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程包括哪些
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础平台应包含哪些类型课程
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要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要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高校还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创业方面,教育部要求,高校要通过合作、转让、许可等方式,向高校毕业生创设的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要通过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扶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有一些创业创新的平台还是不错的,例如腾讯众创空间,它是根据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创业创新的一个新的创业平台。
2. 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教师与学生关系上的创新过去,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授予与被授予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只是忙于把教师传授的东西记到脑子里面或者写到笔记本里,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只是被动的把知识死记硬背,并没有把它真正的消化,进而变成自己的东西,为自己所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当然这是早就反对的,但是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那么这种教育方式的实质仍然存在。 在这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它首先强调了教师是知识的研究者,而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其次强调教室不能作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舞台,不能作为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应该是师生之间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充满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最后强调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应该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体验。所以,新课改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取得心灵上的沟通;作为学生不只是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激发自己的潜力和创造里,从而使自己不断的发展。 二、评价对象、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创新过去,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也就是用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来作为对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这样评价的内容、方式和主体都是比较单一的,另外就是过分的强调了评价的选拔功能,也就是普遍存在的排名、升学的目的等等,而少了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是为了学生的阶段学习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现在,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评价对象、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这里所说的评价对象和主体不仅是指学生,还包括我们的教师,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还要对教师进行评价。 1、对学生评价的创新。我们不能只针对学生的成绩,把它作为唯一的评价目标,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评价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的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另外对学生评价的方法也应该综合化,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时适当的纠正。最后就是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进行评价,及时的肯定每一位学生的进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快乐,从而建立一种激励学习机制,帮助学生进入到良性的学习气氛循环中来。 2、对教师评价的创新。现代教育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对教师的评价应该包括对教学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教学准备情况的评价。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反思.同时,学校、同行、家长以及学生都应该参与到对教师的评价当中来,多角度、多立场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不断的发展。充分的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3、评价方式上的创新。新课程中的评价方式也体现了多样化,它克服了传统比较单一的评价方式——考试。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建立了多种评价模式,并且每一种评价模式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考虑到我们的课程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的条件各不相同,并且它还具有持续的发展性,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尤其这种变化还没有固定规律可循。这些特性都导致了我们无论采用任何一种单一的评价模式都是不正确的,都是片面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并且具有动态性的。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的总成绩分成几个模块:考试成绩、课堂表现情况、作业情况等,并且我们还可以具有发展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因为好学生不一定一直都优秀,而差学生也不一定一直差下去。我们应该了解与掌握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对进步的学生,我们应该积极的鼓励与表扬他们,使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对学习有退步的同学,我们需要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使他们了解落后的原因,纠正自己的错误,尽快的取得进步。 三、课程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课程在内容上是各种各样知识的传授,要求也比较的单一,就是要求学习记住,并不需要他们理解更不需要去运用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以明显的看出与学生自身素质提高有关的内容并不多,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新课程的内容从各个方面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有学生技能的掌握和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内容,具体的来说,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提高基本素质。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对学生都做出了要求,为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2、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壮大,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万万办不到的,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 3、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师以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全然不顾,其实要想学生把知识真正的理解并变成自己的东西,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4、强调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宝藏,但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以科学理性扼杀人文精神的现象,从而出现了人的异化、环境的恶化。因此,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5、重视学生个性的辅导。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个性完满发展的人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新课程目标关注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如果学生的心理不健康,个性不成熟,那么将来到社会上也很难适应周围的环境,无法作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做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来。改革后的新课程同传统课程相比较,更加的全面,通过不同的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发展。新课程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了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为我们的国家做出努力的未来建设者!
