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新课程数学教材教法

新课程数学教材教法

发布时间: 2020-11-27 15:50:40

『壹』 求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题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程理念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5分 共15分)
1、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 ,强调学习的 过程与方法 。
2、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
3、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位置。
4、 课程改革 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 )
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
3、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4、“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学习十种理念之一。( )
5、合作学习是小组学习的必然产物。只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 )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主体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及策略是什么?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为保证合作学习有较高的实效性,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15分)
你怎样理解探究式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理论知识部分
一、《数学课程标准》知识填空
1、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强调学习的 过程 与 方法 。
2、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
3、“课程”一般是指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科目及其目标,内容和进程的总和。
4、小学数学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计算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推理和证明,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6 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像 ”、“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7 要初步培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8 新课程中的数学评价,要建立( 评价 目标)多元,( 评价方法 )多样的评价体系。
二、判断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 )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6、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三、选择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知识的现状
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
A、必修 33B、必修 11
C、选修 33D、选修 34
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
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四、简答题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案例分析题
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索。(3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技能,但如果一味采用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接受学习的方式,只会模仿,不会灵活运用,更不会创造。(5分)
“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3分)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5分)
六、数学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0分)一学科知识(22分)(其中⑴⑵小题各3分,⑶至⑹小题4分。)⑴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这一排共有( )人。⑵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手。⑶把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 )。⑷把一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⑸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分钟。⑹一个圆锥形状的沙堆,占地面积的周长是25.12米,高3米,这堆沙的体积是( )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吨。二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13分)案例:一次数学新授课中,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圆满地完成了授课的任务,累得我口干舌燥。下课后,一位学生拿着她的课堂本找到我,说:“老师,您刚才在课后的练习中出的这道应用题在矛盾的问题被学生找到了,并通过再一次的商讨,编写出了正确的应用题。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我是这样做的,您看这种做法对吗?”我看了一眼答案,发现答案不对,于是不加思索地说:“做错了,再回去认真思考,找找错的原因。”她很疑惑地捧着本子走回了座位。临上课时,她又一次找到我,说:“老师,我一直在想这道题,我总感觉这道题我这样做也是对的。”看着她那坚定的目光,我又一次拿起她的练习本,仔细地看起来。结果发现,她的解题方法同样正确,只是得到的答案不一样。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将那道题进行了研究,原来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使题目的数据间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一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的情况发生。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此时,学生呈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或静心思考、或热烈讨论,结果又产生了好几种解题的思路和不同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我启发学生进一步对老师当初的编题进行质疑,寻找解决办法。很快,题目中数据存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盎然!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位老师的教学案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呢?(从教师观、学生观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反思)三教学设计(25分)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数学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题
第一部分 填空(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8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
3、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动手探索和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1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35+7=
3 5
+ 7
4 2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
生1:我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
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
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
生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个位的点呢还是十位的点呢?
……
问题: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方法可取吗为什么 ?(5分)
案例2 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 2月16日开始的。
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8分)
第三部分 问题分析及对策(9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2、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3、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插嘴?

