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⑴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变化:
(l)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版发展转变;
(2)由权“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⑵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论文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回”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答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⑶ 新课改下的教师行为转变
教室与学生,尊重赞赏,
教师与教学。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的开创者。
社区行教师。
⑷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这本书的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各是什么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推荐』
出版社:首都师大
作 者:内傅道春
版 本:2001-11-1
包 装:
开 本:
库容 存:货源充足 编 号:85173[图书标识]
ISBN :7810643320
积 分:0 积分
定 价:¥26.00
销售价:¥26.00 [折:100%]
VIp 价:¥26.00 [折:100%]
⑸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变化:
(l)由重知识传授向内重全面发展转变;容
(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⑹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变化:
(l)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⑺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重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怎样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倾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二.教师面临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它给中学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已有课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课程的执行者;在新课程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课程的研制、开发者。
2.构建新型教学样式
在已有课程里,占支配地位的教学样式,其特征是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单项传授"关系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新课程要求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样式,是以学生
的主动学习为核心,包括发现学习、掌握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活动学习等。教师必须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新型教学方式。
3.提高综合课程教学的素养
在过去的课程中,主要是分科教学,教师大多是靠个人力量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新课程的综合化、平衡性和选择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修养,能够开展合作教学,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4.建立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
新课程的建设和推展过程,要求教师建立一系列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实现"六个"转变:从重教师的教到重学生的学,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培养,从重认识到重情感,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重教法到重学法,从重继承到重创造。
5.养成新的教学技能
过去,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新课程赋权给教师,使教师可以支配的因素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创造力被解放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开发的空间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决定教学组织形式。为此,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将越来越低,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将越来越高。
6.提高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
在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到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是前所未有的创造过程,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共同创建起新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之中,为新课程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化,要求教师不断地重新学习,接受在职教育,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专家水平。
⑻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发生哪些变化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重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怎样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倾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二.教师面临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它给中学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已有课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课程的执行者;在新课程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课程的研制、开发者。
2.构建新型教学样式
在已有课程里,占支配地位的教学样式,其特征是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单项传授"关系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新课程要求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样式,是以学生
的主动学习为核心,包括发现学习、掌握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活动学习等。教师必须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新型教学方式。
3.提高综合课程教学的素养
在过去的课程中,主要是分科教学,教师大多是靠个人力量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新课程的综合化、平衡性和选择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修养,能够开展合作教学,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4.建立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
新课程的建设和推展过程,要求教师建立一系列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实现"六个"转变:从重教师的教到重学生的学,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培养,从重认识到重情感,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重教法到重学法,从重继承到重创造。
5.养成新的教学技能
过去,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新课程赋权给教师,使教师可以支配的因素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创造力被解放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开发的空间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决定教学组织形式。为此,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将越来越低,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将越来越高。
6.提高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
在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到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是前所未有的创造过程,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共同创建起新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之中,为新课程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化,要求教师不断地重新学习,接受在职教育,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专家水平。
⑼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怎样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倾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二.教师面临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它给中学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已有课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课程的执行者;在新课程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课程的研制、开发者。
2.构建新型教学样式
在已有课程里,占支配地位的教学样式,其特征是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单项传授"关系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新课程要求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样式,是以学生
的主动学习为核心,包括发现学习、掌握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活动学习等。教师必须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新型教学方式。
3.提高综合课程教学的素养
在过去的课程中,主要是分科教学,教师大多是靠个人力量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新课程的综合化、平衡性和选择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修养,能够开展合作教学,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4.建立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
新课程的建设和推展过程,要求教师建立一系列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实现"六个"转变:从重教师的教到重学生的学,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培养,从重认识到重情感,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重教法到重学法,从重继承到重创造。
5.养成新的教学技能
过去,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新课程赋权给教师,使教师可以支配的因素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创造力被解放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开发的空间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决定教学组织形式。为此,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将越来越低,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将越来越高。
6.提高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
在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到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是前所未有的创造过程,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共同创建起新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之中,为新课程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化,要求教师不断地重新学习,接受在职教育,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专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