 2、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时,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了实施新课改的五个制度,五个制度要求明确具体,切合实际,从制度上来排除实施新的课程改革遇到的各种阻力,强制所有的教师参与到新的课程改革之中,强化了新课改工作,使新的课程改革实施有了制度保证。 3、强化管理措施 (1) 委以重任,制定方案,保证“课改”工作的针对性 学校对教科室委以重任,制定了《宜宾市人民路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对学校课程改革作总体的筹划;每学年,又制定《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新课程改革年度计划》,认真地实施《宜宾市人民路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细致地推进“课改”工作,做到了长计划,短安排。这样,每一阶段的工作的目标更明确,工作的内容更具体,工作重点更突出,使学校“课改”工作的针对性更强。 (2)探索改革办法,推行改革工作,保证“课改”工作的坚实性 学校是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教科室担当起“探索改革之路”的重任。学校“课改”工作的每一步,都由教科室组织课题组研究人员先在课题组内进行研究。再由教科室提交给学校课改领导组。学校课改领导组审查、确定是否在全校推广实施。学校课改领导组同意实施的改革办法,由教科室与教导处一起推行到学科组、年级备课组。 在学科组和备课组实施改革时,教科室又加强对学校改革工作的指导和调控,让学校“课改”工作迈着坚实的步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保证了课程有效实施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化检查为参与,保证“课改”工作的实效性 “课改”是一项非常艰巨而细致的过程性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教科室把检查化为参与:在检查学校“课改”工作时,教科室把检查人员分到各课题组、学科组、备课组,参与到整个“课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他们既是工作过程的检查者,更是工作过程的参与者。在他们的参与中,把对工作检查与调控结合起来。这种管理更具有人性化,也更具有实效性。 (4)促进发展,奖励先进,保证“课改”工作的持续性 我校一方面坚持由教科室组织教师进行“促进提高式”的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中,教师们不管自己在量化打分式的评价中获得的是中国分,他们都能看到自己在近段时间内工作的成绩及进步。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能得到学校、同事、学生、家长各方面的承认,树立了继续发展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我校还结合对教师进行的年度考核,制定了详细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细则》《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考核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年级(学科)组考核细则》等奖惩条例,对教师各方面的表现给予量化打分,评优、选先、晋职。 4、有效地利用课改的外部资源 (1)请进来 学校聘请省市区各级专家组成课改顾问组。邀请全国各地的“课改”专家到校给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作报告。 (2)走出去 学校非常重视“课改”先进的经验对学校课改的借鉴作用,选派教师走出去学习,让教师直接去吸取丰富的营养,带回学校,通过写汇报、座谈、上课等方式,传输给全校教师,让这些外部资源在我校的“课改”实践中生根、开花、结果。 (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新型教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我校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我们主要抓了:第一,组织教师学习,让教师理解、接受新课程;第二,改革教育教学策略,提高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技能,把新课程的理念转换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把新课程推向班级课堂层面,把理想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第三,引导教师较好地把握教材,有效地实施课程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1、有效的教师学习,促进教师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有效的教师学习,就是要让教师尽快地理解、接受、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在理论的引领下,让教师意识到需要且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1)组织教师参加“通识性”培训,认识新的课程改革 (2)调查分析教师现状,形成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3)根据课改的需要,确定学习内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4)开展多样性、科学性的学习活动 2、有效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1)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估表》 评价标准的变化,必定引起教师行为的变化,我们又通过“实施《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教学研讨活动”促使教师从理念向实践迅速转化。 (2) 改革教学方式,制定、推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倡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来学习,那么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策略也必须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改革教学方式中,课题组指导教师探索、总结实施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形成新课程需要的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方式的措施: 首先,教科室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确定各阶段研究重点,让我们的研究在螺旋上升式的前进中,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研究成果。 其次,在每一个段的研究中,学校教科室根据研究内容提供理论学习资料,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组教师根据学习的理论,制定教学策略,再到教学实践中去实施、调整、完善。 然后,教科室根据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实施各种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形成研究成果,并在全校推广实施。 制定、推广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在近三年中,学校教科室组织课题组研究并推行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课题组试图在小学低年级激发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兴趣,中段基本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段能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3)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技能的方式 “案例分析”式培训 “案例分析”式培训主要指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的培训方式。我们强调: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在一节课一节课中去提高,要“一课一得”。同时,我们还强调: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要不断地进行阶段小结,要把一课一得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得得相连”的有机整体。 具体做法为: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观摩分析优质课;每月进行教学设计讨论、上对比课;每周进行课堂教学分析,学校教科室制定了课堂教学分析记录表《“实施〈课程标准〉有效性研究”实验课题课堂情况分析一览表》。填写内容为:只要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所得、所思、所感、所悟,只要是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都可以记。 为了增强教师对自己课堂分析的有效性,学校要求每周星期二教研活动时,每位教师交流自己上周写的教学分析,在交流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把个人反思成果变成共享资源。 “案例分析”式培训强调案例中的“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定点追踪”式培训 对重点培养对象或者学习进度稍慢的教师,我们则采取“定点追踪”的办法。方法是:听课→分析评价→交换意见→学习→提高→再听课→再评价。如此循环,逐步提高。 “促进提高”式培训 在培养新型教师的研究中,怎样使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实践从被动变为主动,学校还利用评价的“改进提高”和“激励督促”的作用,促进教师迅速提高。具体操作方法为: A、自选发展目标:教师通过自修自研,专家指导,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寻找出其中“最关键、最有价值”的问题,制订学习计划及努力的目标,并提出实施步骤。 B、自评自结:教师对照发展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验后而进行自我评价、总结。 C、教师互评:在自评基础上,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采用“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互评,应特别注意发现老师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变化都应加以保护,不求全责备。 D、校长导评:由校长组织评价小组对教师是否达到发展目标给予评定,对教师下一步发展指明发展方向。 以学生的学,促进教师教的改变 课题组进行的教学改革是否有效,制定的教学策略是否适用于全校各学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这还得以学生的发展来决定。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教科室组织课题组调整、总结适合学校各学科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在全校推广实施。这样以学生的学来促进教师教的改变,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向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实现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的核心理念。 (4)把握教材,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文化 让我们的教师掌握学科文化的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科文化,让语文课姓“语”,数学课姓“数”,让课程得到有效实施,保住并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用体悟学习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科文化。基本操作程序是:首先,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学科文化的基本因素,把握教材;其次,让学生体悟学科文化。学生操作体验、感悟、试悟、顿悟以及整体感知等方法和策略,是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获得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体悟学科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悟学科文化,在生活中体悟学科文化,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3、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建立具有激励、评价、学习功能及教育功能的《学生成长记录袋》。 其次,我们在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我们还设立了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总评为主要内容的《小学生全面素质评价册》。 再次,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检测模式。检测分为书面检测和非书面检测。 最后,我们还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了评价重心的转移。 (三)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结构 我们采取措施,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为环境、以社区为平台的工作运行机制,为“课改”提供社会保障。 二、学校实施新课改取得的教育教学效益 (一)学生获得了较为和谐的发展 我们学校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了差异发展。调查显示,我们的学生100%的都喜欢上学;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从教育局督导检查认可的学校教导处存档的学生成绩档案中,同样可以看不出:我们的学生的差异性的发展。我校的教学成绩是让家长满意的,让社会认可的。 我们不仅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我们还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他们的素质得到均衡的发展。他们的良好品行在逐渐形成;习得终生学习的能力,他们正在用自主、合作、探究、体悟等学习方式方式来学习;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只是教材,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能自觉地融合学科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他们能自己设计并组织班队活动的,就连区级示范性班队主题活动,也是学生自己设计、组织的。我校《星光电视台》和《星光校园报》的播出与出版,突出地表现我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增强;他们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校的一批特长生脱颖而出。 (二)新型教师在茁壮成长 1、教师教学理论修养明显进步 我们的教师在理论学习中,不断地把学到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发生了变化。这是他们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教师用他们内化理论指导教学,他们的教学过程,是新课程的教学观所需要的教学过程;是他们的理论素养与职业素养外在表现的过程。 2、一些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初显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校一些教师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已经初步显露出来。这从同一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就可以看出来。 3、以学科组为单位的研究氛围明显变浓 我校以学科组为单位的研究氛围明显变浓。老师以通过沟通与合作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4、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在增强 课题组的研究带动了学科组和备课组的研究。因此,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的研究氛围明显变浓,教师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研究,他们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也在增强。 (1)研究的内容系统化。 随着教学的深入、新课程教学的技能的成熟,他们进行的是系统的研究。他们在教学策略上分专题研究,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体悟式学习等,在教学内容上,他们还分课型来研究。 (2)不同层面的教师都在探索、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他们的研究能力明显提高,已经成长为一批具有教改能力的教师。课改年级的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明显增强。据不完全统计,我校课改起始年级的语文、数学教师9人,撰写论文等达109篇,平均每人达12篇,撰写论文最多的人达29篇,获奖的档次国家、省、市、区的都有。上研究课、公开课等课的人最多达6节,获奖的最高档次为省二等奖。全校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明显增强。 (三)学校的社会声誉在迅速提升 在有效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管理的革新,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的育人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我校创办了星光电视台、星光校园报、星光艺术团;建立“中国少年报记者站”;2003年学校获“中国名校”的称号;连续三年获督导评估一等奖、教学成绩第一名。三年来省内外到校参观交流的团体达50余个,学校的工作及组织的各种活动分别在省、市电视台和各级报刊上相继进行了新闻和专题报道,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校校长邱清绪作为学校管理的优秀人材,在全国正式出版的《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二期)上作为封面人物进行介绍,这在社会上引导了极大的反响。我校的课改成果《有效地培养新型教师》在《四川教学研究》2003年第二期上发表,在“全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与课程管理”研讨会上交流并荣获一等奖,在四川省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实施新课程标准有效性研究”阶段研究报告》在四川省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4年4月,人教社教材调研会在我校召开。2004年9月,四川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比赛在我校进行,一位教师参加比赛,获二等奖。2005年1月“西师版”数学教材教学研讨会又在我校举行。 2005年12