上面的题供参考

『贰』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 主体性的一代新人。这里的所谓人格,是指学生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总和。这不仅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 奋斗目标,也是督导评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依据。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构想如下: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体评价的构想
1.教学指导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论原则;通过教与学双边活动是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
2.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小学数学最佳知识结构。即,那些 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法则、规律、公式和数学思想组成的知识系统,并且是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能被小学生所接受、理解、难易适度的知识系统。
3.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潜在智能的开发和提高;是否通过“获得 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径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 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既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落实,又兼顾“因材施教”的推 进。
5.课堂教学是否较好地体现了“认知结构”、“教材结构”、“教学结构”三者和谐一致的整体关系。
6.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投入的质量与程度如何,发 展趋向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7.进行“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课时教学效果的量化测试和“智能”与“情意”方面相应的课外跟踪考 查结合。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评价的构想。
(一)对“掌握知识”的评价构想。
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非要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 量,而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 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掌握具有迁移的生动 的活泼的知识结构。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小学数学课“掌握知识”的教学,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
1.“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内容。
①为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实;
②感知材料的选择是否包罗新知的本质属性;
③感知阶段的诱导是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最近发现区,展开求知探索;
④新、旧知识交接点的确定,是否便于快速促成学生认知的正迁移,教师的点拨是否有助于激起学生“短 兵相接”的思维交锋,顺利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
⑤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省时优质地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
2.“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内容。
①思维阶梯的铺设是否有助于学生在揭示新知本质的求知过程中,展开高效的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 判断与推理、抽象与概括。
②学生在归纳总结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经过了一个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又将已理 解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认知往返历程。
③学生对已概括的新知理解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学生对新知本质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 浅出,表述具体严谨;是否达到了课时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
④学生在探求、获取新知中个性意识倾向性作用的发挥如何,全员参与的竞争质量与程度怎样。
⑤教师指导学生求知获取的“投入”与学生学会求知方法,得到收获的“产出”是否成正比。
(二)对“发展能力”的评价构想。
能力的发展只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发展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 的传授过程去进行,知识有其能力价值,它凝聚在知识之中,不思则暗,深思则宽,不着重分析挖掘,不在知 识传授过程中充分发挥,就会落空。”发展能力必须结合知识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 向高级逐步提高。练,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就小学数学综合课“发展能力”的评价而言,应 包括下列内容:
1.对课堂“半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给出的题目是否属于紧扣新知要点的基本型题目;是否便于全体学生直接运用新知,起到巩固理解,强 化记忆的作用。
②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立足于学生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核心, 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扶”与“放”适度,不包办代替学生对新知的再现。
③学生运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题目的技能和叙述算理,或法则或解题思路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教 学目标。
④教师在本阶段的课堂小结是否切中由学生板演和课堂巡视所反馈问题的要害;“结语”是否有助于学生 对新知要点的再现和发展。
2.对课堂“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本阶段习题设计是否由三类不同要求的题构成;这些题目的编排是否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类题目的要求如下:
低档题:比基本型题目稍有变化,其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运用新知解题形成技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 。
中档题:以新知为主体的综合型题目,题目的编排既突出适度的综合性,又带有一定的思考性色彩,用以 培养和训练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和灵活性。
高档题:思考性较强,略有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不超越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思维能力的限制,用以解决“ 吃不饱”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吃得饱”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励,推进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②在本阶段中, 教师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练习时间(区间为10至15分钟);是否较好地完成本阶段课 时教学任务,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3.对“独立练习交流与课堂总结”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练习交流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自信、民主的课堂氛围。
②教师对学生的解题交流与评定是否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广阔性、创造性;是否致力于培养学 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
③师生合作的课堂总结是否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回顾求知过程,掌握新知要点,获得求知启迪 。
(三)对“陶冶情操”的评价构想。
人的智力商数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数却是后天的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科学界已提出:一个人的“智商 ”只占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此,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 其核心素质是高尚的人格。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去陶冶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情操、科学品质,已是当务之急。 为此,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情意因素投入的质量与程度,应当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 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把“陶冶情操”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是否做到 为此不遗余力,持之以恒。
总括起来说,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学生从 事学习的正确认识是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情感又能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而坚强的意志则能 使学生锲而不舍地提高认识和陶冶情操,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评价学生的“认识过程”,旨在界定学生揭 示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的水平,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评价学生的“情 感过程”,在于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情操的培养。评价学生的“意志过程”,使教 师明确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加强砥砺学生意志的教学力度,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学 习目的,在求知中胜不骄,败不馁,知难勇进,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据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去评价教与学 的双边活动。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 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访问地址为:http://www.diyifanwen.com/lunwen/xiaoxueshuxuelunwen/173349187.htm

『叁』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与新课标的联系和区别

它们的联系在于基本理念是相同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区别在于:设计思路不同,它包括学段、目标、内容三个方面。

『肆』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资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参考资料等
西塞山区2002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07年05月20日 星期日 13:07
西塞山区2002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

