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新课程内容

新课程内容

发布时间: 2020-11-27 23:16:37

⑴ 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新课程内容扩展阅读: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

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⑶ 新课程理念有哪些

新课程教学理念有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学为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出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如何“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与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新课改的重要任务。

面对这一艰巨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探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方式。

拓展资料:

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课堂模式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当然也要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

因此,课程标准把“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作为一个基本理念,着重强调在对学习评价时,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的目标要多元化、手段多样化。

新评价理念的提出,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及个人,尤其是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前不科学的评价观念,以实际行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评价时必须做到在重视结果的同时又重视过程。不能求全,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表现,尽管每个学生的表现不尽相同,也应认为他的学习是有收获的,是成功的。

⑷ 新课程基本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新课程理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新课程评价的改革
学生评价:
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救民于水火,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析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等。
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生有着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学科学习目标以各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师评价:
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具有奉献精神,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队合作的团队精神。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赢得学生的尊敬。
教师设计与实施:能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它能力发展的现状与要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交流与反思:积极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地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
此外,评价标准应用清楚、简炼,可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述。
参考题
一。试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实现哪些转变?
答案要点: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从教学瑕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二。简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答案要点: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阐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
答案要点:
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经验得到的一切都是课程,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精神、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典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
3.确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并不适应这项工作。

⑸ 新课改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在教育理念中,教育观相对来说是较为系统、也是容易把握的。此次学习重点在于了解教育观的内涵以及答题方法。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包含内容有:素质教育理念和教学观。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二、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1)让学生经历过程

(2)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

(3)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⑹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国际上日趋激烈的竞争。
2、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
(1)日本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参与社会和国际的意识b、独立思考的能力c、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创造一流的教育环境d、鼓励每处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2)英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精神发展,道德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培养交往能力,数的处理能力,信息技术的能力,共同操作能力,改进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基教课程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
原课程存在的不足:(1)课程目标注重的是知识目标;(2)教学内容多杂,知识多、难度大,存在难繁偏旧的问题;(3)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量偏小;(4)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学科体量,违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氛围,科目过多倾向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依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4)改变课程设施过于强调接爱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区别和造成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三)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成果
1、酝酿准备阶段:99年始 已结束
2、实验阶段 :现在到2004年
3、推广阶段:2004年始

⑺ 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以前的老师授课比较注重照本宣科,所教的内容大都跟书本一模一样,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其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新课改则更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而不是老师告诉你什么就是什么。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新课改除了需要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之外,更强调了德智体美等多方位的发展,使学生更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以前的教育当中有很多难度在中上的知识,导致两极分化,有的学生解难题特别厉害,有的学生却连基础都掌握不了。新课改则更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及全面发展。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以前都是老师要学生乖乖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新课改之后则更强调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人员应该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例如在评分机制上更为灵活,学生差一点点及格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酌情处理,让他及格,增强自信,同事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则更强调“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改动,使得教材、教学等更适应学生的发展。

(7)新课程内容扩展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

高中新课改“最要害”的变化是学生自主选课。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课程选择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⑻ 新课标具体内容

新课标内容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
一些人忽视了态度、情感、价值观,其实它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体系中的一维,其重要性不差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编辑本段]为什么要课程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编辑本段]课程改革的目标
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现行课程体系的上述特征,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
显然,如果不根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存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一、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发展观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三、知识观
从前面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这次课程改革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观
课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程观。“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课程便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所有这些素材的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编辑本段]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调整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滋养”下,其片面发展在所难免。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并为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显然,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我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
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
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说,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 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低年级的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要明显超出分科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而分科课程所占比重则逐渐提高,并最终超出综合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这样的调整,不仅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师资队伍的状况。正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师资条件,本次课程结构调整制定了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并存的“自助餐”式的课程计划,供各地选择。在“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显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各地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综合课程的开设将会有力地改变现行课程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从实践层面讲,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这无疑能够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的主动性,也有助于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从而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就课程类型而言,国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就课时比例而言,国家划定范围,供地方和学校选定;就课程内容而言,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在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点。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这就要求地方和学校必须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新的课程计划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纲要》第三条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实际上,这也正是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体现。“整体”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从课程开发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因此,分科课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应该承认现行的分科课程这些缺点是比较突出的。

⑼ 新课程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⑽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核抄心是:全面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0)新课程内容扩展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六个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