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新课程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挑战

新课程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挑战

发布时间: 2021-03-15 00:55:53

❶ 如何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创造出独特的课程

如何提升对课程抄教学的领导力 对课程的领导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师团队根据新课改的课程方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新课程,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课程方案确定...

❷ 怎样以课程理念提高课程与教学领导力

对课程的领导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师团队根据新课改的课程方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新课程,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课程方案确定了与教育现代化相匹配、与素质教育目标相吻合的顶层设计,但它必须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变为现实。因此,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校长肩负着引导全体教师尽力完成新课程目标的重任,必然应该走在新课改的前列。
一、增强课程领导力的意识
校长是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但由于教材、认识、政策、措施、队伍、教育的模式和理念等均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与发展的,并没有一次性成熟的、设定的模式,因此,校长一定要把自己从繁琐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捕捉课程教学新动态,留意课程实施与完善的新方法,从而正确把握对新课程的理解,把学来的理念通过内化,转变成自己的理念,从而使先进的理念贯穿在学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平时我以读书为乐,肖川、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的论述常使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觉;我也常在《学校管理》《江苏教育》《苏州教育》《吴江教育》《苏州日报》等报刊中汲取名校长成功领导课程的智慧,咀嚼柳袁照的“诗性教育”,揣摩李希贵的“管理沉思录”,摘抄精彩的段落,细细品味,并在校本教研培训会上与全体教师一起分享。
二、提高对课程领导的技能
首先,要提高课程决策能力,即构建一个整体的课程愿景,包括课程规划、设计、选择等。其次,要提高课程资源的统整能力,即不仅要充分利用、发掘校内优势课程资源,还要积极整合、开发校外资源,取长补短,争取课程资源的合理分配;再次,要提高课程评价能力,即通过对课程实施状况及时监测、评价,发现和反思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崇本”教育,所以,“崇本”就成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的指导思想。在开发《醉江南》《吴宫老酒》《江南天池》等校本课程时,我们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生活和知识基础,内容不求奢华,力求朴实;立足本乡本土,汲取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乡土味浓厚的内容;注重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整合,注重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探究创新、整理汇报等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了师生的综合能力,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素质教育,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学生家长、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课程实施中的领导能力
学校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分析教学动态,抓住主要矛盾,摸清课堂真实情况;要抓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充分关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引导和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技能。近几年来,铜罗中学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崇本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金秋开课活动。校园内“以学论教,减负增效,让学生快乐地学,老师幸福地教”的横幅醒目地昭示着我们改革课程教学的决心和目标。作为校长,我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大家一起进行课堂观察。课后召开“课堂教学评估会议”,引导青年教师在开课过程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从而加快专业成长。
校长走进课堂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情况的了解,更需要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平时,我在听完每一节课后,总会询问学生,或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学生一节课下来,到底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然后反馈给任课老师,从而不断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生态更有效。可以说,生态而有效,这也是我校“崇本课堂”的初级追求。当然,除了听本专业的课,校长还要学会通识性听课方法,即脱离自己学科本身,从普遍角度判断课的整体状态和教师的教学境界,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四、建设强有力的教研团队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也是学校行政赖以领导教学的有效形式。教研团队建设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教研组建设应以教学研究为中心,以促进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因此,行政要亲自深入教研组参与教研组活动,以自身关注教研组活动的热情来鼓励教师积极投入,不断加强对教研组的建设,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步骤,从而为教师提供探讨和反思的机会,从教师身边的问题,教师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促使教师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实践反思,在相互的交流中,互相启发,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正是在参与这样一些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让老师们“逼着”自己反思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最终增强整个教研团队的实力。我校每年举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会”、师徒结对仪式等活动,旨在让学科骨干教师传授教学成功的方法,引领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从而提升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的团队能力。为了避免固步自封,学校每年提供给每个教研组一定的经费,让他们“走出去”,与兄弟学校切磋交流,采用“同题异构”“同题重构”等课例形式观察和研究课堂教学,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行为。
五、建立和完善落实课程标准的制度
各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学工作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因教师不能准确解读课程标准而拔高教学要求、在把握教材中出现偏差等现象,因此,每位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帮助教师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相关管理制度,如校本培训制度、教研制度、“六认真”工作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等,从而引导教师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生的基础、需要、特点,掌握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提升课程意识和教学智慧。在实施绩效奖励工资的背景下,我校每年在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教代会,对学校的教研制度、“六认真”工作制度等进行修改、完善。这一过程,其实是对平时课程教学的再一次评判和反思。所以,校长应该引导教师从评教评学、推进课程建设的高度认识此事,从而推动课程改革走向深入。这样的制度修改和完善,既充分体现了民意,也使得教师今后能自觉执行制度。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全体教师必须明察学校课程发展的趋势,在改变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自身课程意识,修炼好自己扎实的课程专业素养,参加各项教学实践,从而推进课程制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❸ 什么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日本学者左滕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所谓课程,一字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所以,课程就是学习的经历、轨迹,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动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与开发的目标。 一是课程思想的领导力。校长要能够正确理解课程建设的意义,要把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价值来审视,准确把握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善于用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来统领课程建设。 二是课程规划的领导力。校长要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课程开设的计划体系,既要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实施,同时还要确保学校课程的积极有效落实,以形成学校三级课程科学合理的网络结构。 三是课程开发的领导力。校长要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带领教师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丰富课程建设的内容,拓开课程建设的视角,使课程开发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推动力。 四是课程实施的领导力。校长要领导学校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不随意增加或减少开设课程的课时,合理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时分配。按照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标准所要求的目标。 五是课程管理的领导力。校长要懂得及时对课程开发、课程研究、课程实施与整合进行专业管理,要制订一系列的课程管理制度加以落实保障,从人、财、物、信息等多维角度确保管理有力度有深度。 六是课程评价的领导力。校长要善于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方法与结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是为了课程改革能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评价要建立在多种信息、多维角度、多方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应少一些主观臆测,多一点客观调查;少一点定性描述,多一点定量分析;少一些全盘否定,多一点调整完善。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找到科学适切的实施途径。作为校长,应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每一个学校成员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充分聆听教师对于课程建设的不同声音,并及时做好沟通与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校长,应准确构建学校各类课程的结构,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价值观,善于总结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课程建设能够有力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作为校长,应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善于发现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个性,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只有着眼于课程领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创新学校课程,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的价值。而这,正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目标所在。

