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新课程的学生评价

新课程的学生评价

发布时间: 2020-11-27 21:36:24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几类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类型主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② 新课改下,怎样评价学生

回顾以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以说评价方法很多,不同老师对同一个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同一个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也会对同一个学生得出不同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人说了算。有的老师也因此来“压”“管”学生,这样做肯定达不到教育的真正效果,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对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更加全面的评价。新课程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建立一种客观的学生评价体系,检验、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
现在的家庭可以说都是一个孩子,不自觉间自身形成了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也不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要使学生正确地健全自己的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共事。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师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没意识到的长处或不足,并给学生提供目标导向和方法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同时在课堂中,师生共同活动,让学生评价教师、挑战教师,通过生评师,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只惟实的求知精神,重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自评,就是自己评价自己,不仅要写出自己的优点,还要写出缺点。学生互评(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很多,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熟知),可以是同桌互相评价,或者再让自己的好朋友来评价一下。加强学生相互评价,能改变以往只有教师评价的倾向,确立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同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学生互评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同伴间的相互竞争,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袋”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给每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成长档案袋”,档案记录了学生各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学生成长档案里包括以下内容。
1.教师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先让学生说说一个月以来,自己的进步之处,再在小组中相互评价,相互提出努力方向。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根据每个月的重点做适当的调整。在最后一栏评语中,教师写出希望,以使每月的综合评估能客观,具有代表性,给学生以激励。

2.每一单元结束后我都以评价报告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并放进“学习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个单元学习上的不足,同时也能够让老师对全班学生的学情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3.优秀作业(包括课堂笔记、集锦本、纠错本)。要充分利用对作业的评价作用,我认为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加入适当的文字,不要单纯地用“A、B、C、D”或“甲、乙、丙、丁”,语言评价不要求每次都有,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一句语言评价,哪怕是一句鼓励、表扬的话,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很大的激励。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作业全班交流,让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作业给家长看,并放到学习园地进行展览,将作业检查情况记录在“学习成长档案袋”。
4、闪光点荣誉录。由教师和家长及时记录下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受到的表扬,以激励学生发扬优点,自觉改正缺点。
三、注重评价方式,挖掘闪光点,用美德占据心灵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语言评价、赞赏式评价、激励式评价、包容式评价、推进式评价、幽默式评价、非口语评价等等,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不能让任何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遗憾坐回自己的座位。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和能够给予肯定的地方,并能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适度,避免浮夸,要灵活运用上述评价方式,避免形式上的千篇一律或不真诚的“激励”和“奖励”。要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四、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学生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及素质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达到目标。为此我采取了“延迟评价法”。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一课或每一单元内容完成后一定要立即达到目标,而是实行评价后移,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通过知识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学科强调的是一个“悟”性,重视的是一个思考过程,许多学生往往对一部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掌握不透,比如电功、电功率、电能、电能表这一部分知识点,可以说是电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的公式也比较多,有的学生基本上糊涂了,我却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和学生一起慢慢地理顺,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用电知识及电能表的使用,逐步使学生体会到电能、电功率的含义,掌握了实际生活用电的技巧,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也才可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有助于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使教师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

③ 新课程评价包括什么

义务教育新课标2011版:
评价建议: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具体包括:

