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程理念
『壹』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把美术课上“新”上“活”
如今,我真正踏上了三尺讲台,现在真正意识到,上好一节美术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美术在教学中它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要以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为目标,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所以它与许多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能单方面地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教学生依葫芦画瓢,更不能认为,上美术课只是跟学生玩一玩,敷衍了事。 因为我辅导的是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课程,从实习到我真正成为教师这个过程,我深深体会到,绝大部分的儿童都是对任何事很感兴趣,什么都想去做一做、学一学,并且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是刚刚接触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用手上的工具进行涂鸦,特别是幼儿园到一、二年级这阶段,然后慢慢地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逐渐发生变化,所以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也截然不同,当我们面对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要用心去对待,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学生们的绘画技能和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关键词:创造能力 ,兴趣,教育,小学美术课。下面我谈谈我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1、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轻松的课堂,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肯安静下来听你讲课,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点老的教师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因为经验丰富,但新的老师在这点上确是最头疼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尽管我有很多新趣的鬼点子,可以吸引学生,但一堂课下来,总觉得成效不大,为什么呢?学生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我往往只朝这方面想了,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上我跟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怎样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有以下这几点值得效仿:首先是美术这门学科相对其他学科它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是集娱乐与知识技能为一体的,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而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不烦在上课之前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前讲点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根据课本内容利用多媒体穿插一些音乐或影片的片段,游戏等等,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将听课视为一种“乐趣”,让学生有个悬念,老师待会可能会给我们再来一段什么游戏,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这门课。,安静下来等待老师给他带来新的奇迹。例如:在《走迷宫》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我在准备上课之前就导入一段多媒体的游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谁都想上来玩一玩,在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的情况下,我让学生再次欣赏有关迷宫的图片,由兴趣引入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的想象注入新的内容,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儿就有许多具有新意的作品就出现在课桌面上,不少完成作业的学生还主动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同学玩起迷宫游戏,使教学达到了上这堂课的目的,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达到了高潮,上起课来事半功倍。2、如何控制好上课的纪律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在美术课上给学生谈纪律,这是美术新教师最头疼的问题,一堂课至少要花掉三分之一的时间对学生说“安静”,一堂课下来身心俱疲,与其这样不如换个角度,在小学美术课堂,你可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你的赞美,你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去塑造一个天才,一个画家。赞美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一个小小的肢体动作,一个眼神来表示,给学生鼓励,这不仅是对学生物质上的奖赏,更是在精神上对学生的肯定,作用效果非常之大。比如说:“这一次第三组的学生做得最好,尤其是某某同学,我看其他组的还有哪位同学呢?”,或者在学生极吵的情况下拍手,用拍手的节奏提醒学生,是该安静的时候了,有些老师还用拍手结合声音和表情提示学生,“1、2、3”随着拍手和教师的发音,学生也马上回应“我坐好”,这时用眼神审视每个学生,随即表扬已经做好的学生,再分组夸奖,这个效果特别有效。用鼓励的方式,激将法的方式可以让你的课堂变得和谐,变得更有说服力。其次是,教学活动必须是一个情感的互动过程,不是机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这是一个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情意的交流过程。没有感情的课堂绝对是失败的课堂,而且感情的交流也是双方面的,想让学生有富有情感,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和上课的激情,它能使人思维变得活跃而积极,同时也使人执著进取,在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促进智力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交流融洽,切忌用征服镇压的方式取得课堂的片刻安静,那样容易丧失教师的威信,丧失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也要讲究方式,评价的时候要及时,虽然不吝惜夸
『贰』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
『叁』 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什么
1、提高科学素养------新世纪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2、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提高和收获。
3、倡导探究性学习------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3)美术新课程理念扩展阅读: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
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统一性、规范性
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主动性
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
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肆』 美术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有哪些
http://tieba..com/f?kz=583287464贴吧上有。全
http://blog.luohue.net/Blog/View.aspx?essayID=117437&BlogID=624这上面很全了
基本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
2关注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加强综合性学习,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4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弱化甄别与选拔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包括
1.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明。
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
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
一、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5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应该说明的是,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例如学生在一起谈论艺术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
"欣赏·评述"教学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附:课程总目标与学习领域及学习阶段关系的图示
『伍』 新课程理念有哪些
新课程教学理念有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学为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出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如何“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与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新课改的重要任务。
面对这一艰巨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探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方式。
拓展资料:
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课堂模式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当然也要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
因此,课程标准把“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作为一个基本理念,着重强调在对学习评价时,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的目标要多元化、手段多样化。
新评价理念的提出,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及个人,尤其是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前不科学的评价观念,以实际行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评价时必须做到在重视结果的同时又重视过程。不能求全,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表现,尽管每个学生的表现不尽相同,也应认为他的学习是有收获的,是成功的。
