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课程范例
Ⅰ 幼儿园园本课程是什么简答,谢谢,急 请帮我解答
园本课程(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的提出应该源自于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可以从“园本”、“课程”、“开发”三个方面着手。“园本”即是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虽然幼儿教育的具体执行者——教师,广泛参与 课程决策,但园本课程不能局限于(或等同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教师本位的课程指个别教师根据自己狭隘的经验编写的科目教材或资料,其结果往往是过于封闭、缺乏交流,使得园本课程不连续、不均衡。所以园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在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性的,而最终的决策应当由所有参与教育经验综合的人共同决定。
Ⅱ 幼儿园园本课程什么意思
就是幼儿园自己编写的课程,有一定的针对性,能有效提高该幼儿园的某方面的课程的薄弱环节,适合自己的学生情况。但不是主课。 小学也有同样的情况,学校认为自己的学生在某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比如古诗词,那么就可以编撰一份教材,里面的主要内容是古诗词,挑选了能够代表古代诗词作者的篇章,刻意避开教材中已有的诗...词。为的是能让孩子们多接触一点古代的诗词、丰富语言常识、提高审美情趣等。
Ⅲ 如何制订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内,充分考虑本园容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
Ⅳ 幼儿园园本课程教材有什么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从几百年前普鲁士引进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版育机构权,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Ⅳ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活动设计包含了哪些
为什么必须要在主题活动前做好适当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呢?原因是,现行的主题活动既不是以前的单元主题教学,也不是正在被界内借鉴的项目教学或生成课程。“主题活动的特点一方面既要保留原有单元教学活动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吸收项目教学的特点。”这一论断涵盖这样的内容:在现行主题活动中一方面要学习项目教学追随幼儿兴趣需要而形成的动态设计特点,同时也要适当保留原有单元教学活动的计划性。既然主题活动中存在着幼儿的动态设计,就意味着活动中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所以在做主题活动前作好更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与幼儿的自然学习特点吻合。这一点对年轻教师尤其重要。对于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来说,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作为很有利的准备工作的补充,但年轻教师正缺少这一点,准备工作就是积累。
如何做好主题活动前的设计与准备呢?
一、主题活动前的宏观设计
在开展主题活动前,教师首先要做好主题活动的宏观设计,关于这一问题基本上要考虑到以下四点:
(一)这个主题怎样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会引起幼儿的兴趣。
例如,“给地球妈妈一点爱”的主题,设计的内容偏重于实践活动,这是因为该班幼儿的年龄层偏大,幼儿能够从实践中感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活动中设计了做幼儿园保洁员、拣垃圾、植树、社区宣传的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提供给幼儿优质的学习内容。例如该班一幼儿吐吐本是个粗枝大叶、做什么事都不在乎的孩子,在环保教育“做垃圾清洁员”活动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垃圾就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最后捡了一块脏脏的冰棒纸,因为马上就上公共汽车了,没时间找垃圾箱,所以吐吐就一直用小手紧紧摄着这张冰棒纸,一直下了车到家里认真地扔到了家里的垃圾筒。吐吐就是“我做了,我理解了”的典型。
(二)活动所涵盖的教育价值,有助于达成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在“给地球妈妈一点爱”的主题中,有一个大型环保宣传活动的设计,这一活动来源于该班幼儿家长对孩子所提出的期望日标。一直有家长和该班教师谈:“为什么孩子见了陌生人那么不爱讲话?”,“我的孩子遇到困难不善于向人求助。”“孩子一遭到拒绝他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鉴于家长的想法,这次活动确立了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的活动目标,实践证明了这一活动的教育价值。在环保宣传活动中,班上有一最小的幼儿小小,他就是爸爸提出来的遇到问题不善于求助,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的那个孩子。当天,其他小朋友都在邀请叔叔阿姨签名时,他就藏在别人后面。爸爸鼓励他,他不肯去,但后来他从小伙伴那儿感受到了力量,与爸爸商量他也去当邀请员。爸爸提了要求,请到5个人就回家。小小经过努力,向同伴学习并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回家了。
(三)合理的设计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
即有没有相应的材料和机会实现活动设计。因为有时候教师的设想很好,但真正实施起来时却经常因为某些原因实现不了,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年轻教师的挫折感,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活动的不连续性。该活动设计之初,原本包括一个参观有用垃圾回收站的活动。教师和该中心联系了两次,但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就及时把这一活动删掉,换成了“垃圾分类”活动作连接。否则到时活动断档,很容易造成脱节,因此说考虑到资源得失、可利用性是很重要的。
(四)合理的计划也包括活动之间的关联性。
教师要把握主题中每一个活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不至于导致整个活动象“一日几游”的旅游团。在主题“给地球妈妈一点爱”的设计上,每一小主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与幼儿所感兴趣的垃圾,是有一定联系的,并且都是为后面的大型环保社区宣传做准备的。
二、主题活动前的微观设计
在微观活动设计中,教师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随时抓住教育契机,不拘泥于原有计划。
