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文化建设
Ⅰ 中学课程文化特色建设是什么意思
“课程”是一个具有多层面、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我们对课程的基本定义是指以给学生获得体验为预期的有计划的显形或隐形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科。因此,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都可视为课程形态。课程是学校常态工作的中心,学校有责任按国家规定保证开足课程与课时;学校有义务保证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课程是学校的特色标志,办学思想、校训口号,终归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上获得支撑。课程方面显现出来的异同,是学校间的本质差别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校本课程,是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必经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持续六年的课程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历程。
一、课程文化建设的背景
2002年建平中学高标准通过上海市教委专家组对我校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中期检查。在此基础上,建平中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时制定了未来五年(2002年——2007年)发展规划。
建平中学的未来发展基点是建立在现代社会整个大的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入世带来的教育市场的开放,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们将遇到更多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迫使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优化资源,使我们的办学达到最大效益,以应对新的形势对我们的挑战。
建平中学未来发展基点也是建立在大力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上的,新的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我们要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我们提出了构建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质的建平学校文化这一“五年规划”期间的核心任务,这是一个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个包括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系统,今后五年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为主题,继续加大改革实验力度,深入发展建平中学的办学特色,把建平中学建设成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质的、在国内基础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实现“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的育人目标,以我们卓越的努力,在微观领域,实践并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
为此,我们把“课程重构与课程文化建设”作为规划重点,力图通过学校课程建设这一抓手,纲举目张地推进学校的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征的建平文化。
二、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认识
我们认识到,课程与课程文化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学校文化的真正成果应该是培养出一批符合建平文化精神的建平学子,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课程必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将课程问题从基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来考虑,就是力图在课程建设、体系确立、评价模型建立等方面能够体现出建平中学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同时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支撑,校本培训与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软件支撑)以及学校环境文化的构建(硬件支撑)也应该在课程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最后作为所有课题建设的纽带,我们将在未来的五年中对建平中学的管理文化做一个更深层面上的再建构。
为了顺利开展这项系统工程,我们经过各个层面反复讨论,全体教工统一思想,明确了以下几个认识:
1、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因此,我们开展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统整德育与教学活动,重构建平学校课程,即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等一系列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课程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学分制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课程文化内涵,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
2、宗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确立课程的服务意识,学校教育的产品是服务,学校应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去“创造”适应“课程”的学生。学校课程必须主动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必须主动服务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3、课程观念:课程不能仅仅视为学科,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课程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课程的开发者、知识的建构者,在师生平等对话、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指导,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自主地建构。
4、课程文化特性:基础性、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
所谓基础性,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均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社会化要求,落实合格层面的基本要求,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打好基础。
所谓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开放。凡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财富都可以选择作为课程内容,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凡有利于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都可以选择为我所用,无论接受式的,还是探究式的,无论是文本的,还是网络的;承认个体智能是多元的,因而评价学生的标准也是多元的,否弃划一、僵化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倡导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统一,否弃“选拔为本”的评价体系,力主“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所谓选择性是基于开放性形成的,除了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有课程进程中的选择,教材的选择,教师的选择,基础型必修课不同层次的选择,拓展型选修课科目、模块的选择,研究型课程课题的选择,活动课程社团的选择,是否参与某次考试的选择,考试层次的选择,考试科目的选择。给学生自己以充分选择的自由,就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给学生发展特长的自由。
