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层次
❶ 如何让教师研修活动更加适合每一个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一、现状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修作为一种能充分利用校内的一切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本校一批普通教师向学者型教师、教育专家型教师转化的有效教师培训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校本研修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当前校本研修工作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校本研修真正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吗?为此,我们对我校教师作了一次专题调查,在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对我校校本研修活动的现状形成了如下的认识:
1.多数教师欢迎集体研修活动,欢迎有专家指导,但还是认为随时交流比常规教研活动更有效。
我们对教师所认为的“有效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2%的教师认为集体研讨更有效,96.6%的教师认为“有专家指导的研讨更有效”。我们又对全校不同教龄教师的问卷结果作差别的显著性分析,发现差别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不同教龄的教师对上述结论均有很高的认同度。
然而,对于当前的常规集体教研活动,老师们的满意程度似乎并不理想(见图1):有27.6%的教师认为“很有收获”,39.7%的老师认为较有收获,25.9%的老师认为“略有收获”,有6.8%的教师认为“令人失望”。与此同时,全体教师一致认为,目前“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要比“教研组的常规活动”更有效。
图1你参加集体教研活动的满意程度
老师们为什么会对集体教研活动既欢迎又觉得不满意呢?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问题又在哪里呢?
2.“缺乏主题性和针对性”是当前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突出问题。
为了试图测评出教师心目中什么是“当前校本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我们事先对教师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归纳出了五方面的选择支:a、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b、活动针对性差, c、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d、活动缺乏主题性, e理论学习离教学实践差距较远。要求教师选择认为突出的两个被选选项。结果如下:(图2)
说明:
a、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
b、活动针对性差;
c、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
d、活动缺乏主题性;
e、理论学习离教学实践差距较远。
图2 当前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突出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缺乏主题性和针对性是教师心目当中校本教研的突出问题。在与一位教师交流访谈过程中,他就尖锐地指出:“学校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各走各的路,研究归研究、活动归活动、培训归培训,缺乏有效地整合。不仅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还给教师增加了沉重的工作负担。”看来,现在的学校教研组尚未成为群众性、合作研究的共同体,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发展需求脱离,这一切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3.“问题意识差,交流合作少”,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有待进一步改变。
当问起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的问题时,一位市级名优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公开课研讨活动是较为主要的教研活动形式,但相当一部分活动研讨的力度不够,没有开展实质性的讨论,教师点评只是泛泛空谈,空洞乏理,更多的教师是由于教师没有深入的思考,无法触摸问题的本质。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不敢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将自己游离于活动之外,造成教研活动依然以骨干教师为主,其他教师偶尔参与的现状。这样的研修活动自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因此,怎样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解决教师缺乏公开自我、倾听回应、驳斥争论的习惯和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
面对传统研修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冲突,面对学校发展对高层次教师的迫切需要,面对不同层次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需求,我们提出一种教师能够主动参与进行的,能促进教师按不同目标自主成长的校本培训新模式——分层校本研修。在这一新模式中,我们期望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培训中的被动地位,突出每一位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为教师提供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构建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让教师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与研究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将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整合在一起,以实现教师潜能的开发。从而加强以校为本的人才资源开发,为推进科研兴校,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提供优质的教育人才资源。
二、分层校本研修策略:
1.分层策略——以人为本,满足需求,动态变化。
事实证明,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个性、专业发展需求等方面一定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位老师,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他的教学技能、教学风格、发展需求也一定会存在着很大区别。因此,找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起点,对教师群体合理分层,组建不同的研修团队是实施分层校本研修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我们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把教学技能、发展需求接近的教师组成研修团队。当然,团队的组建要根据教师专业水平,成长需求的不断变化而随时调整,是动态变化的。虽然分层的办法非常灵活多样,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进行,但是
从校本的角度,我们仍然牢牢把握了这样的主线来实施分层:
(一)按年龄分为新教师、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
(1)新教师:指教龄在1-3年,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第一学年见习期教师要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岗位;第二学年要求能熟知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能较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教法学法;第三学年要求能初步学会教学
研究的方法,并能较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
(2)青年教师:指教龄在5—20年的教师,将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使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合作、共享、创新等,成为教师主动追求的目标和行为方式。
(3)中老年教师:指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一方面鼓励他们挖掘、总结自己优秀、宝贵的经验,作为学校的资源,为青年教师起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不断提高。通过研修,引导中老年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之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改革意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合作、指导、示范和辐射能力。
(二)按教学技能分为新手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名优型教师。
(1)新手型教师:指具有的知识大多来源于间接的书本知识,对这些陈述性知识的把握是抽象的,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教学技能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教师,通过研修,基本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在各校同类教师中名列前茅。
(2)经验型教师:指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教学技能运用较熟练,但仍无法超越教材的教师,通过研修,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在教研与反思的过程中专业素养不断获得提升,争取成为校级名优教师。
(3)骨干型教师:指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处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由于教学理论上的深度欠缺,出现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期”的教师,通过研修,使教师在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使其尽快成长成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争取成为海宁市级以上名优教师,并且尽力提高名优教师的档次。
