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
⑴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专业的团队 木心文化 听介绍还是比较不错的
⑵ 学校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育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因此,我校人文文化建设的开展主要围绕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而进行。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规律,我们认为,学生的发展主要应该包括行为规范、特长发展、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四个方面,相应地,德育也大致分为规范性德育、发展性德育、深层次德育和境界性德育,通过四个德育模块的工作,使学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行为规范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身心合一、心智和谐、心理健康的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我校构建以“四个导向”为特点的人文文化建设目标,并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制度等途径,推动人文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四个导向”的人文文化建设目标分别是,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人文文化,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构建以活动为导向的人文文化,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文化,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人文文化,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
一、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人文文化,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性和常规性工作,经常占据学校德育的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不是很好,还经常会引发师生冲突。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学校人文文化,让集体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是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学校人文文化的理论依据。平行教育理论指出:“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尽力设法不和个别人发生关系,而只和集体发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和遵守共同的规则。”全部教育过程,应该遵循“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为了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学校人文文化,我校推出了“八好班集体”建设和学生“部委制”改革,着力推动全员德育,让班集体和学校集体发挥出巨大的教育力量。
1.加强八好班级建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学校从2006年开始推出“八好班集体”建设方案,把行为规范教育的各个方面纳入“八好班集体”建设评价之中,个人不再是单个人,而是集体中的一员;个人不仅要为自己负责,也要为集体负责;学生犯错误时,不仅老师是教育者,学生也是教育者,集体更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我校“八好班集体”的做法是:把班集体建设的方方面面归纳、总结为八个方面,作为引领班集体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作为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八好班集体”建设从“学生出勤好、仪容仪表好、师生和谐好、公物维护好、教室整洁好、参加活动好、行为习惯好、课堂秩序好”8个方面提出了优秀集体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为班集体建设提出了目标、方向、标准和抓手。“八好班集体”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形成“自主管理班集体”、“和谐班集体”、“学习型班集体”三位一体的优秀集体,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向上、自主的集体中成人成才。“八好班集体”建设是班级和学生常规管理的基本载体,是学生行为文化和学校校风建设的主要抓手。
2.全面落实全员德育,推动学校全员育人目标实现
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德育应该由全体教职工共同完成,全员德育的理念得到了广大干部和教师的广泛认可。但是,由于学校管理体制和实践操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全员德育经常是一种理念和口号,很难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全员德育不能有效落实的原因有三:其一,对德育主体要求泛化,没能根据他们的岗位特点和素质不同提出差异性要求;其二,全员德育停留在口号上,没有搭建有效落实的载体和平台;其三,对德育主体缺乏有效的支撑和切实的尊重,全员德育落实没有保证机制。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第一、制定了《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全员德育管理规定》。明确全员德育的差异性要求,并对教师落实全员德育给予指导、支撑和激励;教师是全员德育的主体,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班主任是全员德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教育负主要责任;后勤员工是全员德育的重要力量,是服务育人和校园生活德育的主体;行政人员是全员德育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是管理育人的主体。
第二、推出了学生会“部委制”管理改革方案。为了解决现行的班级干部设置不合理、三级干部不衔接,以及学生干部和管理教师不对接等一系列问题,我校从本学期开始推出了学生会“部委制”管理改革方案,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每个班级设置15个班团干部,校学生会相应地成立15个部委,各处室相应地有15位教师参与学生干部管理。这一改革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避免不同部门和干部之间的交叉混乱,并为全员德育提供有效平台。
二、构建以活动为导向的人文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为同学们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建设青春校园。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特长发展
学校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基本按学生兴趣上课,田径、球类、健美操等十几个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合唱团、管乐队、舞蹈队经常活跃在各项重大活动中;机器人、航模、无线电测向等科技活动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几十个学生社团和学生公司,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午间论坛、名人讲座、课本剧表演、学生才艺展示、卡拉OK比赛使校园洋溢着生机与活力;运动会、元旦联欢以及科技节、外语节等系列活动,丰富并提升着学生活动的文化品位。陈经纶中学的校园内处处充满者笑声、歌声和读书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张德庆校长提出的“让每一个经纶学子戴上健康的皇冠,插上科技和艺术的翅膀,安上知识的马达,睁着理性的双眼,飞出陈经纶中学,翱翔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实现。
2.开展广泛深入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体验感悟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人生远足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成为其核心理念。通过市内课程、省外课程、国外课程的开设,使北京文化、中国文化、世界文化都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让学生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同学们能够逐步成为真正的北京人、自豪的中国人、卓越的国际人。