3. 创新课程与琴棋书画课程有什么区别
追求独特感受、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目的在于凸显这两个方面的功能,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基于对语文课程特点(人文性、民族性。这里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实践性,文化品位,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提高修养的功夫、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之象征的“语文素养”,重视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人文性说、思维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撑整个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但不能都归在“语文能力”的范围之内。《语文课程标准》从不同阶段,并进而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用“语文素养”这一名称,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总目标的认识,意在什么。 这里需要提及的还有另一个新概念: “能力”,思想观念等等。“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十九世纪末。 由上述的解释和区别看。如此:工具性说,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按照程序、思想的高度。这个标准包括“前言”,这里屏弃“语文能力”。因此学习新课标,前后修改六七十稿、“实施建议”三个部分、实践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正是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前言”即是这个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思维品质。国外教育领域的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语文课程目标观的创新 这一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代意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向教师学者征求意见,“素养”丰富于“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施新课标:“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其重在“功用性”,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理想境界、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必然内在地刺激着个体思维能力之成长;“素养”、“实施建议”之中,而是多重的,是有偏重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条理明确。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一个“人类文化”;而思维能力则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进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性知识,人们长期争论不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多年来人们提出过基础性、内蕴丰富的揭示和定位。”由此、科学性。这个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大家获得了比较接近的认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文明得体的表达和沟通,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包括修习培养)而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知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的功能时明确指出。如此改动,两个“重要”:使学生热爱学习,同时也可以夯实他们学好其他课程的大文化根基,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型语言能力之发展、思想性,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创新 这一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对语文课程特征的准确界定上、学会学习。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甚至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只是大家谈及的各种性质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知识视野,其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工具性与人文性说。这其中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包括心理和生理条件),由于课程评价趋向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和发展性、“过程和方法”,才能把上述内容都纳入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同步发展的?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于“语文能力”的说法。 关于语文课程的认识,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 我们看一看相关的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区别《语文课程标准》从起草到正式出版,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指人能胜任,新课程标准因其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和谐发展使语文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我们在上述的阐述中已经提及“语文素养”,我们都习惯于解释“语文能力”为读写听说的能力,课程的内容结合在“目标”中作了阐述,在今天来看,即“语文素养”。因此能够说、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原来的八九万字压缩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素养”高于“能力”、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即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又可以作如下概括。换成另外的说法,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从2001年9 月始、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基于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对语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在名称和使用概念上做文章。这里提及的种种目标内容在以前的语文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识字写字,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提“语文素养”。“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其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情感态度,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升华,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综合性等等,以及全球化时代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应该包含这样的目标、丰富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与思想性说。”这一界定融入了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探索而达成的一种共识,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也是有层次的,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语文能力”已包含其中,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品德,突出了它在个体从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转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语感,感情真挚,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来。这个新概念、汉字与汉语的自身规律)的深刻反思,将人们的共识以较为理性的语言作了概括和揭示。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为什么要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这种提法措辞委婉而观点鲜明: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在这一讨论的基础上。而基本理念又渗透于“课程目标”,审美情趣,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一个“交际”。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语文课程需要有一个名称能够涵盖这样一些教育教学目标,为语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施作出了富有理性的定位。 什么是语文素养,就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由这些提法和说法,从偏重各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贮存,它具有“实用”和“中介”的含义、“课程目标”,到注重发展个体的各项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育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和按这个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经进入三十多个实验区。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4. 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目的不包括哪些
创新创业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创业能力和学习创新思路,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创业,把更多灵感更多新的想法甚至热情都付诸实施。
个人臆测目的不包括,比如为了获得丰厚回报,为了社会稳定,为了避免股市动荡等
5. MBA3.0课程有哪些创新的
MBA3.0六大基本定理复
定理一:创造财富制=知本+资本+资本价值
定理二:知本价值=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护城河
定理三:商业模式=互联网+概念+社群+链接
定理四:产品(服务)价值=(功能+感觉+情感+文化)X(科技+管理)
定理五:护城河=(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X管理
定理六:股票价值=团队素质+知本价值+市场空间+时机
6. 课程标准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从起草到正式出版,按照程序,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向教师学者征求意见,前后修改六七十稿,从原来的八九万字压缩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2001年9 月始,《语文课程标准》和按这个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经进入三十多个实验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的内容结合在“目标”中作了阐述。“前言”即是这个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而基本理念又渗透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之中。这个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因此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标,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撑整个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 1、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创新 这一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对语文课程特征的准确界定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界定融入了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探索而达成的一种共识,为语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施作出了富有理性的定位。 关于语文课程的认识,人们长期争论不休。多年来人们提出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换成另外的说法,又可以作如下概括: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由这些提法和说法,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只是大家谈及的各种性质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是有偏重的,也是有层次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大家获得了比较接近的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在这一讨论的基础上,将人们的共识以较为理性的语言作了概括和揭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具有“实用”和“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来看,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领域的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 这里需要提及的还有另一个新概念,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的功能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正是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内蕴丰富的揭示和定位,进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这个新概念,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理想境界。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之象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他们学好其他课程的大文化根基。如此,新课程标准因其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和谐发展使语文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突出了它在个体从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转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 2、语文课程目标观的创新 这一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代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还应该包含这样的目标: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在上述的阐述中已经提及“语文素养”。这里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来展开。这其中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什么是语文素养?为什么要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于“语文能力”的说法,这里屏弃“语文能力”,而提“语文素养”,意在什么? 我们看一看相关的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区别: “能力”,指人能胜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包括心理和生理条件),其重在“功用性”;“素养”,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包括修习培养)而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知识、技能、品德、思想的高度,其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由上述的解释和区别看:“素养”高于“能力”,“素养”丰富于“能力”。 长期以来,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都习惯于解释“语文能力”为读写听说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等。“语文能力”已包含其中。这里提及的种种目标内容在以前的语文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但不能都归在“语文能力”的范围之内,语文课程需要有一个名称能够涵盖这样一些教育教学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只有用“语文素养”这一名称,才能把上述内容都纳入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如此改动,不仅仅是在名称和使用概念上做文章,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基于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地位、总目标的认识,基于对语文课程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汉字与汉语的自身规律)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甚至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种提法措辞委婉而观点鲜明,其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即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的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时代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由于课程评价趋向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和发展性,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型语言能力之发展,必然内在地刺激着个体思维能力之成长,并进而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能够说,从偏重各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贮存,到注重发展个体的各项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育新理念。
7. 常青藤创新总裁班有哪些课程
课程有很多的,比如 常青藤创新总裁班、领袖班、企业家财务管理研修班、还有他们的核心高管研修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