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要求学生发展目标方面
① 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1强调多元主体的相互配合
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多元主体在评价上的相互配合,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参与的活动,实现多元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作为教育反馈信息,不但可以发现教师本人对学生评价的偏差,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与不足,并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如学生成长记录袋不但收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将学生本人、同学的评价、父母的期望及个人的特殊作品收入其中,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实录,通过大量的多元主体评价资料,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进步及存在问题。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了评价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双向沟通、选择与协调,实现了各种评价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发展性学生评价主张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也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它将学生以往素质积累的成绩、现在所处的水平和将来发展潜力结合起来给学生以综合评价,通过有效关注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评价过
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多维培养目标,使评价的诊断、选择、导向、改进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3强调质性评价,关注差异
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质性评价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对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83年斯塔弗比姆在《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一文中指出: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发展性表达了一种从评价“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将来”和“发展”的新理念。
4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评价内容,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目标。发展性评价观不仅注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注学生心理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较
大、较快、较好的进步。因此,“考试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起点的标准,它帮助每一个人估计他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效率。评定的手续应象衡量一
个人是否符合外在标准一样衡量他的进步。”发展性评价不再把评价仅仅看成是甄别与选拔人才
的过程,而是把评价看成是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手段、完善自我的过程。
② 新课程标准的课改目标
概括地说,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现行课程体系的上述特征,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
显然,如果不根治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存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统一性、规范性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主动性
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
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从前面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这次课程改革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主要课程类型
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中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滋养”下,其片面发展在所难免。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并为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显然,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中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说,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
③ 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目标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问题解决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过去的课程,往往关注的是知识的讲解、学习内技能的训练,而对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思维状态忽略。这正是新课程,或者说现代课程提倡的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关注点转变为,利用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学生会思考、会提出问题、能用一定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从形成自主发展能力,将来脱离教师,独立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对自己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比教师给再多的知识意义更重大!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定结合每一个环节的实施,关注学生在想什么,想到自己在发展学生思维上做了些什么?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思维获得了什么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会提问、敢提问、能提问,还能用一定办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发展与提高过程!
④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4)新课程要求学生发展目标方面扩展阅读:
1、转变了教师观念和角色换位。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逐步树立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平等中的首席’,要积极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了角色的换位转变。
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逐步转向现代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实现了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地位。
2、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教师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设计的能力、评价与总结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习的责任感;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从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了学生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⑤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目的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关注人的发展,而不是对分数的唯一追求,因此,我们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着力进行建立课程评价机制的尝试,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评价观,转变评价理念,制定评价策略,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整合,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应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方法和手法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以往的学生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样的评价是甄别,选拔和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作用有限,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教育各部门及广大师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确立教师不断成长的评价标准和内容新的课程是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个人身心健康和发展,新的评价观强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确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建立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等单一指标来评价学生的做法,重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要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二.改进评价方法和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和方式促进教学成长课程学习中最能反映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知识与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情况。为此,学校要求进教师把激励性评价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皮格马利翁效应及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语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爱迪生曾经说过“相信自己能的人就会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要让他们树立一个信念:“我能行!”而正确的评价绝不是简单的“好!”或“不错就了事,需要精心设计,何时评价,如何评价,怎样措辞,都力求恰到好处。用科学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的价值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各科学习上必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为此,我们要求教师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即允许学生提出两次评价要求,因为这种“推迟判断”会让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看到了希望让他们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欢,从而激发了新的学习动力。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学生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结合,综合评定,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有些评价要素是可以量化的,我们应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客观实质,防止主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因此,以量化方式描述,评价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那样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这样的评价,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所以,我们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多种评价方法。例如,激励性的评语,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方法都有利于我们深化学生评价改革。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全面发展 “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功能和目标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发展和发现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各课程目标中不仅包含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还要求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例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评价时还应关注学生以下诸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质上,促进“全面发展”强调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但绝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因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指从全方位的角度,评价学生各个方面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状况,它允许学生身上同时存在着优势领域趋势和不足领域,于是,要注意避免教师只以显性的评价指标为导向培养学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自信,实现个人价值。评价体系的改革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教师 角 色的转变,,课堂上,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下来了,教师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服务者、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总之,一句话,要扎扎实实地搞好课改,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课程评价,我们要有信心将新的评价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用发展的眼光,关注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争取让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⑥ 新课改六大目标,你有何感想
(最多可选2个答案)
对回答者的感言:
(选填项,40字以内)
我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内容:
⑴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⑵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⑶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
⑷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⑸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⑹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⑺ 、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以上内容含概了以下要点:
① 公民意识; ② 价值观念; ③ 社会责任感; ④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 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⑥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⑦ 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⑧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养,提出了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一: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培养目标的七条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性是基础教育及其培养目标的根本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人的发展、终身学习打基础。
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新课程把“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的精神,积极进取、求实、求是、顽强的品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
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 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新课程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健康,让学生富有情趣地生活,生动活泼地成长,是新课程的追求,是新课程的目标。
⑦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是什么
理念: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
1.使所有学生和学校都成功。《普通专高中课程方案(实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这是我国对高中课程性质的基本定位。这种转化意味着高中课程不再是为少数精英服务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成功。这种转化也意味着,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点、示范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学校都能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促进所有学生成功的优质高中。高中课程改革的这种理念旨在满足社会和个体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
⑧ 谈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以人为本 教学观念。新课程注重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它关注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观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一次大的改革更新。在初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体现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了初中课程改革的始终。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围绕新课程理念和要求,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作到以下几点:1)、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不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已,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作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只有更新了这一观念,转变了互动的角色,互动即是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里的互动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班级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内容包括情感、行为、心理、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内驱力等等。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解决和修改。从而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 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所谓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个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想象力。2)因材施教,团体进步 众所周知,在每一个班级里都有优生和差生之分,他们之间的兴趣爱好,交往团体,思维方式,判断能力,天性禀赋都有千差万别之分。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给予同一个目标,同一种方法,很难获得同样的效果。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找出最适合每一个个体的目标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团体共同进步。在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制定具体化的学习方案上面。而不是传统的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组织一堂课这方面。根据美国心理学家Lewen的团体动力试验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团体的动力可以带动个体的进步。而众多个体的进步又可以促进团体发生质的飞跃。这种良性循环是每一个为教者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在个体中培养团体意识,在团体中促进个体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影响力、号召力、相互协调能力。3)励精图治,志存高远 所谓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学习的积极性从何而来?肩负的使命怎样才能完成?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栋梁。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发展方向,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理智挑战、使学生获得丰富积极体验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和更高的奋斗目标。只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4)关注社会,崇尚美德 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必须接触社会。那种成天只知道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即使考试成绩再好,考分再高,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更不用说好学生,或者说全面发展的学生了。很多高分低能的毕业生,很多游荡于街头巷尾,到处惹是生非的不良少年。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太深刻的教训。所以应该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等进行全面的培养。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这里的潜能包括社会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高尚艺术的鉴赏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具备良好的个性和诚信健全的人格;能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关注国际趋势。崇尚社会美德,公共美德,自然美德。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方向。作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5)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新课程教学不囿于预先设定的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教学方法也注重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比如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种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努力学不到。因为教师教的仅仅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对领悟能力稍差的学生,努力去听课,却不一定能弄懂全部。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却又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学到相应的东西。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也一点一点地被磨灭了。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的。而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就有,比如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娱乐式教学法,实验式教学法等等。可以满足多层次,多平面的学生的需要。这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其创造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如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新课程理念注重人的自然属性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新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才能更进一步实现人性化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