志愿服务是我校又一项品牌性实践活动。学校构建了涵盖家庭、班级、学校、社区、社会五个方面的志愿服务系统,以便能够使更多的同学在更多的基地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学校通过开展“家庭之星”、“班级之星”、“学校之星”、“社区之星”、“社会之星”等评选活动,有效地推动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五星服务”活动由团委独立运作,由团委志愿部负责具体管理,由班级爱心社和特别行动小队负责具体操作,实行记小时管理,以前每位同学在校三年的学习时间内至少完成48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新课程实施后修订为80小时。我们还提炼出“以爱育爱”的“五星服务”理念,让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奉献爱,通过爱的奉献传递爱,通过爱的传递学会爱”,最终实现让世界处处充满爱。今年我校也因之成为了全国百个志愿服务优秀集体中的一员。
三、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在校生活主要的压力来自学习负担过重和不良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这也是给学生带来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此,我校提出了“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学校人文文化,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1.提出三个主体的不同要求,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为了营造和谐的学校人文文化氛围,我校坚持从人入手,做到以人为本,在干部、教师和学生中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的“合和”文化。学校提倡干部历练“人性、人品、人格”,每位干部都是一面旗帜,真正成为师生的楷模;引导教师实现“合力、合作、和谐”,努力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坚持“主题、主体、主流”,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所有同学得到全面发展。
2.提出教师“四留情”要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学校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动。通过师德教育和“手下留情、嘴上留情、作业留情、处理留情”的“四留情”学生观的教育,使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民主科学管理,主动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通过感恩教育和“尊重老师、学习老师、质疑老师、超越老师”的新的学习观的教育,润滑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主动建立融洽的亲子和师生关系。
干部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学校的各种工作也就顺畅了,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空间和氛围也就形成了,这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四、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人文文化,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多元价值观引发了社会文化的多元,社会文化的多元在丰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冲击着我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这一文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的负面反映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追求明星、追求名牌、追求名利、信仰缺失。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学校德育将走向何方?德育工作者将如何作为?我们的思路和做法是,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德育亚文化,发挥学生主体性,弘扬主流价值观,努力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1.挖掘学校历史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爱师爱校教育
校史是学校历史和精神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巨大财富。我校利用精心设计的各种人文景观再现陈经纶中学88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挖掘学校创始人清水安三先生“学长补短,学而事人”和学校改建人陈经纶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诚为信,以善为怀”等题词的时代内涵,重新诠释“奋飞向上,自强不息”的校徽寓意,用校史激励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学校的校园里,有反映学校发展历史过程的校园文化广场、雕刻有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石雕、记载着学校发展历程的校史展览,有反映学校建立和改建的功勋人物清水安三先生和陈经纶先生的雕像,有反映当代新型教育模式的“三构建一加强”的楼道文化。这些人文景观的设计,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每学年的新生入学教育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学校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传承。
2.建构系列信仰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学校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利用节假日参观名胜古迹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利用国旗下讲话和班队会时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在学生中评选“十项百名标兵”,在学校中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奥运教育、礼仪教育、禁烟禁毒教育、党校教育、团校教育、仪式教育。学校有意识在各种活动中体现核心文化及主流价值观,让主流的教育内容和主流的价值观占据校园,占据学生心灵。
学校团委正在构建以党校、团校以核心的,以初一建队、初二离队建团、初三放飞理想、高一人生规划、高二参观清华北大、高三成人仪式为主体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这些将成为我校高境界德育的主要内容。我们相信,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是可以改变和塑造的人,以信仰为导向的学校人文文化,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定能够提升学生高尚的人格境界和水平。
以上是我校人文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脉络,它将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融为一体,成为一种集体价值取向,发挥出巨大的导向功能、感染功能和育人功能。为不断丰富和发展我校的人文文化,07-08学年度,我们推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人文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⑶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1、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和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
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倡导学生把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学习的目的,把对知识的兴趣和追求作为学习的动力,爱动脑、勤动手、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
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发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保证共青团、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
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和节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切合各地实际,
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对形式主义。
3、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不具备绿化条件的学校也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