所谓综合性是基于未来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性人才而形成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所以课程的每个模块都是德育与教学的综合,课程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德智体美诸因素的综合。综合的另一个含义是改变学科门户独立毫不相干的现状,学科之间加强沟通,建立学科联系,组织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课程结构:建立以“领域、科目、模块”为系列的三级课程结构系统。
学习领域:指根据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全面发展需要而划分的学习范围,它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科目:指学习领域下相应课程的学科门类,主要有语文、外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美术、音乐、艺术,社团活动、社区活动、社会活动等。这些科目分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模块:指根据学科素养要求,按照学科知识能力的系列和序列而划分的若干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板块,这些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是德育与教学的综合体,也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既给教师提示了教学目的定位,也方便学生拓展自学。因此,每个模块都是灵活的、动态的、个性化的学习实践活动。
我们给教研组以模块设计的自主权,但必须遵循 “基础性、拓展性、综合性、体验性、选择性”等五个基本原则,并要求逐步实现“大纲、教材、教法、评价”的完整配套。
显然,学科模块课程建设,实际上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而选修课程则全部是校本课程,通过这样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有助于推进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落实学校个性化办学思想,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高中阶段的全面发展。
6、课程建构的几项重要原则:
(1)、德育渗透原则:统整德育与教学活动,强调全员德育,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让每一个教师都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教学步骤甚至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德育资源,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教学的德育性。
(2)、自主探究原则:与建平学校文化主体相契合,我们提倡课程建设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学生在课程建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程建设应该为学生的研究探索留下足够的空间。
(3)、合作协同原则:学校课程应该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开发上要坚持合作协同的学习原则,提倡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的指导与影响。
(4)、师生互动原则: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出师生互动的特点,课程不应该是一个单向的灌输的过程,而应该体现出师生之间,知识与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组织者之间的民主关系。
(5)、前瞻开放原则:知识永远应该是向未来开放的,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圆融自足的自闭系统,而应该是一个向未来开放的知识生成结构,因此课程的设置也应该体现这样的特点。
7、课程管理与评价:
在课程实施中关注过程,在过程中关注评价,在评价中关注价值。
成立学校课程规划小组,负责学校课程设置整体规划的设计。指导学校课程设置与开发,指导教师编制学科教学纲要。对课程影响绩效做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将这一管理流程纳入ISO9001品质保证体系的管理范畴。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通过师生共同研讨,设立学分标准。完善学分认定机制,继续研发学校学分制管理的网络数据平台。
引进“课程合同”管理机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形成课程合同,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习计划,使学生明确自己参与的各种活动、学习目标、要领、评价方式。
进一步完善导师制,使学生能够得到符合其个性发展需求的个别化指导,同时,也在指导的过程中,使教师自身的人格与个性得以完善与发展。
增强诊断性评价、加强激励性评价。以金苹果奖、奖励学分以及课程学习诊断及建议书等为载体构建学校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发挥强势、体验成功的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我们统整了原有课程,把原有课程形态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国际课程,分别探索不同类型课程的课堂教学形态。
附:建平中学课程规划表
课程归类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国际课程
课程形态
必修课程
基础型课程
选修课程 拓展类课程
活动课程
研究性课程
多样开放
课程目标
满足合格要求
落实办学特色
追求特长发展
与国际教育对话、接轨
1、分步开展模块课程建设
2003年,我们申报的《以模块课程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行动研究》获得市级科研课题立项,开始着手实施模块课程建设。整个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4—2005):探路。首先在高一上学期语文学科试行;在高一下学期数学、英语学科同时开展。2005年召开全市语文学科模块教学研讨会,总结论证语文模块教学成果经验。
第二阶段(2005—2006):铺开。继语数英学科之后,综合文科、信息学科、艺体学科、综合理科等全面开展模块课程实验,并在2006年召开全市数学模块教学研讨会,总结论证数学模块教学的成果经验。
第三阶段(2007—2008):深化。模块课程形成校本化,有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合乎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行之有效的特有课堂形态与教学方法、建立与模块课程教学相适应的评价方式。2007年12月召开全市英语模块教学研讨会,2008年5月召开全市综合文科模块教学研讨会,2008年12月召开全市综合理科模块教学研讨会, 分别总结论证这些学科模块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至此,经过四轮探索,模块课程建设已经在所有学科全面展开, 2008年11月,《以模块课程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行动研究》顺利通过市级科研课题结题验收。
2、建构校本课程体系——领域、学科、模块
n 按八个基本学习领域开发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全面服务
于学校培养目标:
心理健康和主体发展学习领域——侧重于自立精神的培养
艺术审美和休闲健身学习领域——侧重于自立精神的培养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学习领域——侧重于共生意识的培养
