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4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4

发布时间: 2020-11-28 05:45:09

⑴ 紧急!直接指导式的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1.行为主义理论2.心理动力理论3.成熟论4.多元智能理论

你问的是什么? 假如正在考试,那么选第四个答案吧。。。

⑵ 当一个幼儿园老师应具备的技能有哪些

当一名 幼儿教师首先要有资格证,幼儿心理学、教育学证书,画画、音乐、运动有一定的基础,最重的是要有爱心和耐性。

⑶ 幼儿园课程的四要素

幼儿园课程的四要素: 1. 幼儿园课程目标 2. 幼儿园课程内容 3. 幼儿园课程组织实施 4. 幼儿园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curriculum of kindergarten) 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个定义有如下几个要点: ①幼儿园课程是“活动”。有关课程本质的观点当中,“学科教材说”、“目标说”以及“计划说”,要么是其教育价值取向不适合幼儿园,要么是过于注重课程的外在部分或局部,已经淡出了课程研究者的视线。而“经验说”则随着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潮的兴起,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占据支配地位。但是将课程理解为学习经验,由于学习经验的主观性,造成教师不容易把握,教师比较容易驾驭的是学科教材。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可以跳出传统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在学习经验和学科教材的结合点――活动上来思考课程。 用活动来解释幼儿园课程,有其优越之处:一方面,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对象性,作为活动的两大要素――对象和主体并存在活动当中。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将课程理解为“活动”,有利于研究者和教师同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学习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此外,活动自身有一定的存在的形式,教师比较容易把握和控制。同时由于课程具有双重转换性,外在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方式可以通过学习者的活动内化为主观的学习经验,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外化为态度、技能、动作方式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得到完善、重组和改造。因此课程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也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提供活动材料来干预儿童的活动,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活动一词更能够反映幼儿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因而更适合用来解释幼儿园课程。 ②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学习经验前边加上“有益的”是为了突出幼儿园课程的目的性,以克服用活动来定义幼儿园课程可能带来的偏颇――过于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和过程,而忽视甚至忘却活动的目的,视活动本身为目的,为了活动而活动。 当然,活动过程必然伴随着某种结果。幼儿在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活动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一定印象,留下一些关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记忆,但这些内容并不一定与教育期望相一致,也就是说,有些活动的结果并不是教育者想要的。因此,把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使过程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和谐地统一起来。 ③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决不是“上课”或者所上各门课的叠加。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被运用,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上课、游戏还是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课程的下位概念,幼儿园课程也有其属概念所具有的一般形态,也遵循属概念的一般分类标准。但是在现实当中,幼儿园课程分类方法和课程类型有其特殊性。比如一些国际知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是按照其创立者的名字或者所依据的儿童发展理论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如“蒙台梭利教育方案”和“皮亚杰早期教育方案”等。也有一些幼儿园课程是根据某种价值追求或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某种特色来命名的,如“学会学习课程”、“生存 课程”、“素质教育课程”、“游戏课程”等。这些幼儿园课程从教育理念到实施方法各有特色,但同属于课程形态,只是在课程结构上有所不同。

⑷ 维果茨基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有四个点

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即教育应比实际能力高一点

⑸ 名词解释:1、幼儿园课程 2,小组活动 3、吸收性心智 4、园本课程

1、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幼儿园课程的定义、理念、特点、价值取向与四大要素等内容;接着,介绍了一些东、西方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流派,包括中外近现代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和早期教育方案;此外,本书还深入幼儿园课程实践层面,先介绍了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然后,具体对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教育进行了课程实践方面的简要介绍;最后,结合目前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现状,论述了幼儿园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主题 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蒙台梭利说,人并不只在大学里才发展,而是在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心智的成长。 在生命的头三年中,其发展的程度最为可观。每个孩子都有自发的学习潜力幼儿尽管经验,但他们所拥有的最丰富的潜力能使他自己适应外部世界,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力, 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且有一定选择的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 的一部分,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理。“吸收性心智”是一种内在的助力。蒙台梭利认为,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助经验来学习,而孩子从黑暗的母体中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 带来任何经验。但是,孩子随时都有吸收新知识的欲望,并且有一种内在的特殊力量来帮助他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吸收心智”这种内在助力会驱使儿童“潜意 儿童在“吸收性心智”驱动下学习,速度十分惊人,为以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则要注意充分发挥儿童三岁前的这种功能。