❹ 结合所学课程,谈谈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

。 实践也证明,在外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学校领导主体的素质差异,是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时期里,就对校长有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校长, 应从以下方面转变校长的角色。1、要深入一线,要走进课堂。校长不能脱产搞“外交”,而要坚守教育教学的阵地。既要坚持上课,也要坚持听课、评课,要守得住时间,要耐得住寂寞。要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2、成为新课程的学习者、倡导者、实施者。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校长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进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可以这样说,抓住了学校中的教育科研,就抓住了学校教育中的“牛鼻子”,校长,作为学校的主持者,更应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勇立课程改革的大潮头,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新课程的领导者、参与者和实施者。3、校长应树立学习意识,做一个学习型校长。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校长应坚持学习,提高自我,以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来“经营”学校,带领全校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能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校长必须是一个“学习者”,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钻研、进行实践的领路人。不仅要学习《纲要》和《新课程标准》,明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改革方向,还要了解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改革动向,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其次,校长要做好在学习中不断探究与反思,把学习的课改经验,迁移应用到学校的课改之中,指导学校的课改工作。还要注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与教师共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再次,校长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懂得课改理念,而是要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提炼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促进课改顺利实施,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各种读书活动。作为为学生一生奠基的中小学教师的这“一桶水”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而唯有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才行。4、要推行民主科学的管理模式。各位校长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勿“大权独揽”,勿“随意否定”,勿“越俎代庖”,而是要遇事多商量、多听众、多理解,在决策时要民主决策、阳光决策、科学决策,让师生参与学校的管理,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真正做到校长是师生的亲密伙伴,师生备感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❺ 如何提升对课程教学的领导力