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学习领域——侧重于科学态度的培养
中华文化和民族思想学习领域——侧重于人文情怀的培养(民族
精神)
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学习领域——侧重于人文情怀的培养(世界
眼光)
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学习领域——侧重于领袖气质的培养
活动评比和学科竞赛学习领域——侧重于兴趣特长的培养
n 学习领域与科目、模块
学生心理和主体发展学习领域——心理、校班会——主题活动、
学习心理、人格心理……
艺术审美和休闲健身学习领域——音体美——双周音乐会、国庆
通宵、健美操、电脑绘画……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学习领域——理化生、政史地——环境保护、社区活动、南京行、长江行……
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学习领域——数理化生、信息科技、劳技(网
络技术、电脑组装、机器人)……
中华文化和民族思想学习领域——语文、政史地——诸子百家选
读、史记选读、西部行……
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学习领域——外语、政史地——莎士比亚选
读、欧洲行、美国行、澳洲行……
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学习领域——各学科——学农、学军、航模
社团、跆拳道社团……
活动评比和学科竞赛学习领域——各学科——作文比赛、英特儿
创新大赛、数学竞赛、化学竞赛……
3、学校课程举例:德育课程
建平德育课程规划
学期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1
选修课程2
社会实践
综合性实践课程
校班会
健康与活动
自主管理
心理健康
学生社团
青年党校
人文素养
课题研讨
高一(上)
社区服务
学军
升旗仪式专题报告校会班会
广播操 眼保健操
规范与管理
适应心理
04论坛
党的基础知识学习
各科开设人文讲座
以
国庆系列活动
护旗队
课
高一(下)
社区服务
南京行
规范与管理
个性心理
"建平之星"网站
题
五四系列活动
"我们"网站
为
高二(上)
社会义工
国庆系列活动
服务与管理
学业心理(1)
"阳光新闻"采编社
主
先锋论坛
的
高二(下)
社会义工
学农
服务与管理
交往心理
"红帆"编辑部
党的理论学习
研
五四系列活动
"新生代"编辑部
究
高三(上)
干部实习
国庆系列活动
责任与管理
学业心理(2)
"金苹果"电视台
专题研究
性
"金苹果"电台
学
高三(下)
18岁成人仪式
责任与管理
职业心理
心理成长社 其他社团
习
德育课程坚持活动德育模式,在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活动中健全人格修养的自我塑造。
显然,我们的课程建设,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校本化”建设工程:学科模块课程建设,实际上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而选修课程则全部是校本课程;引进国际课程也是最终达到校本化。
四、课程文化建设的推进情况
学校继续不断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主要从四方面着手开展:(一)学科模块课程建设——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我们的模块课程建设,是在总结反思中不断推进、深化、提升。
1、总结推进
第一阶段展开前,学校在暑假期间,连续召开了三次不同层面的课程研讨会(骨干教师与相关责任部门干部会、所有教研组长以及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学校课程改革动员与全员培训)。经过一系列会议,统一思想,确定方向,为下一阶段的学校课程建设做好思想、计划与方案的准备。
以后每一年,我们都会围绕前一阶段学校模块课程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研讨: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通过教育沙龙以及学科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对学校已经开设模块课程的教研组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研究。特别是2008年,所有学科都开展了几轮模块课程实践后,我们组织各学科课改骨干,分批分学科集中专题研讨梳理本学科模块课程体系,重新审视模块课程,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深化模块课程的具体任务。
2、实践完善
经过一系列的研讨,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思路更清晰,意见更统一,操作更踏实。无论是模块课程推进的广度还是推进的深度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长足的提升。2007年,100%的教研组开始实施模块课程。到2009年6月,语文、英语以及数学已经连续进行四轮模块课程的实验,综合文科组已经进行了两轮。综合理科组也在2006年启动了模块课程改革。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课程改革终于呈现出我们所期望的整体态势,在模块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所期望的建平共同价值观已经形成。
课程建设不仅在广度上得到发展,在改革深度上也不断推进。
在这一方面,语文组连续两年,从不同角度进行实验,第一年确定了丰富课程资源,新增课程内容的模块课程构建思路,另一方面,又从第二年开始在模块课的学习组织形式上进行尝试,逐步形成以专题语文活动为主要特色,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模块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第三年,语文组则开始将语文课程中的必修、选修、模块课程全部打通,并出版教本,彻底实现校本化、模块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建平自己的语文课程。如今,第四轮语文模块教材更进一步深化,把教学大纲要求、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评价等要素都编入教材,使教材既是语文读本,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记录。
数学组,第一年在模块设置上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的模块大受欢迎,有些模块授课情况不尽如人意,所以在第二年的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到挖掘数学与人文、与社会实践、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用“源头活水”使数学的“半亩方塘”呈现出独特的“天光云影”。第四轮出版了模块教材《图形计算器的运用与探索》。
综合文科组发挥“综合”的特点,在模块设计上,追求“哲学的深度”、“历史的‘长度’”、“地理的广度”,围绕社会、资源与发展的主题,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指导学生研究。
综合理科组第一轮课改从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技术以及科学的前沿发展四个主题来建设课程模块,第二轮梳理出四大系列:科学概念系列(构建各学科核心概念,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感悟“科学是美丽的”)、科学实验系列(掌握综合理科基本实验的技能与方法,理解“科学是严谨的”)、科学人文系列(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作用,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自主发展系列(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发现和培养对科学有浓厚兴趣与发展潜能的学生,感受“科学是有趣的”)。
在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一点是将学科知识、生活体验与学校的育人目标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从教师的角度上说,一方面教育理念通过实践有了极大的转变,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获得了一个最佳的提升平台。