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2. 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3. 情感态度的评价
4.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5. 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6. 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
7. 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④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课程环境下,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以单一的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惟一标准,评价轻选拔和甄别的单一功能,突出学习的过程和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课程评价是根据某种标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的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即对教师的评价两个部分,是这两个部分的有机统一。”本文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谈谈看法。
一、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存在评价目的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惟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这与多年来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是分不开的。在学校的工作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个指挥棒的氛围下,就自然地会出现这种以考试代替评价的倾向;并且这种旧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人们往往会自觉地用这样一种方式来看待评价,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来进行评价。
二是过多地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略对定性评价的研究。在课程评价上运用量化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说只有量化的方法可以反映课程的实质。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过分地强调量化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甚至把定性的方法说成是简单化、不科学的方法,势必会造成评价者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少,而所能得到评价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少,最终使评价走进死胡同。
三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例如在以往的考试评价中,只有教师进行试题设计、阅卷评分和试卷分析,致使评价过程变成只有教师参与的单向评价活动。这样就使评价的结果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任何一种缺少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结果,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2、《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明确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因此学生评价的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和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发现潜能,建立自信,健康成长。
三、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原则:
以往的学生评价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点滴变化,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评价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评价与记录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对学生评价真正成为过程性的评价。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为了更好地遵循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原则,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关系,我们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来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等。成长记录袋能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采用的方法、所采取的态度、所引发的情感体验,这所以的点点滴滴能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具体,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更有利。“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它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强评价与记录的管理。
(二)评价主体参与原则和互动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最深、体验最丰富,想说的话自然也最多,因此,在评价时也最具有发言权。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我们应首先注意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让评价主体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并将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当作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更全面、更客观,也更能促进评价主体对自己的表现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自觉纠正错误、强化行为,更健康地发展。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体现个性差异。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全面落实各项评价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对学生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使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依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每个人在七种智力上呈现的方式不同,组合的方式不同,呈现的表象或给他人的感觉也就不同。所以,从这个理论出发,教学过程中没有一个差生,而以往所说的差生,则是以学习班的结果作为惟一尺子衡量的产物。多一把尺子,会减少许多的差生,乃至根本没有差生。在评价时,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评价的方式达到真正促使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
(四)参评主体的多元化原则: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参与,强调师生互动,体现在评价这一环节则是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同伴,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从而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例如,要对一个学生进行全面、合理、客观的评价,参评主体应该包括:1、教师的评价,要注意这里的教师不是指班主任,而应该包括所有的科任老师;2、学生的评价,又可以分为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而且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评,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生自我反省的机会;3、家长的评价,俗话说“知子莫如母”,学生跟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家长应该是最了解学生的,因此家长对子女的评价也应该是最全面、最真实的。因此充分处理好这几个参评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评价
(五)倡导质性评价的原则:
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新课程强调质性评价,将定性的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的一种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进程,如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形成等,也可综合各个方面来加以评价。
2.延迟性评价。在学习中,学生总有不理想的时候,或者说一时难有长进,甚至出现暂时停滞不前的迹象。此时,应暂缓评价,给学生一个重新考虑的机会,待到达到一定目标或某一方面有进步时进行评价。
(六)评价的激励原则: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相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学生评价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和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在活动和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但也不能毫无原则地盲目激励,该指出纠正时还是要指出纠正,要视学生和当时的事情灵活处理,否则学生评价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

⑤ ,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多小学生进行评价

小学生应该是以鼓励为主

评价孩子应该要从好的方面去入手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要进行详细的评价

⑥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王文静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因此,一直是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间距。在课程改革实验经过两年雾的探索进入由点到面推进的关键阶段时,我们结合实验区学生评价改革的经验与现状,对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反观分析。
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评价亦是如此。因此,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必然要重视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对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的重视,意味着学生评价不仅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井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此外,突出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还体现在: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由于这种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发展性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要善于从多个不同的翻面和视角去评价学生,从正面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促进所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发展。
可喜的是,这一观念在新课程实验区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学校还是家庭,都明确下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重视发挥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充满期望地关注学生
学习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时时刻刻的进步与成长,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把握方向。而面对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也成为实验区学校与教师们的共识。
学生评价标准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与准则。确定科学正确的学生评价标准是实施学生评价的关键。
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评价标准是单一的,就是“成绩和分数”,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却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课程目标维度给出了学生评价的多元标准。多一把尺于衡量学生,已经成为实验区师生评价学生的指南。此外,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不仅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教师的自觉行为,而且已经成为当前中考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评价标准是多层次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制定学生评价标准是许多实验区尝试探索的重要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们鼓励学生参与一些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学生共同协商评价标准,成为学生评价中的新现象。实验表明:学生喜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标准的涵义,促使学生将评价标准转化为评价行为,将标准落实到日常行动中,而且还能使学生内化评价标准,明确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换句话说,这个问题就是关于学生评价内容的具体规定。新课程要求学生评价内容的确定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目标的规定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实质和能力。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在现等;而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并对评价方式提出了建议。
在实验区学生评价的改革中,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在较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多元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基础上,在评价改革的实践中落实并实施了学生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学生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们不仅仅关注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而且充分关注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对本学科的情感与态度等;并尝试对学科学习的评价工具进行改革,用相对具体的、可观察、可记录的指标对一些学科评价内容进行表征,用一些新的质性评价方法对多元化的内容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往,教师是学生评价的单一主体。而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意味着学生评价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一个群体决策的过程,这一评价群体是由教师及其群体、学生同伴及其群体、家长、社区成员,社会评价机构和学生个人等构成的。在所有以上评价主体中,学生对自己所做的评价为自我评价,其他主体对学生
的评价为他人评价。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多主体评价改革已经从形式上参与的突破逐步过渡到对多主体之间交流与协商的关注。如有的教师在实验初期采用“四心相连”(学生本人、同伴代表、家长、教师)的形式,让多主体参与评价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逐步过渡到为多主体评价寻找一个载体,创造主体之间交流与协商的氛围,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诊断,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不同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认识和改进自己。
此外,学生自我评价也得到重视。教师们普遍认识到,自我评价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而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教师及他人的培养面获得的。国外有研究者曾经对小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表明:六岁以上的小学生完全有能力对自己的作业和一些主动性的练习进行反思,有能力承担对自己作业的组织与安排的责任。通过对他们自我评价技能的训练,经过一段相对较短时间的体验后,他们作业的质量就可以与比他大几岁的孩子的作业相媲美。在课程改革实验区也涌现出一些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习密切结合的好做法。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与学生分享成长的责任,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已经成为当前实验区学生自我评价改革的追求。
这里要探索的是评价方法的问题。在学生评价中没有单一、固定的方法,随着学生评价的功能、标准、内容、主体等的变革,评价方法也向多元化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多样化学生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难、学生成长记录等),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评价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中小学教师正在逐步地对原有的评价方法进行完善,并尝试运用成长记录评价、日常行为观察,实践操作等新型的质性评价方法。
在学科教学中,也可依据学科特点选择切实有效的学生评价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各种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如在数学教学中,就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课堂观察、成长记录、
开放性任务、调查和实验、数学日记等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成长记录作为一种新兴的质性评价方式,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生物等多门学科课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亮点。它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学习契约(Learning contract)
”等新兴的评价方式也开始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学习契约也称为学习合同,这种评价方法来源于真正意义上的契约或合同。它是一份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拟定的书面资料,清楚地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程序和方法、学习的时间以及评价的方式等,以规范学生和教师在评价中的职责。学习契约这一学生评价方式的运用使真正意义上的多主体协商在实践中得到了落实。选自《人民教育》2004年Z1期

