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自然角课程故事的撰写
Ⅰ 幼儿园的自然角可以创设哪些内容急!!!
1、植物
2、日常熟悉的豆子
3、水壶
4、让幼儿自己带大蒜或葱来栽
5、鱼缸里可以养小鱼(春天还可以养小蝌蚪)
6、幼儿观察记录表
Ⅱ 如何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在自然角养相关来植物,让自学生定期写观察日记。
以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等。例如在观察小植物的活动中,有的幼儿从上到下的观察,是叶、茎、根等;有的幼儿让他们从远到近的看,是大和小。因此,我们不强调幼儿掌握哪种顺序,只要幼儿有顺序地细致观察就行了。这是基础的观察法,需要幼儿人人掌握,这样可以为他今后的一系类观察打好基础。
Ⅲ 幼儿园主题课程故事讲述分几步走
幼儿园课程是以主题作为教育活动组合的裁体每个教育活动都体现各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强调每个教育活动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歌曲等作为教育活动的材料,准确地确定每个教育活动的目标,清晰得表述能达成活动的活动过程。幼儿园课程即要利益于促进幼儿发展,又要能传成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活动过程要贯穿课程的内涵,每个教育活动都充分体现各个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教育活动中要体现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五个学习领域。 我在研究主题《多样的服饰》时,首先让幼儿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装,各个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美。在每个分主题上,我利用幼儿教育的理论过程中,建构理论,丰富理论,发展理论,让理论发挥功能,让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实践指引方向。我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来于动作,让主体与于客体的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成为心理发展的动力,例如指导幼儿利用废旧碎布,塑料,毛线,树叶编制编织各种服饰和帽子,让幼儿初步学习编织的技能。大胆的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服装商标。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注重了教育策略,利用心理动作和操作性学习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幼儿发挥了独特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幼儿从动作过程解决问题过程,促进了幼儿思维水平发展。 为了促进儿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指导,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如讲故事,念儿歌,讲解,做游戏示范动作,讨论与交流,行为练习,模仿学习,具体帮助与指导,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实践活动,观看音像资料,图片展示等。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上述的几种方法综合的加以运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Ⅳ 幼儿园宝宝得学习故事怎么写
学习故事中的“学习”是幼儿的学习,教师观察、记录、理解并支持的是幼儿的持续学习;“故事”,包含着一般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就幼儿的学习而言,再现了幼儿学习的真实性、复杂性、情境性和深度性,并融入了幼儿的声音,让“幼儿的声音被听见”成为可能。
因此,学习故事是一种用故事来记录、评价幼儿学习过程的方式,是一种形成性的学习评价体系。在将学习故事本土化运用之前,有必要先明确这三个问题——谁是学习故事的记录主体?记录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记录?
谁是记录主体?
在众多的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体系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幼儿大多视为被观察者、被评价者,而教师则主要依据相关的评价标准对全体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观察与计分,幼儿的学习过程在量化统计后变成一连串数字。但是,用一把标尺、一个标准衡量所有人的学习并不公平,幼儿复杂的、情境性的学习过程也难以被量化。
学习故事有效地解决了上述弊端,成人(教师、家长等)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下幼儿的学习过程,并且邀请幼儿、家长等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多名教师可以同时记录同一个幼儿的学习故事。
幼儿参与学习故事,具体体现在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创编故事等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也可以就成人撰写的学习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乔治娅就自己的绘画作品《骨骼》讲述了一组自己的学习故事:“这些有关肋骨的事情都是马修哥哥教我的。这些都是膝盖的骨头,这些都是胳膊和腿的骨头。”教师记录了她的话语,写成一则由乔治娅自述的学习故事,表达了乔治娅对骨骼的兴趣。教师可由此展开下一步的计划以支持她的兴趣。
家长参与学习故事,体现在观察、记录幼儿的学习故事,以及就教师所记录的学习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的撰写,提供了不同视角下的幼儿形象,便于教师进一步地了解、倾听幼儿。同样地,家长也可以就教师撰写的学习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就教师所记录的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继续在家庭中进行观察和撰写。
记录什么内容?
什么样的学习能成为教师笔下的学习故事呢?