4.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14个科目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其中通用技术是新增设的科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二)课程设置。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修两部分组成,选修分为选修I和选修II,选修I又可分为限定选修(简称限选)和任意选修(简称任选)两部分。其中必修和选修I为国家课程,选修II为学校课程。具体课程的设置及学分要求见下表。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略)
(三)学制、学时及修习要求。
1. 学制与学时
(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3)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原则上每周安排的课程修习时间不超过35学时,每学时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
2.修习要求
(1)普通高中课程以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学校通过学分反映学生的模块修习过程和成绩。学生模块修习的学分由学校根据《甘肃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指导意见》进行认定,学生修习一个模块并达到规定的学时和质量要求,即可获得相应学分。省教育厅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监测学生学业修习水平。
(2)学生必须修满三年并且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以上方可达到毕业的学分要求。其中必修课程获得116学分、选修I至少获得22学分、选修II至少获得6学分。学校应当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的选修模块,获得更多的学分。
(3)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科目的每个模块的修习时间为36学时,获得2学分;物理、化学在完成2个必修模块后,所有学生还必须各选1个选修模块,获得2学分,才能达到必修学分的基本要求;数学科目选修系列中还包含有专题,一个专题的教学时间为18学时,获得1学分。
(4)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每个模块修习时间为18学时,获得1学分。体育与健康共11必修学分,其中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获得1学分,在健康教育专题系列中至少获得1学分;音乐学科共6个模块,在高中三年中必须修习“音乐鉴赏”模块,获得2学分,在其余的5个模块中至少选修1个模块,共获得3学分;美术学科共5个系列,在高中三年中必须修习“美术鉴赏”模块,获得1学分,在其余的4个系列中至少选修2个模块,共获得3学分。
(5)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共23学分,各地要严格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落实课程计划。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学年共15学分,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更多的课题研究;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共获得6学分;学生三年内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6)选修Ⅱ课程是学校课程,各市(州)、县(市、区)和学校要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发掘本校的课程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涵,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风格。选修Ⅱ课程可以按照专题或模块设置,学生在三年内至少获得6学分。
(7)为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每周安排4学时,在1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每周安排2学时,在2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
(8)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必修课程表和选修课程表编排好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习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探索跨年级(或跨学校)实施选修课程。
(9)高三学年在安排好总复习工作的同时,应保证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模块,获得一定的学分。