“给地球妈妈一点爱”的主题原来是从“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的一则新闻开始,但正巧当时一个下午赶上沙尘暴,教师及时地把幼儿带到户外,让幼儿直接体验了由沙尘暴带来的不良感受。这样,环境问题自然引出该环保主题。
这样修改了原定计划,更灵活适当地抓住了教育契机,教育效果更好。因此,不拘泥于原定计划,教师善于抓住契机是在每一活动前的要求。
(二)尽量照顾到不同兴趣需要的幼儿,尊重幼儿的个性特征。
在“大型社区宣传”活动中,教师在做活动细节设计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分配幼儿工作角色时,教师根据幼儿情况安排了签名板前的工作人员、邀请员、宣传画讲解员、剪报讲解员等岗位,还有一个小朋友提出要做发笔的服务人员,这些角色由幼儿自由选择,教师主要协助幼儿完成这一过程。这种由幼儿自主完成、教师参与的形式极大地照顾到了不同需要、不同兴趣的幼儿,使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在宣传时,一直有两个大班年龄段孩子在旁观,我们不反对,因为他们的旁观可能是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对幼儿的表现给以及时反馈。
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教师及时给以反馈,就能生成更丰富而生动的内容,这些内容又是最吸引孩子的。例如在环保活动进行到电池污染这一环节时,幼儿在清洁幼儿园的同时发现了很多被随手扔掉的旧电池。午后的一个起床时间,教师听到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乱扔电池的人真环!”
“也许他们不知道电池危害有多大呢?”
“那我们去告诉他们吧。”
“我们怎么去告诉他们呀?”
教师顺势作了思路调整,下午与幼儿继续讨论起电池一事,按照幼儿的思路想出了可以做的几件事,即生成了以下的几个活动:设计电池娃娃的家,回收废旧电池等一系列与电池相关的活动。可见,对幼儿的所思所想作及时的反馈使主题进一步丰富、细致起来。
总之,无论是什么内容的主题活动,有关活动设计所应考虑到的几点都是很基本的。
三、主题活动前的充分准备
Ⅵ 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开发方案怎么写
幼儿园早期阅读园本化课程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缘由: 早期阅读能促进幼儿智慧的发展、促进语言听、说能力的发 展。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有很大作用。能增进幼儿良好的社会化情感,提高幼儿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等能力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从**年开始,我们对幼儿早期阅读进行了探讨研究,同时为幼儿早期阅读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创设了室内的及专用活动室的阅读环境,并通过游戏、区域活动等各种途径,让幼儿快乐的阅读、识字、讲讲、说说、画画。**年开始,又对阅读中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教育进行了探索研究,积累了相关的教育经验、收集了各年龄段幼儿故事教育内容、教材,这也为幼儿园园本化课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根据幼儿园前阶段研究发展的状况,幼儿园拟以早期阅读为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深入开展研究、积累经验,以次带动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并以早期阅读为抓手,逐步构建幼儿园园本化课程。 二、课程总目标: 1、喜欢文学作品,感受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风格,萌发幼儿感受美的情感。 2、激发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独立阅读的能力。 3、引导幼儿能安静倾听他人的说话,能听懂并理解说话的内容,并能恰当的做出回答。 4、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流,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5、加强对画面的理解,幼儿有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能运用语言对画面内容进行形象的描述。 6、幼儿尝试运用讲讲、画画、表演等多种表现方法,表达故事内容。 三、各年龄段目标: 小班: 1、初步接触内容简单易懂,形象童趣的文学作品,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的情感。 2、接触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图片、文字,阅读简单的儿歌、图片,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能力。 3、引导幼儿能听懂老师和同伴的说话的内容,并能恰当的做出反应和简单的回答。 4、幼儿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能运用短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5、幼儿能看懂并理解单张或多张简单图片的内容,能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思考、想象,并运用简短的语言对画面内容进行简单的描述。 6、尝试运用讲讲、粘贴、表演等多种表现方法,表达简短故事的内容。 中班: 1、幼儿进一步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并初步感受不同类型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风格,萌发幼儿欣赏美的情感。 2、丰富文字、图片的内容,初步激发幼儿对语言、图书、文字的兴趣,幼儿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有一定的阅读兴趣。 3、引导幼儿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会说普通话,能主动参与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4、幼儿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会用较为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 5、幼儿能看懂并理解画面的内容,能根据画面进行思考、想象,并能运用较连贯的进行大胆的描述。 6、运用讲讲、描描、画画、表演等多种表现方法,较形象地表达故事内容。 大班: 1、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感受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有欣赏美、感受美的情感。 2、扩大文字、图书的阅读面,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语言、图书、文字的兴趣,幼儿能独立阅读,有较浓厚的阅读兴趣。 3、引导幼儿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说话,能理解别人的说话的内容,并能恰当的做出回答。 