如何提升对课程教学的领导力

对课程的领导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师团队根据新课改的课程方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新课程,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课程方案确定了与教育现代化相匹配、与素质教育目标相吻合的顶层设计,但它必须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变为现实。因此,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校长肩负着引导全体教师尽力完成新课程目标的重任,必然应该走在新课改的前列。
一、增强课程领导力的意识
校长是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但由于教材、认识、政策、措施、队伍、教育的模式和理念等均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与发展的,并没有一次性成熟的、设定的模式,因此,校长一定要把自己从繁琐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捕捉课程教学新动态,留意课程实施与完善的新方法,从而正确把握对新课程的理解,把学来的理念通过内化,转变成自己的理念,从而使先进的理念贯穿在学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平时我以读书为乐,肖川、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的论述常使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觉;我也常在《学校管理》《江苏教育》《苏州教育》《吴江教育》《苏州日报》等报刊中汲取名校长成功领导课程的智慧,咀嚼柳袁照的“诗性教育”,揣摩李希贵的“管理沉思录”,摘抄精彩的段落,细细品味,并在校本教研培训会上与全体教师一起分享。
二、提高对课程领导的技能
首先,要提高课程决策能力,即构建一个整体的课程愿景,包括课程规划、设计、选择等。其次,要提高课程资源的统整能力,即不仅要充分利用、发掘校内优势课程资源,还要积极整合、开发校外资源,取长补短,争取课程资源的合理分配;再次,要提高课程评价能力,即通过对课程实施状况及时监测、评价,发现和反思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崇本”教育,所以,“崇本”就成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的指导思想。在开发《醉江南》《吴宫老酒》《江南天池》等校本课程时,我们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生活和知识基础,内容不求奢华,力求朴实;立足本乡本土,汲取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乡土味浓厚的内容;注重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整合,注重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探究创新、整理汇报等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了师生的综合能力,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素质教育,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学生家长、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课程实施中的领导能力
学校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分析教学动态,抓住主要矛盾,摸清课堂真实情况;要抓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充分关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引导和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技能。近几年来,铜罗中学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崇本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金秋开课活动。校园内“以学论教,减负增效,让学生快乐地学,老师幸福地教”的横幅醒目地昭示着我们改革课程教学的决心和目标。作为校长,我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大家一起进行课堂观察。课后召开“课堂教学评估会议”,引导青年教师在开课过程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从而加快专业成长。
校长走进课堂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情况的了解,更需要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平时,我在听完每一节课后,总会询问学生,或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学生一节课下来,到底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然后反馈给任课老师,从而不断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生态更有效。可以说,生态而有效,这也是我校“崇本课堂”的初级追求。当然,除了听本专业的课,校长还要学会通识性听课方法,即脱离自己学科本身,从普遍角度判断课的整体状态和教师的教学境界,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四、建设强有力的教研团队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也是学校行政赖以领导教学的有效形式。教研团队建设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教研组建设应以教学研究为中心,以促进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因此,行政要亲自深入教研组参与教研组活动,以自身关注教研组活动的热情来鼓励教师积极投入,不断加强对教研组的建设,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步骤,从而为教师提供探讨和反思的机会,从教师身边的问题,教师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促使教师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实践反思,在相互的交流中,互相启发,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正是在参与这样一些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让老师们“逼着”自己反思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最终增强整个教研团队的实力。我校每年举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会”、师徒结对仪式等活动,旨在让学科骨干教师传授教学成功的方法,引领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从而提升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的团队能力。为了避免固步自封,学校每年提供给每个教研组一定的经费,让他们“走出去”,与兄弟学校切磋交流,采用“同题异构”“同题重构”等课例形式观察和研究课堂教学,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行为。
五、建立和完善落实课程标准的制度
各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学工作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因教师不能准确解读课程标准而拔高教学要求、在把握教材中出现偏差等现象,因此,每位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帮助教师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相关管理制度,如校本培训制度、教研制度、“六认真”工作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等,从而引导教师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生的基础、需要、特点,掌握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提升课程意识和教学智慧。在实施绩效奖励工资的背景下,我校每年在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教代会,对学校的教研制度、“六认真”工作制度等进行修改、完善。这一过程,其实是对平时课程教学的再一次评判和反思。所以,校长应该引导教师从评教评学、推进课程建设的高度认识此事,从而推动课程改革走向深入。这样的制度修改和完善,既充分体现了民意,也使得教师今后能自觉执行制度。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全体教师必须明察学校课程发展的趋势,在改变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自身课程意识,修炼好自己扎实的课程专业素养,参加各项教学实践,从而推进课程制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❻ 什么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日本学者左滕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所谓课程,一字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所以,课程就是学习的经历、轨迹,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动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与开发的目标。
一是课程思想的领导力。校长要能够正确理解课程建设的意义,要把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价值来审视,准确把握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善于用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来统领课程建设。
二是课程规划的领导力。校长要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课程开设的计划体系,既要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实施,同时还要确保学校课程的积极有效落实,以形成学校三级课程科学合理的网络结构。
三是课程开发的领导力。校长要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带领教师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丰富课程建设的内容,拓开课程建设的视角,使课程开发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推动力。
四是课程实施的领导力。校长要领导学校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不随意增加或减少开设课程的课时,合理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时分配。按照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标准所要求的目标。
五是课程管理的领导力。校长要懂得及时对课程开发、课程研究、课程实施与整合进行专业管理,要制订一系列的课程管理制度加以落实保障,从人、财、物、信息等多维角度确保管理有力度有深度。
六是课程评价的领导力。校长要善于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方法与结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是为了课程改革能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评价要建立在多种信息、多维角度、多方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应少一些主观臆测,多一点客观调查;少一点定性描述,多一点定量分析;少一些全盘否定,多一点调整完善。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找到科学适切的实施途径。作为校长,应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每一个学校成员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充分聆听教师对于课程建设的不同声音,并及时做好沟通与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校长,应准确构建学校各类课程的结构,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价值观,善于总结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课程建设能够有力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作为校长,应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善于发现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个性,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只有着眼于课程领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创新学校课程,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的价值。而这,正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目标所在。