A卷
一、选择题(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
A、一个分数 B、一个无理数 C、一个比值 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因地制宜 举一反三 声名狼籍 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 为富不仁 安然无恙 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 漫不经心 川流不息 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 因材施教 再接再厉 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 。”衔接最合理的是( )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14、对话式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认知性或其他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的问题,而是能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设计体现出( )
A、平等民主性 B、多元互动性
C、自主探究性 D、开放创新性
15、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向性 D、成员性
1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17、某教师讲授“价格由6元变为2元”的数量问题,学生表述正确的是( )
A、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
18、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
A、三心二意 B、三令五申 C、三言两语 D、三番五次
19、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 B、过程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20、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1、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 )
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
22、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2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B、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仍为矩形
C、既为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四边形为正方形
D、以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24、《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赏析有误的是( )
A、首句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
B、次句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25、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填空题(10)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3、用●表示实心圆,用○表示空心圆,现有若干实心圆与空心圆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
在前2003个圆中,有 个实心圆。
4、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5、如果两圆有且只有三条公切线,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6、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


7、文化具有传承性,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
诗句,现在人们把它当作一种思想教育工作方法。
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和 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9、若a+b+c=0,则 a2+b2 +c2+2ab+2ac+2bc的值是 。
10、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 。

B卷
三、简答题
1、诗歌主旨理解。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

2、下面的“征稿启事”有不当之处,请修改。(3)
征稿启事
为把校刊《校园生活》办得更好,编辑部决定搞一次全校性的征文活动。征文内容包括校园趣事,班级新风,师生之间,学习心得,诗歌散文等。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生动,字迹清楚,字数不超过一千字左右。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稿件请于本月底前交给本刊通讯员。

3、根据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观点(至少两条)(2)
古时一人上街卖马,一连几天无人问津。此人回家后深思,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他请著名的相马家伯乐在他再次卖马的时候围着马转三圈,离开时作留连状多看几眼,伯乐照办了。结果在一个早晨之内,马价上涨了十倍。
4、5月27日《扬子晚报》登载了一则消息,标题为《全国教育图书汇展南京》,请根据消息主体部分,写出消息的导语。(2)
本报讯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承办的这次全国出版社图书展示会上,有35家出版社参与,6000种图书参展,汇集了全国教育类图书的精华,充分展示了全国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形成的新品种书多,重点书多的优势。
5、根据文意,补写一个事例。(2)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胸怀大志,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爱惜光阴,充分利用时间的。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直到逝世前一天还在写日记。

6、将下面的短句改写为长句(2)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隶属于北京途锦教育集团,是一所立志在三到五年内拥有十万学生的民办高校,是一所旨在将先进的现代化工商管理理念传递给更多人的民办高校。

