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新课程
Ⅰ 如何独立预习新课内容
预习,即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似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
1.预习的好处
(1)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就会顺利理解新知识。
(2)有利于听课时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
(3)预习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把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这样,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味,思考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果高。
(4)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水平。由于课前预习过,讲的内容和板书,心中非常清楚。上课时可以不记或少记书上有的,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从而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
2.预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预习时要读、思、问、记同步进行。对课本内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疑难也不必深钻,只需顺手用笔作出不同符号的标记,把没有读懂的问题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但对牵涉到已学过的知识以及估计老师讲不到的小问题,自己一定要搞懂,以消灭“拦路虎。”
(2)若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变方法,先预习后上课,但不能一下子全面铺开,每门功课都搞提前预习。这样做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显得非常紧张,不能达到预习效果。因此,刚开始预习时,要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到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后,并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铺开。
(3)预习应在当天作业做完之后再进行。时间多,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反之,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以每天学习任务还未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4)学习差的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课后还需花大量的时间去补缺和做作业,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挤不出一点时间去预习。其实,这种学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预习上。学习由预习、上课、整理复习、作业4个环节组成。缺了预习这个环节就会影响下面环节的顺利运转。这些学生必须作好在短期内要多吃点苦的思想准备。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后,要安排一点时间预习。这样做虽然费了时间,但上课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花在课后整理、消化、作业上的时间。时间一长,运转正常了,学习的被动局面也就会改变,就再也不需加班加点了。
3.预习的要求
(1)要注重讲究实效,不搞形式。要根据学习计划安排时间,不能顾此失彼。预习一般要安排在新课的前一天晚上进行。这样,印象会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重点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授新课的科目进行预习,其他科目只需一般性的预习。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授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2)预习的任务是通过初步阅读,先理解感知新课的内容(如概念、定义、公式、论证方法等),为顺利听懂新课扫除障碍。具体任务是:①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已学的旧知识,找出新课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把理解不透的记下来;②初步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什么?并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费解的地方;③预习时要看、思、做结合进行。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的重要内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应该认真想一想;需要记的就应该记下来。思:指有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对课本后的练习题要进行尝试性地做一做,问答题答一答。不会做、不会答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教师在授课时集中注意听讲或向老师提出。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这样做能使自己对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Ⅱ 预习新课还用背吗
1. 选择好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时间一般要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之后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剩余时间多,可以多预习几科,预习时钻得深入一些。反之,把时间用于薄弱学科的预习。
2.迅速浏览一遍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要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存,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读懂的。
3.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在第二次阅读时,头脑里始终要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这时阅读的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关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
4.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勾画为主。所圈点勾画的应该是教材的段落层次,每部分的要点,以及一些生僻的字句。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做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
如,本节课讲授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课文之间的前后关系、逻辑联系,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已是如何解决的;查阅了哪些参考书或工具书;所查阅的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的摘炒及心得体会等。
5。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策略。预习也不能搞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抓住预习重点。选择不同的预习方法。比如.语文课首先要排除生字、生词障碍,再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写作风格、手法等。而数学课则要把重点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
Ⅲ 学生在上新课之前预习一下,都有什么好处呢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习也是一样,每次上课前都将需要学的知识预习一遍,对教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梗概,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学生在上新课之前预习一下,到底都有哪些好处呢?