3、阶段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模块课程建设实现预定目标,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了各学科的课程模块纲要。语文、数学、英语、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分别成功举办了面向全市开放的学科模块课程研讨会;语文实现了高一高二教材校本化;数学组出版了《情景数学》、模块教材《图形计算器的运用与探索》;英语组编写了《英语经典文化读本》。高二学生自编了以“人格修养”、“自然情怀”等为主题的个性化文本教材,同时也编出了以“科技与文化”为主题的电子教材。《中国青年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等报刊,《上海教育科研》、《语文学习》等国家级核心期刊,《现代教学》、《新教育探索》等专业杂志,都对我校的模块课程建设进行了介绍与评价。从教学实效看,学生们在模块课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而建平的育人目标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切实的载体。
(二)校本选修课程建设
校本选修课程由特色文化课程与特色德育课程两大部分构成。
1、综合性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几年来,我们统整各类特色活动,按照“课程大纲、教材、教法、评价”四项课程要求来规范管理,沉淀了科技节、英语周、学科类校本选修课程和竞赛课程,并开发了“4S课程”(即科技人文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项目设计等四项合称)。每学期常态下的校本选修课程都在一百门左右,其中“智能机器人”特色课程在历届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金奖。每周三下午有两节课时用于“4S”课程(即“项目设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科技人文讲座”的合称)。
2、综合性特色德育课程。活动德育是建平的教育特色,积累了丰
富的课程资源。如,一年一度的“与奉节建平希望小学师生手拉手夏令营”活动、社团文化节、国庆“嘉年华”通宵晚会、国际文化节、南京社会考察、学农、军训、青年党校、高三毕业典礼暨成人仪式等传统活动,都是我们的特色活动课程。我们在新课程建设中,更注重活动德育课程的内涵发展,不断探寻新形式,挖掘新内涵。2006年起,我们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感动建平”十大校园人物评选活动,把它作为学校精神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新形式。我们注重它的过程教育功能,从11月份启动,从班级推荐申报、事迹材料网上公布、全校投票评选,到新年1月隆重颁奖典礼,前后持续3个月。周期长、范围广,影响大,使这些好人好事成为极好的教育资源,深入到每个师生的灵魂深处。我们还在学生自主管理的传统德育形式基础上,创造出“主题值周活动”形式,成为一门开发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德育新课程。我们把学生值周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值周班学生每周自主确定一个管理主题,通过调查研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Ⅱ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属于什么课程
不属于课程 是课余的消遣
Ⅲ 课堂文化的新课堂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在新课堂文化的建设中,教师密切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纪律有效性,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要做到自主与纪律双赢。
2.正确处理好课堂上学生的各种生成性问题,从学生的突发事件中生成出来课程资源,教师的处理是一种艺术。教师要从突发事件中挖掘出其积极因素用作课堂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注意教师态度要严肃,语言要柔和。
3.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评价,尽量做到中肯,切勿指责、漫骂。平时,给每一个学生建立起一成长档案,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作出评价,然后由教师把学生作出的自我评价交给全班同学来共同测评。评出优秀,进步最快的。
六、小结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课堂文化,在新课堂文化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呼唤生机和活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体现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生命;体现出重思维过程,重学习方法变革,重性格品德的塑造;体现出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主体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才能使主体得到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应当宽容待人,要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的表现应始终采用鼓励性评价,不失时机进行点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面向全体,产生共鸣。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学会发展的需要,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一种实际行动,是广大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过程,教师要给学生以最多的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在教学中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因此,要构建新的课堂文化中,教师就必须以当前教育的神圣使命为依据,对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定位,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处,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文化,以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为此,学校教师还必须重建教师专业文化,必须对现有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并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只有做好上述这些方面,学校的教育改革才会曙光在前。
Ⅳ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课程文化建设”
课程是一种文化,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组织,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应该是这种文化交流、传播的主场所,加强数学课程文化建设能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的文化意蕴,弘扬数学学科的人文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数学课程文化建设”更被视为一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完善学生数学思维的必经之路。所以,在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在教学中关注着数学课堂文化的建设。
一、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