7、指出句子中“光景”一词的含义(2)
①老人晚年过上了好光景
②初次见面的光景,我还记得清楚
四、阅读理解
①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10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池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②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chuoyue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新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10月,那朵水仙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重沙草,万倾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③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了一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想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不即不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的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她更piaoyi,更富有灵气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美国画家佛瑞塞有一次对我说:“来台以前,我只听说过莲;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象的更美。”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爽朗,似乎在说:“Look
at me!”莲只郝然低语:“Don’t
stare,please。”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她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乡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惚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艺术、宗教、爱情,到了极点,实在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余光中《莲恋莲》节选)
1、根据拼音写词语,给加点词语注音(4)
chuoyue piaoyi 冷隽 郝然
• •
2、①段中说“第一次看见莲”,②段中又说“我当然早见过莲”,这样写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2)
3、①段中“豪艳”与“凄清”是一组词意上的反义词,连用是否合理?(2)
4、②段中开头说“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这里的“画”指的是(2)
5、从文中找出同义词(2)
豪艳—— 凄清——
6、③段中“莲的小名应为水仙”,这里的“水仙”是指 。“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怜”的含义是
。(2)
7、③段中有两个“对我而言”和三个“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
反复使用“对我而言”:
反复使用“联想”:
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是( )(2)
A、文章首句着一“却”字,以作为江南人对莲本该不生疏却生疏来突出小莲池中莲的神韵美。
B、“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出来。”这句让人感悟到,观察事物只要用心专一,仔细琢磨,了解规律,就会流连忘返。
C、文章借助对比,以玫瑰“燃烧着西方的爽朗”,来突出莲“郝然低语”,如同东方女孩的含蓄,褒贬适中,表达得体。
D、作者认为莲的小名应为水仙,因为她和水仙花一样同为水中仙子,富有灵气,在水中都自成世界。
9、“意象”即境界,作者发现的莲的意象就是 。(1)
10、不同的作家,对同一描写对象会赋予不同的含义,在余光中的笔下,莲是
;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莲是
的象征。(2)
11、“青钱千张,香浮波上”从修辞上看分别运用了 , 的手法;从全文看,文章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3)
五、写作(25)
请以“终身学习”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谈谈你的认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数学试卷
(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33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 )年级,第二学段( ~ )年级,第三学段( ~
)年级。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 )、( )、( )、( )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使学生掌握其笔算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 ),二是(
)。
3、方程的本质属性有两点:一是方程是( );二是方程(
)。
4、想一想,画一画。
观察从上面看是( ),从后面看是( ),从左侧面看是( )。
5、2/3即是表示(),也可以表示()。
6、3.8,4.5,9.7,4.7,4.5,4.6左面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7、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3”朝上的可能性为1/3,这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的数字可以分别为()。
8、a、b均不为零,如果a/b=12-―――――――15,并且a与b的和是275.b是()。
9、测量中得到的“0.4米”和“0.40”米,“0.4米”的精确度为(),0.40米的精确度为()。
10、掌握好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
11、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一个自然数(最左端的一个数字不是0)所占的数位个数,叫做()。
12、取近似数的方法有多种。如,有14吨煤,用载重4吨的汽车运,需要运几次?解决此问题需用到()法。再如,有29米,3米布可以做一套衣服,29米布可以做几套衣服?解决此问题需用到()法。
13、课标实验教材中“时间单位”与“质量单位”属于()学习领域的内容;“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属于()学习领域的内容;“正比例反比例”属于()学习领域的内容;“比例尺”属于()学习领域的内容。
14、课标实验教材,不论是青岛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编排顺序均是先编排(),后编排(),这样更符合学科的逻辑顺序。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 最小的自然数是1。()
2、 课标实验教材中,关于“除法”不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4、 评价学生时,评价结果需要用定时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量评价为主。
5、 2+22+222+--------+22---------22结果的末两位是66。
13个2
6、 小亮身高150CM,小丽身高1M,小亮和小丽身高的比是150:1。
7、 课标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8、 电梯的上下移动是一种平移现象。
9、 “本次教材教法考试,有人可能考满分”,这个事件是确定事件。
10、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 有三组线段,长度分别如下,第()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3cm,2cm和1 cm ②4cm, 5cm和10cm ③6cm,7cm和8cm。
2、“―――能用各种方法来表示数;―――能用数来表达和新的题-------”
是()的主要表现。
①数感 ②符号感 ③应用定位
3、课标要求,下面的方程()不属于第一、二学段要求学生掌握的。
①x—2.8=6和x/6=21 ②18/x=9和9.8-x=7 ③xx1.5=12和87+x=105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0.5和2
③a/b=a/b
5、下面的()不是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① 灵活运用 ② 经历(感受) ③探索 ④体验(体会)
6、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结束时,“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学生应达到每分()题.
①20―――30 ②10―――20 ③8―――10
四、请你至少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6分)
学校买来50张电影票,一部分是4元一张的学生票,一部分是6元一张的成人票,总票价是270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五、简答题。(20分)
1、①请写出“20以内的进位加减中9+12”的教学目标。
②请写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记算”的教学目标。(两小题任选一题)

2、《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3、试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4、请归纳并写出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六、论述题。(10分)
关于算法多样化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你是如何体现与处理算法多样化与落实“双基”关系的?

七、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请你写出以下教学内容的教学片断。(两题任选一题,15分)
1、“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四下)
2、笔算“64/2”。(青岛版三上)