⑹ 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 资料

•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 选择
1-5 BCBBD 6-10 DABBD 11-15 CADDB
二 填空
1教育 2幼儿教育 3 社会生产力发展 社会政治 经济
4 《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年6月 5 《幼儿园管理条例》
6 感光教育 7 生活及教育 8 陶行知 9 活教育
三、简答
1.(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2.(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他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由内在的动机支配的。通过这些行为,幼儿才可以成长发展。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
(2)游戏理论。他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还认为游戏中的玩具是必需的,他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
(3)协调原理。他认为应该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能够得到真正的协调是最美好的事。
(4)亲子教育。他认为,要让孩子在爱中成长,首先就必须教育母亲。
3.(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她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她视教育为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统一教学,允许幼儿个别学习。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心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她认为,给予幼儿自由和教师对作业的组织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当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5)重视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
4.(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2)重视幼儿教育;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5.(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教育观、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原则。
(3)幼儿园课程理论。课程的中心——主张根据儿童的环境-自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作幼稚园课程系统的中心;课程的结构——应当把幼稚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课程的实施——主张游戏式的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 选择
1-5 ABCAA 6-10 DCDCA 11-15 DADB
二 填空
1教育目的 2 幼儿园教育 3 年龄
4 教育目的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5 幼儿教师 6 社会福利 7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8 幼教工作的特殊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9教育目标 教育过程 10 保教结合
三、简答题
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3.(1)保教结合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4.(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一 选择
1-5 DCBDD 6-10 CACDB 11-15 CCBDD 16 A
二 填空
1体育 2 动手能力 3适应环境 抗疾病能力 4 体育 兴趣 活动能力
5 户外体育活动 2小时 户外体育活动 6 道德品质 社会道德个体化
7 社会性 个性 8 日常生活 9 道德情感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三、简答题
1.在幼儿个体发展中,生命的健康存在是幼儿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体育是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体育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幼儿体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兴旺发达。
智力的早期开发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智育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使其大脑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感受、加工、储存等机能逐渐发达与完善,从而大大加速幼儿先天的认知潜能转为现实能力的过程,为幼儿以后从事系统、深化的智力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对幼儿实施德育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的一部分。幼儿美誉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体智德美四育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但需注意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2.途径: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精心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注意的问题: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或态度;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3.途径: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注意的问题: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4.途径: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注意的问题:热爱与尊重幼儿;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注意个别差异);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强化行为的技巧;预估行为的技巧;转移行为的技巧;让儿童理解行为后果的技巧)。
5.途径: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的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美育的广阔天地。
注意的问题:幼儿园美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重视通过美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重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 教师和幼儿
一 选择
1-5 BDADA C BCBD CBAC B
二 填空
1 幼儿 幼儿之间相互沟通 2分组 指导小组活动
3 生理 心理 4 操作时机物体 人际交往活动
5 先天因素 后台因素 6 积极主动
7 教师的“教” 幼儿的“学” 8 物质环境 人际环境
9 接受学习 10 活动的形式内容 材料的多样化 个别化个性化
三 、简答题
1.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
权利: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
按时获取工资薪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休假的权利;
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
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它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1)观察力:主要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2)沟通的能力: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包括非言语的沟通和言语的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了解家长的技能;与家长交流的技巧;与家长的情感沟通 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幼儿之间的口语沟通、幼儿间冲突的解决。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分组能力 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3.幼儿发展的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中的西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发展的既定的潜在因素。 后天因素是幼儿自身的全部先天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与遗传素质相比,后天因素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环境因素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它包括幼儿所在的环境中一切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如家庭条件,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的生活环境状况等等。
环境因素与幼儿个体因素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要素,二者作用不同,但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4.直接“教”注意的问题: 变单向的“教”为双向的交流;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多样化的教育手段;重视情感效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重视随机地“教”;直接教与间接“教”相结合。
间接“教”注意的问题:与直接“教'的方式 相结合;正确的角色定位;环境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5.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侧面是从社会大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教育中严禁体罚,不准侮辱幼儿人格,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反对专制的教师中心。
另一个侧面是从幼儿园的小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社会保障幼儿地位和权力的责任具体化为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教师成为幼儿生存、学习等权利最主要的维护者,幼儿则是被保护者;教师作为成熟的社会成员,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者,幼儿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是受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和幼儿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
这两个侧面是对立统一的,前一个侧面要求教师尊重幼儿;后一个侧面则要求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教育幼儿的责任。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尊重幼儿,以民主、平等、充满爱心的态度,对每个幼儿认真地进行教育和指导。