预习可以提高记忆效果,预习时不管是懂的知识还是不懂的知识,自己都已经思考了一遍,有了初步印象。如果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会使自己进一步学习不会的东西,理解的也会更深刻,从而使得理解的知识更容易被记住,尤其是通过努力克服的内容。
预习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带着问题进行听课,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思考的知识也会拔高一个层次。
总之,预习是让学生受益的学习习惯。
Ⅳ 谁能告诉我预习新课该怎么预习
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是否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实现了预习的目的,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对于学生学习效率,最后的学习效果都有重要影响。 现在老师也强调预习。我不知道老师强调预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讲课的时候,可以轻松一些吗? “预习预习,看看课本,老师讲课的时候,也能知道讲道哪里了。 不要等着上了课乱翻书。”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预习,就是为了上课不用乱翻书吗? 绝对不是。 预习的任务,有三个:1,激发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2,为听课排除旧知识上的障碍。3,发现新问题,确定听课的重点。 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预习的这个任务,很少几个老师、学生认识到。从预习的结果来说,一些学生不仅没有激发起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反倒对课程产生了厌倦,对听课心不在焉。因为多数的预习,就是熟悉课文内容,有些老师还要求学生掌握部分课文内容,比如写单字,背定理。学习自觉,并且,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能就把预习当作了自学,老师课上要讲的东西,他差不多都会了,上课就要分心。自学能力不强,学习不自觉地学生,就想着老师上课总要讲,不预习也没啥。如果老师安排了预习的任务,要在上课的时候,提问,爬黑板,他们的眼睛就只盯在这些地方。可能,心里还有怨怒。认为老师多此一举。 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应该是预习的第一要务。能做到这么一点,预习的最重要的工作就完成了。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哪?有三个途径:第一,了解课程所要讲解得知识的历史渊源。任何一点知识,都有自己的历史传奇。而且,了解知识的历史,不仅仅能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知识的本质的理解。任何一点知识,在其简洁的形式之后,都有丰富的内容。第二,了解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学生对学习感觉无趣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了这个东西之后,能干什么。在预习中,让学生去探寻哪些活生生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给学生灌注一种信心和力量:如果我学会了这个,我以后就能做这些事情!这是一种成长的自我期许。第三,了解知识的其他表现形式。受课程本身的限制,知识多表现为文字的,再好一些,就是表现为图画的。事实上,每一点知识都可能用多种的形式来表现。一个公式,也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词语,也能表现为一种动作;了解知识的其他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张开自己所有的知觉器官,来理解甚至体验知识本身的奇妙与深邃。 预习的第二个任务是为听课排除旧知识上的障碍。学生听课,听不懂,有两种可能,一是老师的讲解本身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领悟能力之间有偏离,二是学生自己在以前的知识上有欠缺。知识是相关的,所有的新知识都必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和掌握。 所以,在预习中,更重要的不是对新知识的掌握,而是对旧知识的复习。现在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这样去想,以前学的,忘记就忘记,还有最后的复习哪。老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即便是发现了学生对以前知识的遗忘或者欠缺,也很少立即让学生补救。新的知识,就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硬生生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复习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后我会写复习的方法,专门讲这个问题。 预习的第三个任务是发现新问题,找到听课的重点。如果能完成好前面的两个任务,这个任务的内容自然就找到了。不需要专门讲了。
Ⅳ 预习新知与上新课的区别
提前把要上的新课程熟悉一遍,可以把不明白的勾画出来,这样的话上新课程的时候就不会很苦难
Ⅵ 假期预习新课,有必要吗
其实假期里孩子的学习应该分两种情况。如果孩子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不是很扎实,还有一些困难,假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漏补缺,把前面的知识巩固住,把前面的问题解决好,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而那些对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的孩子,可以在假期了解一下下学期学习的内容,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重在展望,把握整体,做到心中有数。
提前学习重在培养学习的兴趣,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机械学习。对于那些学得特别好的学生,提前学习新课也不一定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说,如果只是在进度上往前赶意义不大,最好能在深度上拓展,向竞赛的水平发展,这也能为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Ⅶ 怎样免费预习新课
是想自己免费预习新课还是想在网上免费的预习呢
Ⅷ 预习新课有什么方法
(1)要注重讲究实效,不搞形式。要根据学习计划安排时间,不能顾此失彼。预习一般要安排在新课的前一天晚上进行。这样,印象会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重点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授新课的科目进行预习,其他科目只需一般性的预习。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授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2)预习的任务是通过初步阅读,先理解感知新课的内容(如概念、定义、公式、论证方法等),为顺利听懂新课扫除障碍。具体任务是:①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已学的旧知识,找出新课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把理解不透的记下来。②初步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什么?并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费解的地方。③预习时要看、思、做结合进行。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的重要内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应该认真想一想;需要记的就应该记下来。思:指有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对课本后的练习题要进行尝试性的做一做。问答题答一答。不会做,不会答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教师在授课时集中注意听讲或向老师提出。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这样做能使自己对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Ⅸ 开新课和新开课的区别,学生课前手机预习新课,新课
开新课,这门课之前是没有的,学校从没设置过这门课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新开课,这门课之前有过,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停掉了,也可能是因为放假啊升年级啊什么的,总之是现在又重新开始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