(4)名优型教师:指不仅能对自身的教育经验、教学策略进行反思,而且教学风格鲜明,具有教学个性的教师。通过研修,让他不断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经验,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职称与称号,成为专家型教师。
(三)按研修团队分为课题组、教研组、年级组。
(1)课题组:研修活动立足教学教育实际,从日常问题出发,提炼出研究课题。团队的研修应突出实效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在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下,课题组成员都能掌握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了解一般研究的流程,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针对关心的问题展开研究,养成良好的研究意识与能力。
(2)教研组:研修活动的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改实验,发现、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高教师素质,为教育转轨引路“导航”。从总体上讲,要立足本学科、面向教材、面向教改、面向学生,突出针对性和时代性。
(3)年级组:研修活动以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的落实为抓手,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通过制定分层标准,确定研修重点,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寻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现状,明确了团队和个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自然而然地组建了不同的研修团队,为分层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分层研修策略——团队合作,全方影响,务求实效。
理想状态下的分层研修活动,应该是:学校多层次的研修团队得到构建,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因人而异的团队研修活动。研修活动突出“以校为本”、“教师即研究者”、“提高修养”的理念,研修团队凝聚力强,教师乐于开展“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研究,自我反思、团队合作意识强,并能充分调动与整合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开展研修活动。面对这样的愿景,我们开展了大量积极的尝试,期望接近或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遵循“跳一跳,摘桃子”这样的原则,我们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团队确定了不同的研修重点,明确了不同的研修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需要的研修活动。
(1) 不同年龄教师的研修策略——带、帮、导
新教师研修——带教制。对于教龄在1-3年的新教师,针对他们具备的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对知识的把握相对抽象,缺乏具体实例支撑,教学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学校为他们做好师徒结对工作,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两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学科教学方面,重点从新教师对“新课标”、“教学常规”的研读、教案的撰写、作业的批改、试卷的编制、听课、开课等几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期末,认真撰写拜师学习体会,师傅给与评定,评定结果列入新教师业务成长档案。要求导师,在徒弟每听完一节示范课后,必须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重点分析示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技能运用情况,然后模仿上课,让他们的教学技能在观摩、反思与实践中获得提升。同时,学校教导处每年举行新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逼着他们迅速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尽快向胜任型教师发展。
青年教师研修——帮教制。对于工作在5-20年的青年教师,针对这些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教学技能运用比较熟练,但却无法超越教材的实际情况。学校全面实施帮教制,主要是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群体力量,在组内对青年骨干教师加以培养、指导,做到“五个一起”:一起分析教材,一起把握教材难点、重点,一起设计教案,一起听课评课,在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上带领他们一起上。同时不断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深入剖析各种策略的实施要求,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让他们在教研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同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校内说课比赛、校外教学交流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让他们在一次次的磨课、交流、反思中提高自己。
中老年教师研修——导学制。 对于老年教师,针对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但对教学新理念、新事物吸收相对较慢的实际。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积极引导他们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自觉向青年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上要求尽量跟上青年教师的步伐,做到不掉队。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中老年教师的座谈会,开展教学“常青树”评比活动。用中老年教师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来引导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2) 不同教学技能教师的研修策略——带、帮、导、思
按照不同教学技能水平,我们把教师群体分成:新手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对于不同层次教师团队的建设,我们分别落实一名行政领导负责,按照学校《管理办法》和校本研修年度方案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研修活动。
新手型、经验型教师的研修活动与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研修活动相融合,分别采用带教制和帮教制的策略展开。同时要求他们制订好个人五年成才计划,具体分解到每一年实施,学校督促他们每一阶段的完成情况,促使他们尽快向骨干、名优型教师发展。
骨干教师研修——导师带教。对骨干型教师,要求他们打造品牌,并以“公平选优,以才取人”的原则选拔其中的佼佼者,实行导师带教制,指定教研员和学校师德优良、教学业务过硬、教科研能力较强的名教师,全方位地对青年骨干教师悉心指导培养,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同时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建立名优教师工作坊、学校科研中心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使骨干教师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促使他们尽快向名优教师成长。
名优教师研修——反思提升。对已经具有鲜明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的名优型教师,除了要求他们对个性化教育经验进行总结、提高外,还要对教育、教学动的普遍规律进行理性反思,学校为他们创设条件,通过鼓励出个人专辑、进行经验推广,不断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促使他们向特级教师发展。
(3)不同团队的研修策略——关注过程、突出整合、打造文化
对于不同组织形式的教研组、课题组和年级组活动,我们重在关注过程、突出整合,把主题式教研活动和“小课题”探讨式教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图3),开展学科培训和课题研究双主线主体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专业引领和形成性评价贯穿始终,夯实了活动的过程,促进了研修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努力打造团队研修文化,按照组内成员发展的共同愿景,各个研修团队都提出了各自的发展口号,形成了各自的研修制度,每周都能定时,在固定的地点自主开展研修活动,两年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材料、课例、案例、论文等一手资料。同时,学校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开辟校园网信息交流平台,将教师个人的学习心得、案例设计和教改信息及时传递给全校每一位教师,建立学校信息共享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各年级组也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导师工作的交流研讨,不断提升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能力。
❷ 新中国真的发生了八次课程改革吗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被称为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自从实施以来,历经十载有余,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热议。今天,重新讨论它,是为了澄清“课程改革”的本体认识问题。
一、“课程改革”:系统的、多层次课程文化实践
谈到“课程改革”,人们关注的焦点都是在“课程”一词上,这是我国新课程改革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关于“课程”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共享的内涵。但可以肯定一点,“课程”是一个可以具体指称的实在。同样,对于“改革”,人们也有各自不同的认识。查阅《说文解字》可以知道,“改,更也,从攴、己。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说明“改、革”是同义复词,词典上对其解释为“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情况的”。这个意思,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除旧布新”。因为课程改革的行为发生在学校领域,所以可以认为,“课程”主要指发生在学校场域的一切教育经验,包括显性的教学科目及围绕着这些科目所展开的各种教育活动。有学者认识到“‘课程’和‘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形之下,课程一词,则嫌笼统。”正因如此,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多数教育工作者认同课程是教学的一部分。“第一,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第二,‘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两种称谓,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补充,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思想中的“课程改革”其实就是“教学科目的改革”。