第五章 幼儿园环境
一 选择
1-5 BCBDA 6-10 DCB
二 填空
1 物质环境 精神环境 2 人的要素 幼儿园文化 3 教育性 可控性
4 发展适宜性 5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 6 狭义的物质环境
7 精神环境 8 准备环境 控制环境 调整环境
9 幼儿参与性质 10 活动积极性 发展
三、简答题
1.环境的教育性 幼儿园的环境具有教育功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
环境的可控性 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
环境的教育性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而可控性又保证了教育性的实现,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1)物质因素
(2)精神因素 : 人的因素;幼儿园文化
3.(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4. 准备环境 主要表现:让环境蕴含目标;让幼儿感兴趣,更使其增加兴趣;尽可能让幼儿感到环境是由自己而不是教师决定的。
控制环境 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
调整环境
5.略

第六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一 选择
1-5 AADDC
二 填空
1 幼儿园与家庭 2 小环境 3 家庭 社区 4 社区
5 二者之间 完全一致
三、简答题
1.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2. 社区环境的教育性;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充分利用社区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认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社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多方面的支持。社区的积极参与将使幼儿园教育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时代气息。
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社区文化无形地影响者幼儿园教育,优秀的社区文化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影响着幼儿园教育。
3.家园形成教育合力;
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4.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一 选择
1-5 CADAC 6-10 ABCBC
二 填空
1 幼儿园课程 2 目标 内容 组织与评价 3 健康 语言 自然科学 社会 艺术
4 范围 深度 5 教育目标 课程标准
6 确定目标 设计活动 观察或评价 7 教育
8 要与目标,内容相适宜 9 鉴定作用 诊断作用 改进作用 导向作用
10 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日常活动与生活 学习环境 家园合作
三、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2.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状态,它是整体课程的轴心,具有以下作用:
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引导教育活动过程的方向:一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要符合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不能只注意发展幼儿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忽视活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影响。二是活动过程所选用的内容及组织形式、方法、手段、途径,应与目标保持一致,才能较好地达到教育效果。
评价教育效果的标准。
3.(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地学习内容
(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4.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法:观察,实验,游戏操作,参观,谈话、讨论,讲解、讲述。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实物,图书,挂图、图片、照片,幻灯片、录像带,自制教具。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日常活动与生活;学习环境;家园合作。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样的形式、方法,通过什么手段、途径,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应该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教育的内容以及幼儿学习的特点,合理地灵活应用多种形式、手段和途径。
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形式、方法、手段、途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目标、内容相适宜。
5.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评价应客观与真实。
总之,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课程,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所以,评价要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不断改进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以研究的精神看待评价。

第八章 幼儿游戏
一 选择
1-5 DBCDB
二 填空
1 自主 2 游戏 教学游戏 游戏化的教学 3 教育教学游戏
4 幼儿游戏的特点 5 积极主动 6 生活 生活经验 7 游戏 幼儿的发展
三、简答题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
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
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
2.(1)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游戏可以丰富并巩固幼儿的知识;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2)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幼儿在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游戏有助于幼儿掌握各种社会准则;游戏有助于幼儿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思考问题。
(3)幼儿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游戏是幼儿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对满足和稳定幼儿情感具有重要价值。游戏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幼儿消极情绪的疏导,是克服紧张情绪的手段,有助于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消除愤怒、厌烦、紧张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4)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幼儿游戏可以保障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的发展。
游戏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必须建立在保障幼儿游戏特点的基础之上,否则游戏的功能就只能是一种空谈。游戏的种类不一样,其主要功能也会有差异。而且,游戏功能发挥的情况,与指教老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幼儿参与情况有很大的相关。同一个游戏,不同的教师组织、指导,其功能的发挥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3.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前提。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
(2)以间接经验为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正面评价游戏。
(3)按幼儿的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4)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

第九章 幼儿与小学的衔接
一 选择
1-5 DADAB 6 D
二 填空
1 具体形象思维 2 抽象逻辑思维
3 过渡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认识不清 对处于过渡阶段的儿童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4 学习准备
三、简答题
1.(1)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主导生活方面;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师生关系;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
(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2.(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2)整体性而非单向性
(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3.(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4.(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做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
(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⑺ 幼儿园课程的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述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外幼儿园课程模式与早期教育方案
第一节 课程模式概述
第二节 中国幼儿园课程模式
第三节 国外幼儿园课程模式与早期教育方案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及其制定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第五节 幼儿园课程评价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的具体领域与教育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健康领域与教育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语言领域与教育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领域与教育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科学领域与教育
第五节 幼儿园课程的艺术领域与教育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第一节 游戏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节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
第三节 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的结合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形成的方式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生成的提出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预设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生成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改革概述
第二节 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园本课程
第五节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幼儿园工作规程
附录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⑻ 幼儿园必须做好哪四点