与显性的数学知识不同,数学思维方法往往隐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中,有经验的教师不仅恩能够看到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主要思想方法,而且能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具体又恰当的渗透要求和策略。比如在《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中,一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从一个桃的二分之一→一盘桃的二分之一(一盘盖好的桃)→如果这盘桃是6个,如果是8个→如果有一筐桃,这筐桃有30个有31个……从一个桃的二分之一到一盘桃的二分之一,学生很容易由“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二分之一”类推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二分之一”,认识得以丰富的同时,也真实经历了一次由此及彼的类推过程。从一盘桃到一盘桃有6个,突出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接着又8个桃,一筐桃,数量变化尽管更大,但只是内在的一致性却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显然,上述过程也体现了抽象、改过对于建立数学概念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抽象、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营造人文环境,感悟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使学习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亢奋、高效状态。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所以这应是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数学课堂应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交流、对话,在学习中体验,在探索中进取,在活动中薰陶。如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创设“蓝猫过生日买水果请客”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5.5元+234.7元。接着探究125.5+234.7的算法,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有简洁的,也有巧妙的,当然也有幼稚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个成功者的地位,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营造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任、关爱和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构建数学课堂文化,让孩子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地调动,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喜欢用数学,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Ⅳ 如何建设适合小学生学生发展的课程
课堂文化是对课堂的价值追求,她流淌于课堂之中,隐含于师生之间,是滋养课堂的重要成分,对课堂教学面貌和实效产生着根深蒂固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应该 说,从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就有了课堂文化.课堂经过几百年的运转和锤炼,在不同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积淀形成了打上时 代、地域烙印的课堂文化.在“应试教育”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文化的影响,课堂文化呈现的是学生要适合教育,这样的课堂文化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和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不利于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出现,在文化诉求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一个是人的发展的全面关注.
Ⅵ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检查哪些方面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做为农村小学的我校在重建学校新文化上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
1、校园文化环境的重建
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在重建学校文化的今天,做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为此,我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花坛,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给人第一印象是良好,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两个宣传栏书写了课改的语丝,向社会、家长宣传课改。教学楼从左到右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规范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再依次是教风、班风、学风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室的黑板上方正中是国旗,国旗两旁写着热爱祖国,勤奋好学八个大字,寓示着中华儿女应胸怀祖国,长大为祖国作贡献。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一一上墙,旁边配有梅兰竹菊四幅图画,不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并要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具有梅兰竹菊的品格,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同时,学校上下操场栽种芒果树,开辟了一条绿化带,创设了两个园型的花坛,栽种塔柏树,真正做到了阳春葱笼滴翠,盛夏鲜花似锦、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置身其中,给人以秀丽清雅、生机勃勃、意起盎然、四季皆春之感。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2、师生精神文化的营造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前瞻性名言、古训,均为我们揭示出读书文化的重要性。为此,我校开展的作文、数学、美术、音乐、书法、舞蹈、乒乓球、象棋等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创作手抄报,开展美术、书法、作文课外活动等。把学生的作品定期展示在学校开辟的二个栏目:《才艺大比拼》,《放飞想象》,《遨游苍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不断进取。一股正气尉然成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教师中成立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辟问题中心,充分利用一切闲暇时间,进行研讨。通过这些群众性组织的构建,既能做到把师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活动上来,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再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少先队活动是主要育人载体,这种育人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扩散和渗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能力,较易为学生接受。鉴于此,学校与集新的果林场进行定期挂钩,充分利用这个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果树栽培种植的技术,懂得管理果树,同时也受到劳动思想教育,不仅丰富了校园课余生活,而且对于稳定同学情绪,陶治情操,培养健康心理,开阔眼界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形成祥和宽松的校园氛围,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创设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通。