但是,就我国近十年来的新课程改革而言,每每见诸报端的“课程改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参照各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新课程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旨在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管理、方法与评价等方面。《简明国际教育网络全书•课程》指出,课程改革是形容具体变革的一个概念,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程度很深的课程变革,涉及学校体制变化和课程的全面修正,它的基础是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和方向调整,而且常常在政治制度方面展开。那么,课程改革应该“变革”哪些方面呢?肯尼迪坚持认为,“课程改革是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限制之下,的的确确关于教什么和组织的变革”,这是变革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格拉索恩和杰拉尔则认为,课程改革不单单涉及内容和组织,还主要指向学生和教师。哈格里夫斯进一步指出,课程改革与社会变革相互关联。改变课程,意味着朝向教育理想奔走,同时要改变支持课程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脉络。
既然课程意味着一种理想教育的蓝图,那么,学校课程就绝对不是教学内容或科目这么简单。课程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关注“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教”、支持这些课程活动的文化系统及其指向的经验结果。“学校课程的宗旨在于促使我们关切自己与他人,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成为对他人负责的个体,运用智力、敏感与勇气去思考和行动。”“课程不再是一个事物,也不仅是一个过程。它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私人的意义,一种公共的希望。课程不只是我们劳作的场所,也是我们劳作的成果,在转变我们的同时也转变自身。”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程变革是教育自身的应有之意,因为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有学者从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政治文化学等角度出发,把课程改革看做一种价值负载的活动,一种制度安排的活动,一种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互动,是不同的主体通过行使文化资源配置权力来促进课程、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的文化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包括“学校课程体现出来的制度文化,以及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学校独特的文化”。
改革的本质是革故鼎新。课程改革就是将课程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变为新的能适应社会、文化、儿童以及教育客观情况的特殊过程,旨在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趋向合理完善。课程改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的整体变革是学校课程改革的触发器。社会的整体变革需要教育变革,教育变革可能引发其下位概念的课程进行改革。课程改革的内容应该包括“价值观念、内容、方法、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这些方面直接涉及学生培养质量问题,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核心问题”。
一言以蔽之,课程改革不只是教学内容或教学科目的变革,其本质是学校自身的文化重建,是因深刻的文化矛盾和冲突引起的课程文化的变革。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在理念、内容、方法、管理、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除旧布新,以关切人的现实世界和更加美好的未来。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是“改革”。因而对于“课程改革”是不是正在发生的理解,有两点必须抓住:
第一,进行改革的是不是“课程”,有没有确立新的课程愿景,有没有形成新的课程目标,有没有颁发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有没有开发出承载新的价值取向的课程资源;第二,是不是“除旧布新”的“改革”,有没有基于课程愿景和课程标准的实施行为,是不是产生教育文化意义上的变化。
Goodlad将课程分为五个不同层次: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运作课程和经验课程。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一是课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存在;二是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三是课程主体是多元的,课程层次概念内在地关涉了不同的课程主体(见表1);四是表明了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五是这是一种大课程观,明确地表明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如果只有某一层次的改动,只是停留在理想或文件层面的变化,没有进入教育实践并具体指向学生经验课程的变革,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师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并最终成为影响学生生命的经验课程,这并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一次课程改革”。课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发展的经验发展过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都是一个多层次相互关联的、相互整合的文本与实践的文化重建过程。我们可以列出课程与课程改革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2)
课程层次和不同的课程主体
课程与课程改革的对应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改革只是部分课程层次的调整,不能算作完整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判断是否是“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应该关注“文本”与“实践”两个大层次上的共同调整。基于此,我们将从这两个层次对所谓的“八次”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见表3)
课程变革的层次
注:表中每一个数字代表一种课程层次的调整。如:1、2、3、4、5分别代表理想课程等某一课程层次的调整,6、7、8、9、10、11等分别代表某两或三个层次的课程调整,13代表课程文本与实践层面的整体变革。
二、对“八次课程改革”的简单梳理
一般认为,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八次改革。对于这所谓的八次课程改革,到底依循的是什么样的判断标准?提出了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究竟实施了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应分析的需要,笔者在此仅作简要的梳理。
“第一次课程改革”于1949年启动,1952年结束。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1951年7月,中央教育部决定从秋季起选用第一套通用教材(即刘松涛等编写的老解放区小学算术课本和俞子夷编写的另一套小学算术课本),从1951年秋季起,中小学才开始增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以《小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为具体依据,新编和修订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科书。1952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从1951年开始编写的11本中学新教材;同年,中学数学大部分采用东北区编译的苏联数学课本。为实行五年一贯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编写出版了小学语文和算术课本。1952年最为重要的教育事件,是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学校教育宗旨,初步奠定了新中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体系。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11月26日,政务院作出《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1954年4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标志着“第二次课程改革”启动。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师法苏联,服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1957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编辑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但是,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为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内容偏深过难,被教育部要求精简。