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四点建议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促进其
身心全面发展。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国就开始了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轴心展开的幼
儿教育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
幼儿教育改革也进一步深化。
民族地区的幼儿园课程如何科
学合理的设置才能既彰显民族特色,
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又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融
入主流社会,
实现文化的融合,
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呢?审视课程改革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
新要求,
立足于多元文化课程理论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笔者认为,
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建
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
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内容,
彰显民族特色,
实现课程园本化和民族化的统
一。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一个国家以本国的主要民族文化为基础和主要内容,
对少数民族学生
或移民学生进行多文化教育,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主流文化,并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
重,
并保障少数民族儿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这一理念适应我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

合我国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要求。
现代学前教育认为,
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就在于提供适宜幼
儿的,
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经验和活动。为实现少数民族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民族
地区幼儿园课程首先应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
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与幼儿的认识和经验相
符合,
使孩子能用已有的知识结构领悟并表达。
基于此,
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应适当融入一
定的民族文化内容,
反映一些与少数民族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优秀文化传统、
节日礼仪、

俗风情、
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等。
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形式可根据各民族地区的不同
需要,
分别采取另设民族课或在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
语言教育和科学文化
教育五大领域中进行渗透两种方式。

我们应该看到,
本土化、
园本化已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
民族地区幼儿
园课程的本土化、
园本化,
就是从当地的人文背景出发,
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教育
资源,
结合幼儿特点,
开发适合本民族幼儿使用和学习的乡土教材和园本课程。
从这一点看,
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化与民族化是统一的,
因此,
民族地区幼儿园应从开发民族文化
教育资源、彰显课程的民族特色入手,最终实现课程的园本化。

第二,
课程目标设置应兼顾少数民族幼儿的特殊需要和未来发展,
体现现实性和发展性。

为了使少数民族幼儿能够顺利地适应未来社会,
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应面向现代化,

向未来,
重视对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利用。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
学校课程设置
要有利于学生寻找并重视个人的意义。
自我实现是人的基本需要,
学校课程就是要帮助学习
者发现自我,
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经验。
人本主义课程以自我实现为课程
目标,
提出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对于少数民族幼儿来说,
他们的自我实现就是学习主
流文化与多元文化,
在未来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
的特殊需要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吸收,
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因此,
同时体现
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课程内容,
才是适合少数民族幼儿学习的。
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设置
的目标应立足现实,
充分考虑幼儿的特殊需要和未来发展,
兼顾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
切实

把握好目标达成的“度”


第三,以转变教育观念为突破口,学习探索双管齐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民族地区多处于边疆或偏远的农村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艰苦的地域条件和薄弱的
经济基础导致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
而师资力量的薄弱、
家庭对
学前教育的忽视,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透视制约民族地区
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因素,
不难发现,
教育观及课程观的革新与转变是关键。
针对民族地区幼
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观念的转变:
首先,
通过
多种宣传渠道使少数民族群众认识到学前教育对本民族发展和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
促使民
族地区形成重视学前教育的风气。
其次,
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不能停留于对现代学前教育理念
的口头重视和对发达地区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机械模仿,
而要积极落实幼教新理念,
以先进的
经验为参照,
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本园幼儿发展的课程方案和教学方法,
逐步形成适合本地本
民族幼儿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第三,
重视学前教育应从倡导合力教育开始,
充分利用民族地
区的人文、
自然等社会资源,
通过家庭、
幼儿园及社会的有机结合提升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

第四,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切实解决好课程的现代化及综合化问题。

儿童的发展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儿童为本,
是当今世界幼
儿园课程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基本共识。
幼儿园课程的现代化主要指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课程
手段的现代化及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一方面是指科学
教育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加大,
另一方面是指为适应新形势,
逐步开设外语等课程;
课程
手段的现代化是指幼儿园在教学中引入现代科技成果,
如应用计算机、
投影仪、
电视、
VCD
等现代教学媒体;课程观念的现代化指当代科学领域(含哲学、心理学等)的新观念不断影
响幼儿教学实践,如当前的主体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教育等。民族地区幼儿园应
着眼于幼儿的发展,不断创造条件、更新理念,使课程设置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一大趋势。
针对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以分
科为主、
各领域渗透较少,
民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和利用不足的现状,
民族地区
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化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对所设科目内容进行整合。
一方面通
过主题活动、单元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对原有科目重复内容归类删减,打破领域界限;
另一方面各科教学可进行适当的渗透,
实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综合化。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
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进行整合。
无论是采取另设民族文化课,
还是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融
入民族文化的形式,
课程内容都应精挑细选,
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
以打破文化界限,实
现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