4、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流,会连贯、清楚较完整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礼貌地和别人交谈、举止大方。 5、加强对画面的理解,幼儿有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能运用语言对画面内容进行形象的描述。 6、幼儿尝试运用讲讲、画画、表演等多种表现方法,形象地表达故事内容。 四、课程内容:(另附) 五、课程实施: 1、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在实施共同性课程基础上增加园本化早期阅读课程的内容。 2、早期阅读园本化课程内容与主题教育有机结合、渗透。 3、早期阅读课程内容与游戏及园本化课程个别化学习等手段有机结合。 4、家园步调一致实施。 六、课程管理: 1、建立课程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园长、大小教研组长组成。 2、每月研究反馈课程实施情况及时调控课程实施。 3、每学期期中、期末收集园本化课程教育内容、教材、教案等。 七、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1)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 (2)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方法进行评价。每学期根据各评价内容进行评价。 (3)对课程内容适宜性进行评价。 (4)每学期根据以上评价内容要求进行评价。 2、评价手段; (1)幼儿评价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谈话及听取教师及家长的反馈,评价幼儿的发展。 (2)教师评价通过对教师教育活动观摩及家长的反馈来评价。
Ⅶ 大家的幼儿园园本课程都是怎么开发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将发展的方向聚焦在“园本课程”上,一时间,似乎唯有“园本课程”才能显现出一个幼儿园的综合实力,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特色。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导向和趋势,我们在创设“园本课程”的同时,有必要对园本课程进行深入的思辨,以使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是:何为园本?何为课程?园本即本园,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应该是由本园教师进行的,以促进本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解决的是本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在这里我们所指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是专指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课程是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等在内的非常复杂和系统化的概念,而非只是有几个教学活动内容就行了。对于目前大部分幼教工作者来说,他们缺少的正是系统的课程概念和知识。 其次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创设园本课程,园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什么?这是直接关系到园本课程开发成效的问题。如果真正是为了改善幼儿园的现有课程,真正从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的角度出发,那么,课程开发就要分析和寻找幼儿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并以此为依据,围绕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建构本园的课程。由于是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开发,因此,在开发的同时会关注需要学习、领会和应用基本的教育观念、课程的基本知识和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话、合作将参与课程开发的所有人员形成的观念呈现出来,与他人了解和分享,真正形成体现幼儿园本色的园本课程。如果幼儿园课程开发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跟随潮流,那么课程开发往往不会去关注教师和幼儿真正的需要,就有可能忽视对系统的课程观念和开发策略的把握,那么课程只是一些教学内容零碎的拼装,缺少内在的逻辑和系统。 最后,我们要思考的是,从中国目前的幼教师资水平出发,哪条路更适合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开发“园本课程”还是实现“课程园本化”。目前有许多幼儿园都在大力编制属于自己的园本课程,这也许是受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影响。但中小学的校本课程是在政府规定的基本课程以外衍生的,是对地方课程的补充,是丰富学生业余闲暇生活的课程,而幼儿园由于没有统一的基本课程,各园编制的园本课程是包括幼儿一日生活在内的所有课程的总和,这是不同的两个范畴。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只对学生是起辅助作用的,而园本课程则是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那么对于大多数的幼儿园来说,园长、教师还不具备自己编写课程的能力(当然我不否定个别幼儿园或教师具有这样的能力),在还没有搞清楚课程是怎么一回事的状况下编制课程,是非常令人担忧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教师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其结果不仅仅是得不偿失,更有可能是延误了孩子的发展。 纵观目前的幼儿园课程,虽然说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但仔细寻找,还是不乏精良之作。特别是一些由课程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通力合作,精心编制的课程,是值得我们使用的。那么既然有这样的现成课程存在,我们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做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事情呢?是因为唯有园本课程才能显现幼儿园的实力和特色吗?我并不这样认为。如果幼儿园要体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需要的不是“园本的课程”,而是“课程的园本化”,也就是说,如何在已有的课程实施中,根据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加入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改编,创造性地运用课程,使之更能适合自己的教育对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也是符合我们实际的。 在园本课程的问题上,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