5.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课程管理与评价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督促学校依法实施新课程和提供课程资源与条件保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情况,加强对学校实施课程过程的监督和检查,总结、推广新课程实验的成功经验。
1.建立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定期(每年一次)上报、审批、备案制度。各普通高中的“新课程实施方案”必须经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并于每学年开学前,由各市(州)教育局统一报送省教育厅备案。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合理利用本地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各校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等方面发挥好协调作用。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特色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发挥办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教研部门的管理。各级教研部门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甘肃省普通高中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研究、指导、服务职能,大力开展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工作。要进一步增强为当地学校和教师服务的意识,努力改进教研方式,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信息交流、专业咨询、师资培训等各项活动,并对当地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进行检查指导。
1.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各学科实施指导意见,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指导,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在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引导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要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各科目的均衡开设,切实研究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等课程的实施现状与难点问题,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决策提供参考。
3.要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为依托,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专题研究,以专题研究的成果推动课改工作,以样本校的成功经验推动课改的全面实施,为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供必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三)学校的管理。校长要全面负责和领导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监督和评估课程实验过程,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应制订选修课程和学校课程计划、指导学生选课、认定学生学分、自主开发课程、联系社区共同实施课程等工作。
1.建立学生电子学籍和档案管理制度。所有高中学生要使用全省统一的学籍管理号,便于学籍管理、学生学习成绩记录和查询。普通高中在校生不得留级。
2.学校要探索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途径,大力培养创新人才。鼓励普通高中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学校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3.教师要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发展负责,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学习结果评定承担相应责任。学校与社会应尊重教师的劳动,组织学生及其家长及时了解、评价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积极配合学校执行好国家课程方案。
4.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样本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四)课程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发展性评价制度。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1.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改变以高考成绩作为教师评价唯一依据的片面做法,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2.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3.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各学校必须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建立新课程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新课程目标的落实。
5.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内总学分达到144以上,参加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内综合素质评定合格以上,由省教育厅颁发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因模板限制删去了表格,可从参考资料提供的地址阅读全文)