⑦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对学生的评价理念是什么,与传统的评价有何不同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开发。

1、评价内容综合化 .课程评价的内容;是与教育发展的功能和目标相一致的。

2、评价主体多元化.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加强“自评”“互评”,并使之与“他评”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管理者、专业人员及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如小组讨论会、家长开放日、师生对话、公开答辩、公众裁判。

3、评价过程动态化.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行为表现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尽量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个体化、动态化。

4、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评价学生的方式就应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5、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是一种简便易行、随时随地的评价方式,有“短、小、勤、快” 特点。

6、评语评价。评语评价是当老师与学生不能面对面交流时的一种间接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加强了师生之问的联系与沟通,激励性强,有时也会起到一种别开生面的效果,有利于将非学业评价的内容及时反馈给学生,肯定学生的优势和进步,指出其不足。

7、成长记录袋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中的材料应让学生自主选择,不要由老师一手包办。

⑧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在我们所有年级学生中的全面展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更加明显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出来。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不重视或者依旧停留在原有的评价思想评价体系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和非常必要。 一、教师的评价要具有发展性 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观念的新的评价意识,才能正确理解标准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学生评价。 二、教师的评价要具备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占有评价的主动权,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是由师生家长学校等方面组成的评价整体,不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单一的评价结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在这个多元评价中,要求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家长对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等等。提倡把学习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在这诸多的评价中,最重要的评价活动是学生的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主动评价来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进程有一个新的定位,随时对照学习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评价要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三、教师的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在实际评价时,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与在学习过程中进步表现相结合等等。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评价方法应该是:对学生评价中,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最后采用以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的评价结果。 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亦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书面测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教学观察、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建立学生成长纪录——即学生个案档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进步的地方,掌握学生学习的发展空间,便于学生支持发展。 四、教师的评价要具有全面性 全面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全面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必须建立在全面、全员和全程(课程和过程)采集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同时获取与学生各种素质培养及各种技能发展有关的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成长的动态过程。 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式方法的改进具有促进作用 首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意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表现情况等等。 其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学习思维策略、学习意识水平、学习思维品质。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看学生在学习中能否结合具体的学习情景提出问题;能否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主动积极的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否正确地表达和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并获取解决同类问题的经验。 第三,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自信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达成度。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状况的评价,要依照标准所列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使学生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自我认识。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标准需要的评价是: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兼顾定量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从结果评价转到过程评价;由优劣评价走向发展评价;由封闭评价走向开放评价的新的评价方式和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兼顾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重学生的未来。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积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需要的是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