1958—1965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据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如下改革: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缩短学制,自编教材,自请教师;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建设生产劳动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后一阶段是1961—1965年的课程调整时期。在1961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纠正“教育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如下调整。(1)统一管理基础教育课程。196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统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2)制订新教学计划。1963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确立了“语、数”为小学核心课程,“语、数、外”为中学核心课程。(3)制订新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196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重新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强调“双基”的掌握和训练。1961年秋季,新编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在全国十年制的学校试用,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从1962年夏季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着手编写十二年制的中小学教材,这即是全国通用的第四套教材,到1963年秋季,这套教材的第一册开始在全日制中小学校正式使用。
“第四次课程改革”即“文化大革命”十年时期的“教育革命”。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和制度被当做修正主义加以批判和废除。原有的中小学教材被视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产物而加以全盘否定,要求精简课程,建立“革命化”课程,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再受重视。课程实施“政治化”、“实践化”,采取“开门教学”,实行“开门考试”。学校教育受到严重影响,没有正常化的教学过程。
“第五次课程改革”是1977年到1980年这段时间。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开始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1)统一了学制,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2)恢复了“文革”前实施的分科课程模式和开设的主要课程,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3)1977年开始恢复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工作,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于1978年秋在全国使用。这些举措为后期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到1981年,经过了两年课程领域的拨乱反正,课程发展趋向正常化。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将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重点,我国进入了全面开创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的形势要求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即“第六次课程改革”。第六次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在课程设置上,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布了五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调整了课程和课时;小学设置弹性学制。(2)制定了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如思想品德、音乐。(3)根据新教学计划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第六套全国通用教材。这一时期,课程领域开始系统介绍国外的课程理论的研究,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经验进行认真总结。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宣告了“第六次课程改革”结束,“第七次课程改革”启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三个面向”的教育目标,以“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根本出发点,从根本体制入手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1986年4月《义务教育法》颁布,进入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具体说来,这一时期,首先,改革了课程计划。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此课程计划将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把全部课程分为学科类和活动类两大类,基础教育课程开始改变“小学—中学”的传统分段设计,而代之以“义务教育—高中”两阶段统一设计。其次,优化了课程结构。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置地方课程,改变了我国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课程结构。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如小学开设综合课,初中开设选修课,活动也正式纳入初中的教学计划。另外,更新了课程内容,降低了难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全新编写和修订的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于1988年秋开始使用。
由于这一时期的改革,课程价值观念还是社会政治本位的,仍存在课程体系缺乏统整,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繁、难、偏、旧”,课程评价改革滞后,课程目标不够完善等诸方面的问题。于是,从1996年开始,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开始组织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进行调研,从而引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们称之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真正意义上的“五次”课程改革
笔者在审视这“八次”课程改革过程中发现,每一次“课程改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不一样的。如果对此不加澄清,必然不利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贯彻实施。“八次课程改革”的提法,主要是以“是否出现新的教育文件或教材”为依据。每一次新的《教学大纲》或《标准》的公布以及新编写的中小学教材的使用,可以认为是“新的课程文本”,但并不一定是完整意义上的“改革”。所以,“八次课程改革”的说法是简单化的说法。只能说其中公布了八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过八次新的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但并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因此,既需要关注“课程”的革新,又需要区分哪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依据上面的梳理,笔者建构了课程改革的判断标志。一是文本层面的有无除旧布新:有无颁布“新的”“大纲(标准)”;二是实践层面有无除旧布新:新的课程有无进入实践并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文化产生影响。据此认为只有1952年、1963年、1978年、1992年、2001年等为起点的五次改革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见表4)
五次课改的基本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以1952年颁布《中小学暂行规程》到1956年的颁发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和编写全国通用教材为标志。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教育基本沿袭旧制,全国各地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不尽一致,因此需要尽快恢复和整顿,设置符合新中国特色的中小学课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虽然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学计划,但目的旨在“规定统一的标准”,没有实在的课程改革意义。直到1952年,新的《中小学暂行规程》颁布,借鉴老解放区和苏联的课程,才建立了一套新的课程体系,初步奠定了新中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体系。教育部参考苏联教科书,以苏联教科书为蓝本,重编了适合新中国需要的教科书。无疑,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课程改革始于此。1953—1957年之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这些计划在课程理念上,与1952年《中小学暂行规程》的规定,前后是延续的关系。直到1956年颁发了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编写了第二套全国通用教材,使1952年提出课程理念与目标以课程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因而从科学的角度上讲,1952年到1957年期间的课程理念与目标等是一致的,可以看做一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所涉及的课程设置问题、教学大纲的研制问题、教材的编写问题等,都是基于1952年的改革。尽管这个时候主要是学习苏联的经验,只有教学的理论,没有课程的理论,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此次已经较多地涉及课程领域问题,既有课程文本的编写,也有课程实践的改革,无疑是一次比较完整的课程改造,因而可以算作新中国第一次课程改革。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61—1965年之间,以1963年公布的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为标志。1958年“教育革命”期间课程的变化,只是局部的改变,并未影响全局。1963年强调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统一管理,重新编写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与教学内容,强调“双基”的地位,定位了中小学核心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套系统的以知识体系为标志的教材并在全国推广使用。这一系列的做法,对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1961—1965年所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工作可以认为是一次真正意义的“课程改革”,可以认为是新中国第二次课程改革。