6.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是什么

理念: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

1.使所有学生和学校都成功。《普通专高中课程方案(实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这是我国对高中课程性质的基本定位。这种转化意味着高中课程不再是为少数精英服务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成功。这种转化也意味着,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点、示范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学校都能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促进所有学生成功的优质高中。高中课程改革的这种理念旨在满足社会和个体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

7. 福建普通高中新课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平台

福建省来普通高源中新课程管理系统培训
http://www.xpyz.org/%B8%A3%BD%A8%CA%A1%C6%D5%CD%A8%B8%DF%D6%D0%D0%C2%BF%CE%B3%CC%B9%DC%C0%ED%CF%B5%CD%B3%C5%E0%D1%B5.doc

8.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办法是什么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自2006年秋季开始,对全省新入学普通高中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实行学分管理。为了规范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生学完一定的课程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学分认定的意见分“同意认定”、 “不予认定”两种。

第三条 学分认定工作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校长担任主任,委员由学校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第四条 学校依据教育部课程标准、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及学分认定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校学分认定实施细则,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 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1)达到一定的课程修习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的2/3);(2)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表现(依据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等);(3)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并成绩合格。

1、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七个学习领域课程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⑴修习该模块的学时达到规定要求的以上;⑵学生在课程修习过程中的表现良好,作业基本上按时、独立完成;(3)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

2、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研究性学习活动:⑴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⑵过程记录;⑶成果;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记录;⑸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以学生参与完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或项目为认定学分的主要依据。

社区服务:(1)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2)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3)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社会实践:(1)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2)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3)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周。

3、选修Ⅱ课程的学分认定,主要依据学生的修习时间、过程表现以及学习成绩(成果)。

第六条 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是:

1、学生按要求学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考试(考核),由学生或任课教师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2.学科任课教师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进行对照,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3.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

4.“同意认定”学生学分的,应在学校范围内公示。“不予认定”的,要书面通知学生并告之原因。

第七条 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要求。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学生复议要求之日起15日内进行复议,及时给学生书面回复,并做好思想工作。

第八条 学校对学分“不予认定”的学生,应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考、重修或改修其他课程。

第九条 学分认定工作一般在每个学段结束时进行,学校应及时将学分认定情况分别记入学生学分档案。

第十条 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档案和学生学分档案的管理,妥善保存相关资料,以便查考。。

第十一条 校长应高度重视学分认定工作,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对在学分认定工作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人员,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辖普通高中学校的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对学分认定工作做得好的学校要予以表彰,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要通报批评,并对校长及相关责任人给予必要的处罚。

第十三条 符合《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省内学校之间转学的,或由已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本省的,只要提供必要的学分证明材料,转入学校应当同意认定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得的学分。由尚未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的,转入学校应当根据原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证明,并按照其所学内容与新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关系认定相应的学分。由本省转学到外省(市、自治区)学生的学分认定,依据转入省(市、自治区)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6年秋季起施行,适用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校和学生。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9. 普通高中新课标出炉,与新高考如何衔接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与此相对应的是,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升学考试要求,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
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我们现在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了,与过去高中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不一样,学生有多样化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基础。因此,这次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既要强化共同基础,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需求、多样化发展需求。”王湛说。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在郑富芝看来,这更体现了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整个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不能完全跟着考试走,而要跟着育人走,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