师生间的心理融通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老师的爱,用爱心浇灌花朵。近几年来,我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师德师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以名人为表率,开展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依法执教等系列活动,并开展了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如何实施减负的大讨论,创造性地总结出本校的工作方法。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的教师应有了正确的育人观,学会了欣赏学生,懂得尊重学生,能够善待学困生,甚至要偏爱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我们的教师是采用倾斜政策的办法,即:增加一点感情投资,优先一点学习指导,多给一点锻炼机会,放宽一点表扬奖励。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鼓起了上进的勇气,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与压力,让他们同样享受到做为人的尊严与待遇,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三、形成规范的校园生活氛围
规范的生活氛围指学生生活的规范化,包括文明得体的行为举止,合理的作息制度、良好的生活秩序。规范的生活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律修养;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指导,制约行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规范的生活氛围来源于严格而科学的管理。我们制定了《集新小学生一日常规》、《集新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优秀中队评比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五有五无评比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等规章。有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规章就只是一纸空文,对学生缺乏规范作用。我们利用少先队值日员检查落实。每周一公布,还开展规范教室、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我们每学期规定开学初的第一个月为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月。通过看、练、比的方法,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21世纪的学校是开放的学校,它将不再是闭关自守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它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例如请老协、关工委来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开座谈会、讲座、心理辅导课,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共建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做好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及时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能与家长紧密联系,接受群众的监督,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好下一代的良策。许多家长能够为了改善学校办学环境,支持学校课改工作出力。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校园文化的建设,既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含有硬件的、环境建设的因素。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活动中,我们要力求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是一块净土,在这里只有书声,只有快乐。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使教师在充满人情味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能够拓宽发展空间,胸怀远大理想,让师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用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使校园成为师生不断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场所。使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知识殿堂的神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Ⅶ 谁有社区文化建设的校本课程设计
一、我校社区服务课程提出的背景
1.国家教育政策
1.1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高中生要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指出“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1.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体现 :
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每个普通高中学生在三年中都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个学分才可以毕业。
2.当前我国人才素质现状
新华网关于《我国人才素质面临三大挑战》的评论中提到:我国人才素质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是:“诚信度、创新力和实践力”。
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几年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参加论坛的48个国家中,中国“人员素质”排行第40位。由此可见,中国也许可以出现全世界顶尖的人才,但其人才金字塔的基座却难以令人放心。
武汉大学曾进行过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课题研究,研究表明:近七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才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其次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但是“实践力”的缺失确实是我国人才素质面临的重要问题。比如:相当规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而不得不成为“啃老族”, 究其原因,金融危机以来全国以至全球范围的企业效益下滑,从而紧缩规模或者干脆倒闭,使就业岗位减少是一个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大多数停留在书面,动手能力却被忽视,使得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说起来一套一套,在实际的操作技能上却缩手缩脚,不能独当一面。所以只给知识,不给机会的教育让我国的在人才培养中出现高分低能的普遍现象。而以“个人意识膨胀,社会责任感缺乏”为表现的“诚信度”和“创新力”的不足同样是制约我国人才与国际人才市场接轨的重要因素。
3.对于国际社区服务发展趋势和我校社区服务课程开设理论基础的几点思考
3.1国际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