1966—1976年期间,课程的变化只在政治运动下被动的变化,不是主动的有积极意义的变化。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是没有课程概念而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受重视,学校教育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把实践庸俗化,一切其实都是为阶级斗争服务,处处呈现教育文化的弱化和教育本体功能的异化。学校教育经历了一场灾难,根本不能称之为课程改革。
第三次课程改革,以1978年颁布中小学新的教学计划为标志。“文革”结束后,随着党中央拨乱反正的推进,教育事业发生了重要变革。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制定了各学科新的教学大纲,开始基础教育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一方面,恢复了“文革”前实施的分科课程模式和开设的主要课程;另一方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了学制,编写了全国通用的第五套教材。1980—1985年的“课程改革”,实际是1978年课程改革的延续。从文本课程角度看,是对1978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这一时期提出将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战略重点,意义重大。中国的课程开始围绕现代化、国际化展开。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始注意美育课程,注意去政治化,向道德教育回归。这次课程改革不仅重视了“双基”,而且注意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开始注意课程理论的研究。有力地说明了这两次课程改革是衔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后来课程改革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四次课程改革,以1992年颁布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标志。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适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从1988年开始研制新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1992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试用)。课程计划一改往日“教学计划”的称谓,突出以德育为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该课程计划于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试行。1992年,召开了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强调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3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直接促使了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后,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毋庸置疑,这次课程改革是一个大动作,它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充分吸收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课程改革经验及教训,体现了前所未有的理性,立足于国家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不但在文本层面制定了新的课程计划,而且要求在课程实践上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做法,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自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第五次课程改革,即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人们开始总结和反思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和挑战。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必须进行深入的教育变革,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现实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目标上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关于人的主体地位以及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已有的课程不能照顾到学习者的需要,因而还是不能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于是继世纪之交全球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影响之大、历时之长、意义之重,是以往所没有的。“新课改”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原则,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秋季起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明确,以人为本,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贯穿于人的培养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明确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要求。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合理的改革建议。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方面都提出了系统化的方案。因此,可以看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综上可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只有五次,即1952年起为引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造旧教育而进行的课程改革;1963年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确立“双基”和中小学核心课程的课程改革;1978年“文革”后拨乱反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国内国际对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旨在增强综合国力的课程改革;1992年建立在义务教育基础之上,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进行的课程改革;2001年开始实验,一直延续至今的,旨在复兴中华民族的新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没有明确的“课程”概念的。在当时看来,教学论是涵盖课程论的,课程只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加以讨论。然而,自从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一夜之间,出现了“八次课程改革”。细细分析,原因在于人们将历史上任何课程文本的公布统统当做课程改革来对待,这与原来将教学大纲视为课程不无关系。且所谓的“课程改革”在时间的分布上没有断层的现象。“课程改革”一词是世纪之交由于“新课改”的需要催生出来,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但它最初却是由西方的课程理论界提出来的。我国的课程理论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自发研究的迹象,在此之前,并未研究过“课程”,而只研究“教学”。如此背景之下,之前的教育改革中不可能有冠冕堂皇的“课程改革”的出现,即使有,也只能叫做“教学改革”,这也是有部分学者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那次课程改革予以否认的原因。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必然引发新的理念的产生,这时候就要论证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术语(其实是术语背后的理念)的区别与联系,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认为是”或“我认为”这样想当然的态度。当人们对一个新鲜事物的本性认识不清的时候,就可能进行错误的解读,形成错误的理念,进而产生错误的行为。这就会致使改革兜圈子、走回头路,浪费财力、人力、物力,吃力不讨好。
❸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数学思维的三个层次
第一动脑 第二动手 第三多提前复习 希望采纳
❹ 初中新课程会考成绩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初中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❺ 简述综合课程主要有哪些类型
综合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
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
三是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拓展资料
综合课程之所以在各国中小学普遍使用,是因为它具有—些重要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整合性、整体性、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
1.整合性。整合有二个特点:一是系统或核心统整部分、要素的过程;二是这种整合在形成之前就已有了某种统摄、凝聚的力量。综合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体系,它虽然有“联合”意义上的综合,但无论哪种意义上的综合,它追求的是其内容和结构上的最完美的结合,使之一体化。
综合课程的实质是课程结构的几个要素的整合,综合课程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科、社会和学生的整合程度,因此综合课程总是以追求这几个要素的完美整合为最终目标。综合课程的整合体现于相关学科或知识的整合,课程理论的整合,学生、教师及教材的整合。,