一方面,关注幼儿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魔法时刻”(又被称为“哇时刻”),重在注意识别后的回应。也就是说,成人(教师或家长)记录、描述的应是能体现“儿童发展五大线索”(身心健康、归属感、贡献、交流和探索)的、具有可读性与启发性的学习故事。教师依据五大线索进行有根据的识别与回应,这也是学习故事与一般的观察记录的不同之处,即重在针对幼儿的兴趣、参与度等方面的进一步计划、教育策略等。
例如,教师在发现了玛丽亚拼搭积木的兴趣后,进行了描述性的故事记录,并采取了相应的“识别”:“玛丽亚对拼搭积木感兴趣,并且尝试通过拼搭将积木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和形状。”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和玛丽亚一起工作,试试积木、马赛克?试试圆圈、车轮?”
另一方面,强调故事的连续性,用多个学习故事编织出“重要学习事件链”。学习故事并不是单一、分隔的故事,而是强调成人就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某一方面进行针对性的、长期性的记录,可以是不同时间段聚焦幼儿在某一方面的发展表现,也可以是幼儿在成人不断“回应”后的表现。
用什么形式记录?
学习故事发展至今,其记录形式逐渐体现出开放、多元的特点,保留了早期框架中的基本版块,如故事的基本描述、教师的发现、机会和可能性、幼儿的反馈、家长的反馈等,并从以文字为主要记录方式发展成文字与照片、视频、幼儿作品等多种形式并存。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故事并不需要冗长的文字,因为评价的困难之一便是因需要记录长篇观察而影响了师幼共处的时间,使用量化的表格虽节约了时间,却不能全面地展现幼儿复杂的学习过程,也难以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因此,学习故事正是在减少观察记录的时间、精力和过程性、可行性的评估之间实现了平衡。
此外,简易数码照相机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参与自我评价提供了新方法,幼儿可以看懂成人的记录、给自己拍照片,或是借此回顾、介绍自己的学习故事。
Ⅳ 小班植物角学习故事
我们一直在丰富班级自然角的植物,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自然角的植物越来越多了,变成了走廊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天餐后散步时,我们都会去植物角看一看,“今天小植物有什么变化?”“哪些植物开花了?”别看我们是小班的孩子,我们观察得特别仔细。今天在植物角里孩子们又有新的发现了……
今天和往常一样餐后带着幼儿去散步,走到自然角我们停了下来,看看今天小植物的变化。突然有个声音传来:
“曹老师,这是什么?这一盆怎么没有花?里面都是泥土。”皓皓对我说。我说:“这一盆里也有花只是还没有长出来呢,老师在泥土里面播种了一
些小种子,等小种子长大了,就会有好看的花长出来的。”
皓皓问:“是什么种子?会开出什么样的花?”他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其他的孩子也向我投来一样的目光。
看到大家的求知欲这些强,我便拿出了一粒种子给小朋友看。马上有幼儿说:“老师,我知道这是花生呀,我在家里吃过的。”
我说:“你们知道吗?这一粒小小的花生如果放在泥土里,每天给它浇水,花生在泥土下喝饱了水,就可以发芽,长成小花。”
又有小朋友问:“老师为什么这一盆里种了种子怎么还没发芽啊?”