美国有关部门规定,中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志愿服务,否则不能毕业。宾夕法尼亚州就有两位中学生,因无法证明自己曾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而不能参加中学毕业典礼。马里兰州教育厅则规定,全州所有中学生都要志愿服务于社区或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25小时以上。达不到这一标准,任何学生不论任何理由均不能毕业。而要想进入斯坦福、柏克莱加州大学、西点军校这样的名牌大学,必须在申请就读时提供为他人服务或为社区服务的证据,如果证据有力,入读这些名校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传统的社区服务开始走向服务学习,服务学习不同于社区服务,其特点在于重视学习因素的服务,它把社区服务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的社区服务活动与结构化设计的反思过程,在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的同时,并促进服务者知识、技能的获得即能力的提高,使其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在服务学习中,社区服务和知识的学习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所以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或志愿活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服务学习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在服务学习中要进行有计划的对服务体验的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是一种融服务与学习为一体的经验教育方式。而根据服务学习所立足的理论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模式,其中作为主导的模式为:慈善模式、公民参与模式和社群模式。
3.2我校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的理论基础
根据我国的国情特点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特点,我校将社区服务课程方案的理论模式立足于社群模式的服务学习。
社群模式是以社群为思想基础,其核心是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当做是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而是主张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社群主义认为:理解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式是把个人放到其社会的、文化的和历史的背景中去考察,社群本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个人及其自我最终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社群既是一种善,也是一种必需。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
社群模式服务学习以追求社群(社区)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统一为目的,旨在教育学生认识到个人是社群(社会)的组成部分。以及个人利益能够通过追求集体利益而实现,进而引导学生帮助社区解决公共问题,从而推动社区的发展,同时强化学生的社群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社群模式服务学习项目的发起和组织工作主要由学校和社区合作完成。社群模式以追求各个利益,实现共同受益为目的。并且在开展过程中以“自愿”形式为主,既有课程化项目,又有非课程化项目。
学生与社区及其工作人员是一种建立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发展社区基础上的“互动互惠”平等关系,学生通过自身知识能力或是与社区的合作完成公益项目,最终实现多方受益,从结果上看,项目的完成意味着创造了社区公共利益,学生们通过项目发挥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做到学以致用,丰富了社区服务经验,并且再为公共谋利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也创造了自己的公共生活利益。社区则通过项目使公共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整个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此类服务学习项目的评价,一般既关注学生参与产生的服务效果,也关注学生与社区共同的互动反思,只有实现了多方受益才能够成为高质量的项目。
社群模式的服务学习其优点在于:有助于学生形成社群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参加服务学习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做出了贡献,点燃了他们日后参与到社区发展和建设中的热情。
基于以上的几点思考,结合我校这些年来在社区服务活动实开展所总结的经验的基础上,我校社区服务课程方案如下:
二、我校社区服务课程总目标:
1、社区服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2、社区服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培养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通过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本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4、通过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
5、通过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意识增强,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社会的积极情感
三、我校社区服务课程内容及实施步骤:
1.校内可开发课程资源:
基于社区服务课程的要求,三年需要10个工作日,我校按每个工作日5小时的服务时间计算,高中三年需要完成5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课程。
同时我校作为一所寄宿制的学校,所以具有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的特点,充分的开发校内资源,将校内资源设置为给学生提供社区服务课程的项目就是一个非常现实可行的方法。它能更好的满足课程资源开发要求:相对的稳定性,要具备较高的可预期性,满足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需要等的基本原则。所以校内社区服务的课程设置如下:
(一)社区服务课程表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照片)
社区服务课程地点
社区服务课程项目
社区服务课程时间
表 现(简单评述)
部门签字
(盖章)
学生工作处
回访情况
优秀
良好
合格
1、图
书馆
图书上架
借换书服务员
分 书
花
房
植物养护
植物浇水
2、实验室
清洗实验用品
担任实验用品的准备工作
3、邮政
代办所
派送报纸
4、心理咨询室
接待员
5、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心
讲解员
6、团委
学业指导
技能指导
培训指导
7、网管
中心
网络维护
电脑维护
8、校办
校史馆的讲解员
9、其它
(二)校园内社区服务课程设置的实施设想:
1、高一年级:
(1)课程内容:高一年级时建议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课程表》当中1~5项社区服务课程项目的社区服务学习。通过在各个部门提供的不同的社区服务的岗位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2)课程目标:
①通过在校园各个部门的社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学校的校园资源,能够更好地做到对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
②通过在校园各个部门的社区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培养学校归属感和校园主人公的意识。
③通过在校园各个部门的社区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认识和体验。
(3)课程实施步骤:
①高一年级开学初始,每位新生领到《社区服务课程表》(1张×10份)。
②课前准备:学校在新生参与社区服务课程之前,会对新生进行课程表使用的培训,以及会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员为同学们进行课前培训。