2.整体性。综合课程的理论基础是赫尔巴持的统觉理论。统觉论认为儿童的认识和理解力不是绝对孤立,而是在事物的彼此联系中发展理解力。因此、从整体出发,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更有益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这种整体性既体现在融合的课程中,也体现在结构化的课程中。
结构化的课程中的整体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结构性课程体系是综合了学科发展、社会和学习者诸多要求而构成的课程体系,其形成的过程也是它自身整体性不断增加的过程;二是对于学习者而言,接受结构化知识系统的训练,最终使自身的素质结构呈现整体性。这种整体性是课程结构要素的统一和儿童认识的统一,同时又是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统一,是学习主体和情景的统一。
3.开放性。开放性是指综合课程本身的信息与外界的。以及课程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信息能通畅地交流。开放性是综合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改变了学科课程封闭性的缺陷,加强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之间,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
开放性使得综合课程能及时吸收成熟的科技知识、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儿童感兴趣的知识和问题,使综合课程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活力,贴近生活和社会。教师和学生可以自主地开发课程,给课程赋予了新的含义。
4.灵活性。灵活性是开放性派生出来的,是指综合课程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以及时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灵活性首先体现在结构化课程的联系上。“由于构成结构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联系,尽管各种独立的知识要素或课程是相对静止的,但联系却是活的,是随着不同方式、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
5.适应性。综合课程的适应性是指结构化了的课程体系依据主体的人和社会的要求,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存在方式,以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能力。综合课程适应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小学生和初中生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习惯于从整体上进行观察认识。
综合课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❻ 火花思维的课程怎么收费的
平均每节课的价位在90-100元,相对稍微偏高了一些,推荐给孩子报班性价比超高的阿卡索学英语,一节课不到20元,外教百分百持证教学,提升成绩还能锻炼口语。体验免费试听课:【点击领取欧美外教一对一免费试听课】试听完后,还可以免费获得一次英语能力水平测试和一份详细的报告,及公开课免费看。
很多家长表示因为阿卡索的性价比高,一节课20元左右,且给孩子匹配专属外教,由家长挑选满意为止,选择范围大,教材有原版,也有对标国内新课标自主研发,覆盖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
希望可以帮到你啦!
想要找到合适英语培训机构,网络搜下“阿卡索vivi老师”即可。
网络搜下“阿卡索官网论坛”免费获取全网最齐全英语资源。
❼ 某省示范高中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决定从高一年级开始,在每周的周一、周三、周
解:(Ⅰ)设“数学辅导讲座在周一、周三、周五都不满座”为事件A, 则 。 |
❽ 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对应布鲁姆的哪个目标层次
知识与技能————知道 领会 应用
过程与方法————分析 综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
❾ 新课程改革前后课程结构的变化
课程结构上的变化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在课程结构上的最大变化是引用了“学习领域”和“模块”两个概念。那么,这两个概念与传统的“科目”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解读:学习领域的设置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由于每个学习领域都代表对学生不同素养的要求,所以新课程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得获得一定学分,这可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学习科目过多,学生负担过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某一个领域的课程时,允许有不同水平的选择,这可使一般学生打好基础,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新课程结构中的科目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目或学科,其在一个统一的新的三层结构体系中处于中间位置,是构成学习领域的基本单元。新课程的科目是在学习领域之下设置的,构成科目的模块不同于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同一科目下的各模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像传统科目中各单元知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设置这种模式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解读:新课程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与以往课程多是由学科课程构成不同,高中新课程从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变革,突出了选择性和多样性,力图构建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
学习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群的发展趋势而规划的学习范围。学习领域的设计借鉴了国外高中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从更宏观的层面为课程结构的改善提供了保证。学习领域设计合理了,科目设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是学习领域的构成单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构成一个学习领域;科目结构主要是科目之间的联系,在其之下,是科目内的结构,即通常所说的“学科结构”。众所周知,学科结构问题通常被当成是一个教材结构问题,而教材结构问题又往往被当作是教材内容的增减问题,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应以什么方式存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它却关系到学科的价值走向,是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必须予以关注的。新课程在这一点上作了一次极具创造性的探索,即在科目之下设模块。如果说设置学习领域更多是给教师和学生以价值引领的话,那么,将科目分解为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若干模块则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调整上的重大举措。
为什么要设置模块?如何理解模块所体现的价值?
解读: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元,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的设置可以解决原有高中课程结构中缺乏多样性、选择性等问题。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为了有利于学生灵活选择课程,实现有效学习,这次新课程改革将通常学生要持续2年~3年才能学完的科目内容分解组合为若干相对完整的模块,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建议。在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下,不同的模块有着不同的主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在每一组模块系列中,学生可以选择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甚至可以在模块之间进行跳跃选择。模块的这种灵活性特征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
设置模块的教育价值在于:第一,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第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增强了课程的可选择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第三,模块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性,有利于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促进学校课程特色的生成。
新课程增设了哪些新的课程门类?增设这些课程的意义在哪里?
解读:在普通高中课程实质性结构改革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技术在促进文化融合和人们的理解与沟通方面也显得日益重要。技术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信息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技术课程是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所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程在现行课程计划中就有,而通用技术课程则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根据国家课程方案,通用技术课程设有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分为技术与设计Ⅰ和技术与设计Ⅱ,每个模块2个学分,共4个学分。选修模块7个,分别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
新课程将“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并努力倡导综合化的艺术课程,将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与传统的音乐、美术课一起纳入学校课程,这无疑从结构上弥补了以往高中课程不重视艺术教育的一大缺陷。
课程内容的变化
怎样理解新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句话?