❼ 论述题:怎样才能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聚焦课堂,关注有效,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对于这个命题,我们思考的逻辑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课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

首先,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其一,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从时间维度看,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实施阶段,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其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从空间维度看,课堂主要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构成。教师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实践教育理念,实施教学策略,展示教育智慧;在对每一堂课的反思中,积累实践性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课堂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建功之地。课堂也是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阵地,他们在这里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经常说:“三尺讲台维系着教师的生命价值,课堂质量关系着学生的素质水平。”其三,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着课程改革,目前,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到由主要聚焦专家顶层设计到聚焦一线教师的操作,从关注课程形态建设到关注课堂教学实施的新阶段。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改的成败在课堂。文本课程要转化为真实的实施课程,落脚点在课堂;教育理念要转换成教学现场可以实际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脚点也在课堂;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最主要的渠道、最核心的环节。

其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要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摒弃低效、无效、负效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里。更好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行为。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教学的核心环节,抓住了有效性这个核心要素,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一直倡导学校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课改的深化推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地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深入课堂,加强领导,是优化校长办学行为的关键。对于校长到底是教学和课程建设方面的领导或专家,还是巧于平衡学校各项工作的“经理”,我们的观点是,校长应该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尤其应该深入课堂,并以课堂为轴心,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实现办学行为的优化。

深入课堂。有利于校长的正确决策。课堂能反映出教与学的现状,蕴涵着丰富的信息。校长进入课堂,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研文化、经验和不足、困惑和困难,以及改革要求与教学现状的差距,先进理念与传统行为的落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了解学校管理的运行现状等,掌握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以便站在新的高度,从新的视角,对学校工作作出调整,形成新的规划,从而对学校教学不断发展作出及时、科学、正确的决策。

深入课堂,有利于校长的科学引领。课堂教学中有具体的、活生生的、情境化的教育事实,校长通过对教学现场的观察,获得课堂教学领导的话语权,并从事实层面(教什么)、技术层面(如何教)、价值层面(为什么)作出指导和引领。其中,价值思想的引领是首要的和最为重要的,价值思想缺席,教学工作就会缺乏灵魂。因此,校长要把握教学改革的价值思想,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鼓励和指导教师用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科学地引领学校的教学工作。