我说:“种子长大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小朋友成长一样,不是马上就能长大的,而是多吃饭、对锻炼,一天一天的慢慢长大。种子如果每天都能喝到足够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照射,它也会慢慢的长大的。”
从那天以后,每天餐后散步孩子们都会特意的来看看这颗小种子,给它浇水、给它阳光照射。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终于在第四天种子开始发芽了,孩子们看到了特别的开心。从此以后班级里的幼儿对植物角关注的越来越多了,很多小朋友还会从家里带来一些小种子种在班级的花盆里。
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幼儿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也很感兴趣,需要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仔细观察,并在恰当地时机给予相应的指导,就会萌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求知欲,以此不断地丰富幼儿相应的知识。
Ⅵ 幼儿园自然角有什么论文可以写
要求是什么,字数多少,什么时间要稿子
Ⅶ 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对幼儿学习发展的整体性有哪些价值
幼儿应该多给予自然教育 让孩子除了了解昆虫植物之外 也能学习对任何生命的尊重
Ⅷ 幼儿园自然角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1、根据节气特点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在布置自然角时要有明确的计划性,具体的动植物可以帮助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节气变化。
因此,自然角的创设需要设计感知各种节气的具体情境,突出季节的感知特点,幼儿通过观察动植物在各种季节中的发展变化能较好地熟悉自然界季节变化的特性。自然角需要通过精心设置来显现自然界的季节特性,为幼儿关注和感知大自然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
2、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首先,在布置自然角时,无论是自然物的收集、物品的摆放还是日常的照顾维护,都应该引导幼儿参与进来。幼儿通过自己管理(浇水、换水)并观察的过程为其创造了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可以促进幼儿的多维发展。幼儿在自然角中可以通过认识植物促进经验积累,通过喂养小动物促进其情感发展。
(8)幼儿园的自然角课程故事的撰写扩展阅读:
1、丰富性
生物角可呈现自然界物种的丰富性和变化的多样性。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新异的事物,感受身边自然之物的奇妙和多样性,达到幼儿对自然界各种事物感性认识的丰富性,进而提高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2、变化的显著性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带有极大的无意性,只注意那些突出的表面的现象而忽略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除了通过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感受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之外,更好地感受自然界及其变化的规律。
3、季节性
幼儿对季节变化的认识需要以具体事物为依托,通过自然角可以创设感知季节的具体情景,突出季节的感知特点,从而帮助幼儿认识季节的一般特征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自然界所蕴涵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Ⅸ 幼儿园故事课的活动延伸怎么设计
活动设计背景 枫树是在我们本地也有的一种树木,有一部分小朋友都也认识的枫树,但对枫树的认识不是全面的,只知道枫树红叶子,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枫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真正地认识枫树,我选择了这个活动:枫树的烦恼。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幼儿对枫树能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故事的欣赏对枫树有更深的了解。而通...过枫树与松鼠的友谊,让幼儿更明白要珍惜自己的好朋友,要友好的相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从故事中感受枫树与松鼠的友谊。 2、了解枫树在四季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中枫树与松鼠的友谊; 教学难点:了解枫树在四季中的变化 活动准备 1.首先让幼儿亲自去采摘枫叶。 2.幼儿讲述的图片:不同季节的枫树变化的图片。 3.自制四季变化中的枫叶的标本。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组织孩子在双休日去采摘枫叶(由父母带去采摘)。在采摘过程中仔细观察枫树。 (二)谈话导入 说说亲自采摘枫叶的收获。 (三)认识枫叶 出示不同颜色的枫树叶子,让幼儿知道枫树叶子的颜色有很多种,它们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四)欣赏故事《枫叶的烦恼》 1、老师讲故事《枫叶的烦恼》,幼儿认真欣赏。 2、老师:春天和夏天,枫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冬天里,枫树的叶子又有什么变化? (五)看图讲述故事《枫叶的烦恼》 根据图片,让幼儿逐幅讲述故事。 (六)讨论 幼儿讨论:当枫树发现自己的叶子变红、变黄并从树上掉下来时,为什么感到很难过?当小松鼠回来时,还能认出枫树吗? (七)游戏:《拾枫叶》 按要求把不同颜色的枫叶分季节收集在一起。 七、活动延伸 找一找与枫叶有关的事或人。 教学反思 大班的《枫树的烦恼》活动是一个集知识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故事,作品以拟人的形式向幼儿讲述了枫树与松鼠的友谊,以及枫树在四季中的变化。 在整个活动中,我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同时可以让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通过一些身体的动作等帮助幼儿理解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等词语,丰富幼儿的词汇,突出语言教学。为幼儿创设一个一个开放性的提问,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合理地猜测结局,发展幼儿的思维以及想象能力,培养幼儿说的技能。在游戏中通过不同颜色枫叶的鲜明对比,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说明出现问题的原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在《枫树的烦恼》这个活动中,使我感到:一个很美很感人的故事。一个经验点—枫树的季节变化。作为常见的树种,我们本地都有不少,但也不是随时都可以看到的。我在活动时充分为幼儿准备枫树的图片或前期进行观察,有利幼儿的理解。也收集包括枫树在内的各种落叶树与常绿树的叶子,放在自然角中观察。根据大班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及识字要求,可出示字卡,帮助理解烦恼的含义,让每个幼儿都可以说一说自己的烦恼是怎样的,再去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故事的情感。事实上孩子对烦恼的理解很真实很直观。孩子的烦恼通常就是很多琐碎的小事……。鉴于孩子在活动所表现出的表演热诚,将此故事作为活动区中一内容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