解读:新课程内容的确定强调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把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作为基本的课程目标,并以此为标准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从而提出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要体现其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时代性意味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基础性意味着高中课程内容应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知识;应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选择那些跨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与价值观;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及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强调高中课程的内容应“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选择性强调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每一科目内所提供的选修内容应丰富多彩,富有内在吸引力。
新课程为什么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解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也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首次引入学分制
引入学分制的意义是什么?
解读:普通高中客观上要求采用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管理,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学习情况,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学分制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了学生在高中三年学习期间各门课程要获得的学分和学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弹性课程管理制度。它既是一种弹性化管理制度,又是一种量化的管理手段。这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个人业务专长,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此前,有媒体对学生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解读为,学生只要修够144个学分就可以毕业,就是说,如果学生在高二年级修够了144个学分那他就可以提前毕业,这样理解正确吗?怎样正确理解学生修够144个学分方可毕业这句话?
解读:“学生只要修够144个学分就可以毕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是学生三年修够144个学分以上即达到普通高中毕业的学分要求。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均要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内总学分达到144个以上,并参加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内综合素质评定合格以上,省教育厅才予以颁发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这说明学生获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必须在高中学习三年,且要同时具备达到三个条件。修够144个学分以上只是达到毕业资格的一个条件。
根据选修Ⅰ和选修Ⅱ的学分说明,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选修Ⅰ虽然是选修课,其实还是国家课程,而选修Ⅱ才是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
解读:是的。必修和选修Ⅰ都是国家课程,由国家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并使用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只是必修课程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而选修课程Ⅰ学校可以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选修Ⅱ没有具体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只有学分要求。选修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实践和办学特色,自主开发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专题或活动类的课程,一般不提倡编写校本教材。
每一所普通高级中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和校风、学风、教风,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均有可能性。各学校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发掘本校的课程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涵,以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风格。
❿ 新课程的改革给你的学习带来哪些新变化,有哪些期望
当前,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我省全面展开,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对高中历史的原有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新一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大方面:在课程结构上,新课程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新课程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的评价体系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现行课程评价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东北师大博士生温恒福先生在《教育探索》撰文指出,要想科学、有效地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必须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树立新课程改革十大教育理念, “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是其中重要一条。这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包括很多方面,新课程改革为学生评价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成为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本文试就高中学生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改革作初步探讨。
学生学业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这为学业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基本思路。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学习成绩评判主要是纸笔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我教的学生虽然经历了课改,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学习氛围也很活跃,但是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以往的思维习惯中,认为只要背下现存的答案,考试就可以得高分,历史学习成绩就好。不少学生曾对我说:老师,你多布置一些题目给我们背吧,考试我们就没问题了。 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使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点,但其弊端也很多:
一是脱离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而在传统测试的导引下,历史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并且答案也是既成的;二是不能有效地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背离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落不到实处。
一、在传统的纸笔测试基础上发展的学业评价新体系:
传统的纸笔测试仍是目前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最大优点是客观性和可比性。在目前的高考下,它仍是教师、学生所能选择的最好方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学生学业评价出现世界性改革趋势:评价目的开始转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选拔鉴定;评价指标多元化,重视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从只偏重学科知识向同时关注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转变,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情感因素受到了高度重视;强调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由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旨在实现上述目标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改革方案。具体评价项目和量化参考指标参见下表:
评 价 内 容
所占分数权重 说 明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2
1.纸笔测验 (占学期总评的60%) 平时测验 15% 平时测验在加总平均后与期中、期末成绩按比例折算成学期总评成绩
期中考试 20% 期末考试 25%
评 价 内 容
评价等级及分值权重 A B C D E
2.长作业 (10分) 写作(小论文、调查报告、议案、宣传稿等) 10 8
6 4 2
项目研究评价(含参观访问、爱国主义活动、社
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或研究性学习活动及报告等
项)
3.课堂活动(15分) 口头表述(时事报告、演讲、辩论、答辩等) 15 12 9 6 3 角色扮演活动(剧情表演、课本剧等) 4.他人评价(10分) 其他同学的评价(加总平均后计入,5分) 5 4 3 2 1 教师和家长评价(同上,5分) 5 4 3 2 1 5.学生本人自评(5分)