『伍』 高中数学教材教法有哪些

高中数学教材只是一个蓝本,如何利用好这个蓝本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数学教育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还记得以前上学时老师给我们上课,对于教材上内容基本上是不经过“加工”,直接灌输给我们,这种方式处理教材的弊端很多: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等等,这种照本宣科的处理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更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吃透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讲解教材”,始终是中学数学日常的教研教改的焦点,自然也是砥砺教师专业“锋芒”的“磨刀石”。基于此,现就高中数学的教材教法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自学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并思考教师给出的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答案,再相互交流、小组讨论,最后由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指出不足并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自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教学,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学生阅读并思考:
(1)怎样定性描述相关关系?举例说明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
(2)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异同点?
(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观点,最后师生归纳总结)。
二、“设疑方式”进行教学
设疑方式即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下,步步深入学习教材内容的方式。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设置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接一问,相互关联,这样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进入紧张有序的思维状态,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教学。
教师设置以下五个思考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思考1:直线L过Po(xo, yo)点,斜率为k, P(x, y)∈L,求x, y满足的关系式?
思考2:(1)直线上点的坐标是不是都满足方程?
(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不是都在直线上?
思考3:(1)求过Po(xo, yo)与x轴平行(重合)的直线方程?
(2)求过Po(xo, yo)与y轴平行(重合)的直线方程?
思考4:如果直线L过Po(o, b),斜率为k,求直线L的方程
思考5:(1)斜截式与点斜式存在什么关系?能否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一条直线?
(2)斜截式与初中学习的一次函数有何区别联系?
(3)斜截式y=kx+b中,k与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4)b是否表示图像与y轴交点到原点的距离,比较截距与距离。
三、“联想方式”进行教学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与之相关的新知识,利用事物内在的关系,帮助我们从一个方面回忆起另一个方面,通过联想,学生的印像更加深刻,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我们理解、获取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四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的教学。
师生先共同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最大(小)值,然后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到余弦函数的性质。
再如学习对数函数时,让学生去联想指数函数,这样学习知识易形成网络,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四、“探究方式”进行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它要求: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探究方式就是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接受学习转向研究性学习,由单独学习转向合作学习,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探究的习惯、探究的意识,更多的关注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复习参考题B组第5题。
已知向量OP1、OP2、OP3, 满足条件OP1+ OP2+ OP3=0,|OP1|=|OP2|=|OP3|=1,求证ΔP1P2P3是正三角形
探究一:让学生探究它的证明方法(笔者尝试过让学生探究此题的证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提出如下方法)
(1)证法一:证明OP1、OP2、OP3三个向量两两之间是120o。。
(2)证法二:证明|P1P2| = |P1P3| = |P2P3|。
(3)证法三:证明ΔABC两“心”重合。
探究二:将题中两个条件与结论任取二个,能否得到另一个?
探究三:若有四个向量OP1、OP2、OP3、OP4,满足条件 OP1+ OP2+ OP3+ OP4=0,|OP1|=|OP2|=|OP3|= |OP4|,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吗?是否为正方形?
对于“探究方式”教学,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探究,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探究。
五、“实验方式”进行教学
数学实验指的是为了研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而进行的某种操作,实践出真知,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能力对数学的学习、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方式进行教学就是对某个数学问题,教师示范实验或学生亲自实验,获取知识,它能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生动化,通过实验方式得出的结论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教学。可以亲自做一个模型,这样就能很直观的得出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再如: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五节函数y=Asin(wx +φ)的图象的教学。
实验一:利用计算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sin(x +)和y=sinx图象,得出φ对图象的影响
实验二:利用计算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sin(2x +)和y=sin(x +)图象,得出w对图象的影响
实验三:利用计算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3sin(2x +)和y=sin(2x +)图象,得出A对图象的影响
以上这些教学方式有时不是单一进行的,可以交叉使用,灵活把握。总之,在备教材时要考虑到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是不断改变教材教法的目标,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陆』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 )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 ),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 )的过程。【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来实现。【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 )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 )。【B C D】

A.空间观念 B.形成统计观念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 )等。【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 )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

四、填空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 时代 性,所选素材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 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 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反映了 数学课程与教学 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 数学课程改革 和 数学课程内容 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进 教师的教学方式 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 实践性、探究性和研究性 学习的课程渠道。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 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 正确的数学观。

5.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熟悉的 生活事例 出发,从学生身边的 现实背景 中提炼,符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现实性特点。

五、问答题

1.“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

答:“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

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 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P120)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①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强调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和整体把握;

② 在数学思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③ 在解决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和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125)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和素材。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游戏性题材有较强的愉悦功能,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设计和制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但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要有数学味道。