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是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3)小学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扩展阅读
1、物质文化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2、精神文化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展示于校园生活各个角落,包括学生们在路上的行走及行为规范等。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
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3、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⑷ 学校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有什么区别
学校文化建设不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学校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学校全体师生及教职员工,也包括学校领导。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主要是学生,是学生在国家或学校政策引导下自发组织建设的。其次,校园文化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且是表象的可以触及的。学校文化显露在外的只是极少的部分,学校文化包括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内容。
校园文化不过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⑸ 谈谈就如何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创建特色学校
实验小学:贺利云
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追求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在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将把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投入;注重内奠基础,外树形象。营造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营造文明、和谐、拼搏、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师工作氛围;营造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生学习气氛,把学校打造成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力校园。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建设,创建特色学校,从而实现学校活力校园、 智慧课堂、 幸福人生的内涵式发展。
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将学校操场的围墙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完善实验室、师生阅览室、队部室等基本硬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完成校园文化的各项物质建设。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书香校园初见成效。进一步强化学风、教风和校风,使学校各方面工作上一台阶。
第二阶段:聚二年之力创办一个新实小,关注校园发展的精神层面,实现师生向幸福人生发展,打造新实小校园品牌。如完善管理考核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依法治校。完善内涵式发展各项创建工作。建设规范,具有学校特色的班级文化。
第三阶段:积五载之功发展成一个内涵乐园,校园文化建设能体现书香味。学校管理科学高效,校园和谐民主,书香特色鲜明,教育氛围高雅、浓厚,教研成果显著,教育资源整合。创建成一所绿色学校、园林式学校还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内涵式发展的学校。
二、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策略:
(一)强化常规管理,德育为先创特色
我们依托学校发展背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成立文化建设领导机构,落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同时还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依据现有课程资源,围绕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全面发展教育主旨,结合教师和学生自身特长,创建学校兴趣英语课、经典美文阅读课等特色课程,开发《校园礼仪》、《综合实践》等校本课程。还要强化常规管理,狠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五爱和八荣八耻教育;以重大的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受教育;设立德育活动开放日,定期召开,建立德育互动的教育网络;注重心理健康,创书香乐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抓好特色教学,打造和谐的智慧课堂
抓好教学工作,注重改革与创新,能创特色,树品牌,争一流,以科研促发展,创建校园特色文化(如宣传栏版、特色展厅、教室特色版块等),打造快乐和谐的智慧课堂,形成了形成本校独特书法与阅读为一体的实小特色教学,全校师生都在读美文诵经典;一周一节书法乐,中午空闲练一刻,掀起与书为友,品读美文,学练书法热潮。既开展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坚持有效的训练,又进行书写比赛活动,加强检查与考核,达到诵经典,学书法的实效。
(三)扎实校本科研,走出教师幸福人生之路
走独特的校本研究和科研发展之路,能以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为龙头,开展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外延共研、外出取经、以赛促研等覆盖式、模块化的多层次、多学科、多专题的教研活动。进行让人人参与研讨课、说课、评课等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构建有效教学新模式:激趣引新自学探究分层复学点拨导学拓展提高,展示研究成果。创建校本教研网,为教师搭建研讨互动的平台,使之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培养出一支道德素质高,教学技术高,学历层次高,理论素养高的教师队伍。
(四)丰富课外活动,打造活力校园
实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学校文化校园另一特色。学校开设阳光体育培训班,开展书法、二胡、绘画、作文等课外兴趣活动,每月进行了一次的大型文体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素质施展、发展的广阔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人人个性发展。也促进学校发展。
(五)加强文化建设,打造人文校园
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包括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等。学校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校园里要有标志性建筑,概貌学校一切工作;有精致的语录牌,彰显着学校先进的思想理念;校园里有师生的成果展示台;校园里随处能听到彬彬有礼地问候语 老师好!校园里任何地方都是排着队列有序行走,看不到追逐打闹,听不到说脏话;校园一尘不染、规范有序校园处处有浓浓的课改气息,有特有的书香气息,人文气息。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要注意:第一,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第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性塑造应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第三,特色设计,应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凝练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成学校新亮点。
总之,学校要继续 秉承传统,打造特色,提升品位,内涵发展,使之建成市、区级内涵式发展示范学校!
⑹ 当前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之间是什么关系
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教师学生文化提高,以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国教育质量良,培育四有人才。而课程建设则是前者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基础的部分,隶属于教师建设。
⑺ 小学学校的课程建设是什么意思
您好,课程建设指小学需要开设什么有意义的课程!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