③为了给每个班级,每个同学提供参加社区服务课程学习的机会,操作步骤如下:
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每学期每周(周一~周五)安排一个班级在提供社区服务的部门参与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内容可以自选。
以小组和个人为单位:节假日的时间学生可以自己联系各需要提供服务的部门进行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
2、高二、高三年级:
(1)课程内容:
《社区服务课程表》6~8项的课程内容提供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在这个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和高二、高三的同学
(2)课程目标:
①在这个阶段社区课程的参与中,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知识技能的运用,例如:高二(高三)学生通过对高一新生提供社区课程实施的课前培训,提升高二、高三同学校园责任感,培养学生作为校园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进而提高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②在这个阶段社区课程的参与中,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知识技能的运用,例如:给低年级的同学提供电脑技能等的技能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③在这个阶段社区课程的参与中,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知识技能的运用,例如:给新生进行校史讲解。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对学校作出了贡献,点燃他们日后参与到校园发展和建设中的热情。
④在这个阶段社区课程的参与中,学生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知识技能为他们人提供服务,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同时,提升社会资本的存量。
(3)、课程实施:
经过高一一学年的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在进入高二以后,为了给每个班级,每个同学提供参加社区服务课程学习的机会,操作步骤如下:
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每学期每周安排一个班级在提供社区服务的部门参与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在班会课时间。(例如:高二(1)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提供图书馆社区服务课程课前培训,那么主持这周高一每个班的班会课的人就是高二(1)班的同学,以此类推)。
以小组和个人为单位:节假日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自己联系各需要提供服务的部门和低年级以及需要帮助同学提供社区服务,进而达到社区服务学习课程的目标。
2.校外可开发课程资源
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基于社区服务课程开发的原则:立足社区,立足周边的原则,建立“学校是社区中的学校”的意识。
同时立足于我校社区服务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社群模式的服务学习。而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融合的实践型教学模式,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透过计划性的社区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在服务中学习,不同程度上谋求促进学生伦理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态度上的某种改变,使服务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校的校外社区服务课程设置如下:
课程标题:“温暖您、成长我, 走进颐养院”
课程内容:高一年级学生走进无锡市惠山区颐养院开展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在这个服务学习的环节,以陪老人们聊天为主要形式,重在对老人精神关心、关注。
课程目标:
1、通过走进颐养院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达成我校的德育母题之一的——善的教育的意图。
2、通过走进颐养院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够学会与老年人交往的实践能力,提高与老人沟通的能力,
3、在与老人聊天为主要形式的服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活动形式中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4、通过走进颐养院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体验奉献社会的积极情感。
课程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工作:走进颐养院的社区服务课程主要的形式是想让学生通过聊天的形式对老人的精神生活给予关心和关注。那么正确的谈话技巧,和对聊天对象——老人们情况的调查了解是课程实施之前的重要的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
Ø 专职心理教师准备《与颐养院老人有效沟通的知识资料》
Ø 颐养院老人情况资料收集
(2)、学生的动员准备:各个班级在走进颐养院之前的班会动员
(3)、学生能够与老人聊天的技能准备:
Ø 专制心理教师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谈话技巧的指导
Ø 学生在班会课上分组进行情境模拟
Ø 班主任(专制心理教师)现场答疑
2、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流程:
(1)选课人员:全体高一年级学生社区服务课程的必修课程
(2)时间管理:
Ø 利用节假日时间,以学生自愿留校参加社区服务课程的形式开展
Ø 基于我校高一年级班级数一般为18~20个班级不等,所以原则上每2周组织1~2各班级的同学分批次到颐养院参加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
Ø 时间长度:2~3小时
Ø 教师安排:
固定带队教师:
学工处主任:负责和颐养院的院长协调和统一的组织管理工作
专制心理教师、团委负责老师:负责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工作
新绿电视台的负责摄像老师:负责做好学生课程开展视频资料的摄像工作
流动带队教师:
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工作,以及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目前为止,经过社区服务课程开设之前充分的准备,以及社区服务课程方案的严密规划和社区服务课程过程中规范的操作,“温暖您、成长我, 走进颐养院”的社区服务课程成为了我校学生实施服务学习课程的重要载体
Ⅷ 当前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之间是什么关系
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教师学生文化提高,以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国教育质量良,培育四有人才。而课程建设则是前者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基础的部分,隶属于教师建设。
Ⅸ 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这样做:
定期在校内开展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或微视频欣赏等活动。
在校园中修建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建筑物或者名人墙,书写他们的语句。
在校园中张贴中国传统文化的剪贴画、卡通版文字等知识。
拓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上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在他们的开蒙时期得到启发和渲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