『柒』 研究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基本方法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的全面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有计划地进行,《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改变。这不仅仅体现在教材的变动,而且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数学课程改革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变化体现在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上,提出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改革教法的要求。这些变革相应地对培养中小学教师后备军的高师数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培养数学教师基本数学教学技能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以下称《教法》)课程必须适应《标准》的要求。然而,很多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教法》课程面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却反映迟钝,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课程的教法陈旧,不能及时体现《标准》的新要求,结果是学生学习前对该《教法》课程期望值高,以为能寻求到把握最新数学教育的金钥匙,但随着教学的深入,传统的内容与教法逐渐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以至于在实习、求职试讲中与中学的要求脱节,最终失去课程设置本来的目的。如何改变现状,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满足学生要面对残酷就业竞争的要求,笔者认为,《教法》要从实际出发,在教学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革。

一、开展《标准》专题学习, 更新教学观念

为推动高师数学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首先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高师院校教师在头脑中要时刻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是高素质的教师,要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更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师的自我定位应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应从知识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形式从封闭式转化为开放式的三个转变,只有进行观念的充分准备,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才能在教育环境中掌握好方向。其次是组织学生学习《标准》理念、课程目标、评价方式,开设《标准》专题学习并积极开展讨论,分析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角色、能力、工作方式、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新要求,充分认识数学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结合《标准》改革《教法》教学内容

1.结合课改,吸收和补充新的研究成果
数学和数学教育都在不断地发展,教法与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之间的关系还不很协调,有些教学内容陈旧,未能与当前的思想观念、生活实际和学科的发展同步,没有结合当前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理论脱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应走出课本,在保持《教法》内容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增加数学教育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该领域前沿的基础研究状况,形成较为先进的数学教育观念。同时特别要联系目前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实施现状,介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法》要在学习《标准》的前提下,开设中学数学发展的专题课程,明确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紧跟时代的要求,实行教学内容和学生主体的开放,建立开放型知识结构。

2.对《标准》新增内容进行研究
新的中学数学课程在内容上有了重大的变化,突出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标准》强化了概率统计,设置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有些具体内容在教法课程中从未涉及乃至现行的高师数学课程中较薄弱和不能完全覆盖。如,算法、框图、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开关代数与布尔代数、优选法与实验设计、风险与决策、数列与差分等[1],结合其高师专业课程的相应改革,专门补充讨论新增内容设置原因,正确把握《标准》对新增内容的定位,并对其教法及相关问题开展讨论研究。

3.调整教学顺序
《教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开设的,通常是先学习了解研究对象、任务、特点,对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再讲教学原则、逻辑知识和教学方法,最后介绍中学数学教学工作[2]。如果先让学生明确中学数学教学应做哪些工作,再介绍做该工作具备的知识、原则、方法,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素质与课改要求的差距明显显露出来。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下,要具有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其变化的实质就是教法、学法上的改进,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许多有效的学法正是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的。高师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其未来的教学方式,高师生经历“大学教法—学习方法—中学教法”的过程,作为《教法》课,更应该在新的教育教学观指导下从“满堂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中解脱出来,运用探究、参与、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而促进学生从被动听、做笔记、围绕解题、练习、考试关心分数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有效的学习方式转变。


1.强化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两方面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教师精心选取典型的优秀教学案例,引导分析获得蕴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分析常规教学模式,并探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探究式数学教学、数学质疑教学模式、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型数学教学模式整体教学与范例教学)[3];学习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方法;深入学习分析案例中的教学设计如何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方法,既可体现学科特点,又可将已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知识运用其中,学生又能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创造性地获得学科教学的有关知识,增强对教学问题的分析决策能力,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充分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这种观摩—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未来教育教学的反思精神,发展学生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批判的技能,使他们掌握对教学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教学研究能力。

2.加强分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标准》提倡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体会信息技术不仅作为教与学的辅助工具,更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加强实践环节中的理论分析和技能培训