5
4
3 2 1 6.收入成长记录袋的获奖作品和其它学习成就(加分项目) 10 8
6
4 2
注:1.学期总评成绩总分为100分。
2.限于篇幅,表中项目的具体量化标准不作具体说明。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赋予了纸笔测验60分的较高分值,其它评价方式占40分。本方案仍侧重以量化标准来界定一个学生的学业成就,包括表现性评价这样的质性评价。这是因为,纸笔以外的评价方式以量化进入学期总评,能有效调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强化其功能。
二、对具体实施学业评价改革方案的说明:
1.关于纸笔测试:命题应与高中课改相衔接,把握课改后高考命题的方向,设置一些选考试题;吸收新课标能力要求,发挥纸笔测试在推进高中课改探究性学习的指挥棒作用;平时测验要注重诊断性、过程性功能;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分析、应用、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现在各种历史试卷开放性题目很多,很多题目都包含着高级思维能力的因素,但在实际的评卷操作中,我们还是依据“采分点”来打分,这就达不到考查的目标,失去了考查的初衷。为了适应历史新课程的需要,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此我们引入一种新的学业评价方法SOLO分类评价法,这是一种以测量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
SOLO分类评价法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意义:
第一,介绍一下什么是SOLO分类评价法?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评价方法。比格斯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 第二,那么具体来说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总结起来有四点: (1)有较强的操作性,来进行思维层次划分;
(2)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学习某一问题要得到哪一思维层次。 (3)有利于检测教学效果,可以较清楚地显示学生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认识水平。 (4)为检测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供一个新思路。
第三、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学业评价中有什么作用?总结起来有四个层次:一是根据思维
3
层次来打分,而不是根据采分点来打分。思维层次的划分根据题目的思维含量来定,但一般应该有三个以上的层次。二是不提供样板式的标准答案,阅卷老师不必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表述,而应该深入领会该题目的思维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方法。三是大规模的考试,要给一个具体的答案例子,可以通过抽样试评来充实各层次的例子。四不能简单地从正面或反面回答,要从思维层级来分析。
第四,结合高考题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以2007年的高考卷题目为例 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分)
本题采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如回答工人阶级很穷,得分0分。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如回答工人阶级遭受压迫,工人自由散漫等。能得2分。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能得4~5分。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即先提出结论,再从材料中找证据,从两个不同角度加以论证,能得7分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分别进行论证,最后归纳到一个框架中(答案结构是:总(观点)——分论(观点+史实)——结论)。例如:能得出总体上看工人阶级是艰苦的,能结合个人、国家,和社会制度等多角度分析,并得出结论)。9分
2.关于长作业:写作能反映学生的整理与描述资料和分析探究能力,项目研究可以较为充分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积极鼓励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同时,为了便于对小论文的质量做出评价,我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制订了一个评价表: “历史小论文”量规设计表
优
能对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恰好其分评述; 论点鲜明;
论据充分,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 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良
能对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评述; 论点较鲜明;
论据较充分,并能综合分析问题; 语言较流畅,条理较清晰
及格
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述不够清楚; 论点不明确;
论据不充分; 语言不够流畅
不及格
小论文写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介绍或不知所云;
4
没有论点、缺乏论据;
或论点与论据相矛盾; 语言不流畅,缺乏条理。
参加各项爱国主义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展现学生的一些能力、并且让学生对一些历史问题的形成自己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结合对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体验及活动成果加以评定。长作业应综合评价,一般每学期每人只评价一项,参评的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成果,也可以是个人成果。
3.关于课堂活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如综合探究等。这些活动能反映学生知识运用、综合素质及口头表达、感情气质、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可以从主题、语言、感情、小组合作、教育效果等几个方面评定等级。尤其是让历史课堂变的丰富多彩的“历史剧”,导演和演出这一个“历史剧”需要动手动脑,从中能展现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于“历史剧”的优劣评判标准我也设计了一张表格: “历史剧”量规设计表 优 独立创作剧本;
剧情内容符合历史事实或生动反映历史现象;
道具运用及情景设计有创意;
表演到位,有感染力。 良
独立创作剧本;
剧情内容基本符合史实或反映历史现象; 表演认真,能表达剧情;
及格
剧本内容缺乏设计,平铺直叙;
剧情内容设计与历史事实有一定的距离; 表演较为马虎。 不及格
照搬别人的剧本;
剧情不能反映历史事实; 表演不能表达剧情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从根本上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所以对它赋予了较高的分值。应鼓励人人参与,口头表述和角色扮演可任选最佳的一项评定成绩,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酌情加分鼓励。
4.他人评价:有多种具体组织形式,建议采用班级所有同学对某一个体的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可集中在平时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课堂与考试纪律等项;评价应客观、公正,多关注对方的优点;条件好的学校可使用涂卡机读的方式:题号对应于学生的座号,ABCD分别对应于该生所应得的分数5,4,3,2,得出该生的平均分后,再计入学期总评。
表中未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单独列为评价项目,这是因为,这些内隐的个人品质难以直接进行评价。可通过观察、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途径进行,也可在“他人评价”项目中得以体现。学生的互评也可以是描述性评价,不一定是分数和等级。如果这样,分数的比例应作调整。
5.自我评价:实施中应突出自我反思、激励、调节功能。
6.成长记录袋属学校综合评价项目,表中未列入。为了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论文或其它学习成果获得校级以上奖励,收入成长记录袋的可实行加分奖励措施,可按每2分一个等级,即国家级10分,依此类推的方式计入学期总评。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果评价方式和标准不变,一切改革措施都难以实施,改革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历史教育的现状尤其如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业评价
5
体系,需要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同时,在改革中建立的新的评价体系需要我们去积极的实践,如何去更好的执行,我也提了我的几点要求。
三、高中历史课学业评价改革方案实施的保障 1.方案的实施需要获得学校的理解和支持
本方案牵涉改革的系统工程,只由历史科单兵突进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应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例如,传统的成绩册已不适应改革后的新要求,需要重新设计完善;改革后的成绩统计更为复杂,条件好的学校有必要设计相关成绩统计软件为教师提供教学服务。 2.教师要端正教学动机,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3.与过去单一的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相比,改革后的评价方式相对复杂,不可避免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尤其一个历史教师通常要管理4-6个班级,工作量的增加可想而知。教师除了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外,还应动员学生广泛参与,一些统计工作可由学生协助完成。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减轻历史课教师在学业评价工作中的负担。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全面改革,将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重大变化,也给历史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实效,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做法,切实把评价改革落到实处。以上方案仅是个人的初步设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