深入课堂。有利于校长的有效管理。现代教学管理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校长唯有走进课堂,才能真正走近教师、了解教师,才能真切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困惑和需求,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过程、方法,制定和修改教学管理措施、规则和制度,充分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校长唯有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服务课堂,才能提高教学领导力,从而整体优化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课堂,提高办学水平的突破点在校长的课堂教学领导力。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我们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在行动中更是扎实推进,在区域层面上,我们主要有以下推进措施——

以标准为引领,明确课改方向。我们在全区教师中开展了“好课标准”讨论,并以此为抓手,促进教师不断明晰、内化、落实有效教学的理念。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区教研室出台了《普陀区中小学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估意见》,提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七条途径:对学生的调查分析——知道学生的发展点;课堂的严格管理——管得好才能教得好;教材的选择使用——没有最好只有适宜;师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冲突激发智慧;媒体的适当使用——拓展信息流通渠道;有效的学习测评——发现问题反馈解决;适时的个别辅导——扬长与补短共同发展。

以“比武”为抓手,提高专业能力。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比武”,近三年来,有l373名教师参了片块的复赛,363位教师参加了最后的区级决赛。我们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校长领导能力“大比武”,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校长听课评课比赛,有60位校长参加,目的是提高校长的课堂教学领导能力。“比武”活动促进教师和校长在竞争中激发活力,在竞争中获得发展。

以网络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事。我们努力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全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我们选择了l0个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了课堂教学录播室——远程教学和教学研究共享系统,在录播室对优质课进行全息实录,并通过远程网络直播,其他学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看,实现优质课的即时共享。我们还通过视频教学系统,开展远程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活动,跨时空进行网上教研。我们建立了网上教育资源系统和“普陀区中小学数字教研平台”,围绕课堂教学,深化资源建设,拓展共享利用,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❽ 校长的领导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校长是引领学校发展的领头人,不能只是辛勤的老黄牛,还要有目标,带领着学校的教职员工求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发展学校,有进取的精神,这样的校长才能够办好一所学校,为教师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决策力和执行力是领导力的两大支柱,也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两个着力点。

(一)提升决策力的关键是位学校特色发展定位

1)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2)管理效能定位:办学理念先进、管理高效、队伍精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

3)发展路径定位:以语教育为抓手,以创新教学发展为新的生长点。

(二)提升执行力的关键是构建特色发展支持系统

课程建设是根基:充实-改造-渗透-统整,打造特色研究型课程,校长是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灵魂,,特色学校的形成和发展也见证了校长的领导力,反映了校长对教育的理解,是校长根据学校发展规律,综合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开发、整合、利用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结果,是校长办学经验的辛勤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形成了独到的办学思想;(2)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3)构筑了独特的学校文化标识;(4)彰显了甘泉学生特有的素质特征。丰富学校领导科学内涵,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激流勇进的毅力,敢为人先的魄力,进一步提升校长领导力,继续引领学校变革:

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
不做不动脑筋的事,做出思想来;
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
不做应付检查的事, 做出实效来。

(三)努力建设一流的特色学校。
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人民满意度 追求学校发展最大价值。师资、生源、设施充分开发和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谋划、设计、引领方略、手段、方法、整合、开发 用领导力引领学校变革,不断开发资源和优化。

(8)新课程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挑战扩展阅读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校长综合管理全校的校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

校长的职责在各个国家也有所不同。如美国和日本的学校校长,除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全校工作外,大多不直接担负教学任务。而苏联则强调校长除领导和管理学校外,还要直接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如兼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体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过变化。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因而更强调校长必须要懂得学校教学、教育和管理工作。校长的职责,具体内容繁多,大致可分4类:

①行政职责;②辅导职责;③指导职责;④研究和实验职责。随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对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培养、选拔、任用以及他们的职责也正在不断改革和发展。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