《教法》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师范性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不仅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技能。然而,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要体现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就应该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机制,创设一种能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研究活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开展合作交流的研究性活动中把握数学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然而,长期以来,《教法》课重理论轻教学技能训练,同时大学在追求学术高品位时,不可避免地脱离基础教育的实际。因此,教法课程必须由重理论轻技能转向借理论促技能,并将其作为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其理想的改革方式是实行开放式教学,发展专业发展学校,让学生经常到中学去见习,参与教研和教改活动,尝试教学设计和实施。这是一种互惠的行动,它不仅有利于大学教师、学生和中学教师双方的专业提高和发展,而且对师范生的知识应用和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但由于教育体制和条件的限制,这种方式难以实施。因此,在目前的状况下,只有加强和改进教学活动,活动始终以尝试教学设计、模拟课堂教学为中心,同时兼顾专业和技能的训练,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个人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具体做法:改变将《教法》课与试教课分离的现状,在《教法》课学习理论的同时,就开始分小组对中学的典型课题进行试讲,小组既作为教学基本功训练小组,又作为学习理论小组和反思研讨小组。在教师的引导督促下形成一种合作交流、相互切磋、共同发展、和谐统一的学习氛围,增进知识的应用,在应用中进一步提高对理论的认识,继而在以后的全面试讲和教育实习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反思阶段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矛盾与分歧,例如结合《标准》理念,分析《标准》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以及不足等,提出研究探讨课题,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能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方式和手段,善于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既能从事数学教学又能从事数学教育科研的高质量的数学教师[5]。

五、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的改革,《教法》所采用的传统的一张考试卷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已经无法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效果,因此,评价内容和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完善。一方面,利用多渠道多种方式评价,如采取笔试、口试、教学研究小论文三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成绩,具体可包括课堂讨论、小论文、调查报告、平时作业、动手作业、课堂示范、书面考试等方面综合评价作为最后成绩。另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平时成绩比例增大为30%,期中和期末各占20%、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以及课堂讨论等成绩,期中和期末考题改封闭型占主体为开放型占主体,主要考查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平时就积极投入到教法课的学习与活动中,促进教育理论的掌握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形成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初步养成。

『捌』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
,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 )和
,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 ),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 B.意志 C.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 )的过程。【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来实现。【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

二、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 )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

2.
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 )。【B C D】

A.
B.形成统计观念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 )等。【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 )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
课程中
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
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

5.开展
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
和应用价值。 (√)

四、填空题

1.“统计与概率”的
,一定要注重内容的 时代 性,所选素材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 学生的已有

,注意活动的 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反映了 数学
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 数学
和 数学课程内容 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进 教师的
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 实践性、探究性和研究性 学习的课程渠道。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 数学与
的联系,树立 正确的数学观。

5.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熟悉的 生活事例 出发,从学生身边的 现实背景 中提炼,符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现实性特点。

五、问答题

1.“统计与概率”
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

答:“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

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
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 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


3.“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
。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
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P120)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
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① 在
方面。强调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和整体把握;

② 在数学思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③ 在解决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和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
?(P125)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
特点,选择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
的主题和素材。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游戏性题材有较强的愉悦功能,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设计和制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但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要有数学味道。

『玖』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0、探究学习就是考虑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能力;
1、意义在在实际的问题中抽象出来;
2、加深理解,运用中得到升华;
3、引入数学概念一定要从生活入手;
4、运用;
5、歧义,遗忘,不理解;
6、网上找,很多;
7、没看懂;
8、命题的学习在于理解,从学生的生活中来,运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9、策略在中数教学教材是就有;
10、数学文化是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教学的一个过程;
11、网上找;
12、实战训练
13、逐渐在贴近生活,但是有时有点牵强附会
14、这个简单,楼主自己就可以研究;
15、一般过程,那就很多了,中需要平时的积累了……

楼主应该是一名数学教师吧,又感觉像是想写论文…………

『拾』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一样吗教材教法具体考什么

这两个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是新修订的以前的《教学大纲》。但是现在已经不叫《教学大纲》,由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主讲: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是指整个小学阶段,各个梳理好的知识点的教学法。和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法则。师范学校的学生应该都有这本书。
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第一章: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内容
第二章: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和组织
第三章:数与计算的教学
第四章:应用题的教学
第五章:代数初步知识的教学
第六章: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第七章:量与计量的教学
第八章:统计初步知识教学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并采纳!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