『陆』 如何看待新课程观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
绘画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激发想象、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是每一位美术老师面临的严峻课题。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阶段是每个孩子美感启蒙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美术教学必须承担这一启蒙重任。与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相比,现今的美术教育抛弃了“填鸭式”的僵硬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均衡发展。在带领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之余,更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次,小学美术教育通过营造一个开放性的大课堂,运用美术语言手段去感受、理解和创造美,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并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最后,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契合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必须紧密贴合素质教育的背景,充分彰显其在教育进程中的显著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适当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遨游太空》一课中,笔者先作这样的引导:你们喜欢动画片中的外星人吗?然后找几名同学戴着动画片中外星人的头饰出场,把自己想象成在太空中,乘着自己喜欢的飞船在飞来飞去。学生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展开了生动的想象,仿佛已经置身于太空的游乐之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或做或画,把自己心里所想表现出来,效果很不错。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想象的天性,要用儿童特有的语言,毫无保留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我手画我心。
正是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小学生的作品多姿多样。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在通过观察、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没有大量观察、记忆的积累,就谈不上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学生对原有的事物加工改造形成的产物。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能力。他们的想象画是不求科学的“真”只求感受的“真”,并不以“像”为标准。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观察与想象之后的灵感状态。以形象思维为引线,在生动有趣的作画中牵动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动作思维、灵感思维的自由发展,引导小学生进行某些相似的改进、相似的综合而后创造,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引领小学生走进自由自在的艺术天地和理想彼岸。
培养创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生活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联想。创造力的来源是心灵,学会运用自己那颗美妙智慧的心,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闪光。培养孩子灵活机动而不死板,善于联想而不僵化。例如,提供给学生手套的形状,让他们根据手套的外形,用填添的方式,在手套上增加一些东西,使它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如树、楼房,表现出孩子想象的求异和创造的新意。美术课教学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出发点,鼓励他们敞开理想的心扉,展开理想的翅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3.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下就形成的,需要我们去培养。绘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好心灵同步发展呢?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笔者在教学中曾做一番尝试,就是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
4.运用鼓励性的评价,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面对学生的美术作品,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感到获得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更富有创作勇气和热情。即使学生的创作与现实不符,也不要急于批评,要耐心地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要站在学生的观点上去认识、了解他们的作品,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另外,及时给学生鼓励性评价,可以巩固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使学生的美术兴趣在情感中凝聚起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给予及时而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建立自信心。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去教学,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讲解、示范、提示,并且要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多方位、多侧面接受艺术熏陶,得到艺术享受,提高艺术水平。
『柒』 什么是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一、新课程是针对我国新课改而重新编写教材和设定教学科目的统称,有新的大纲相配套; 二、新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初中)九年级成为一个上下连贯的科目和教材系列; 其中,小学阶段设有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等科目; 三、新课程是为真正落实我国素质教育而由国家中小学教研组统一编写和设定的课程模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四、目前针对新课程,国家基础教育司已经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编写了相关的教师新课程继 续培训教材。 五、在新课程背景下,新教材的内容将更加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新知识的更新,能有效地提高我 国中小学生的素质。 新课程具体体现: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捌』 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学开始返璞归真,人们更加朴实,理性地看待课堂,由过去追求表面形式转为注重教学行为的纯粹性、针对性和目的性。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一堂成功的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的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掌控,有目地的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把“游戏法”融入课堂,掌控学生的注意力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能使课堂妙趣横生、生机勃勃。例如在课堂中,将呆板的开场白辅以精心的导入设计,以情趣、谜语、音乐等游戏手法引入主题。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演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做比赛游戏,或一次热烈的讨论研究,随时掌控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将耗时的作业编排为合作完成作品,竞赛等形式,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将教学环节过渡得毫无雕饰做作,不追求表面形式,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专注,而无需教师无数次地重复组织整顿课堂纪律,以致教师疲于应付,学生讨厌学习。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样的课堂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效果也事半功倍。
二、运用“发现法”激发每个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求在儿童内心世界更为强烈。”而过去“填鸭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早已露出弊端。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己发现知识,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在实践中求发现、求创造,又如“做中学,玩中学,情景交融的原则”,提倡解放学生的脑手,让学生真正“做做、学学、玩玩”中体验“学”的乐趣,体验“玩”的艺术。正如,我在给学生上《会变的线条》这一节造型表现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玩各种软硬,粗细各异的绳子、吸管、小木棍等线材中充分体验,并发现这些线材有什么特点,如何拼摆不同的造型等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线材粗细、曲直的变化、图形表现更有节奏、更富有艺术表现力”。同时引导学生怎样把硬的线材和软的线材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变成更富有创意的造型。一系列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在尝试中自己找缺点,自己修改,不断得出更好更完美的效果。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提出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三、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主要教学模式,它充分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所谓“讨论式”教学法,是指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流,互相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任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首先,小学生喜欢说,让学生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解决一节课重点、难点时,可常用这种形式。例如《纸偶剧院》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习用纸盒制作纸偶的最好方法及纸偶表演的技法和剧情的连接,我用心设计,想出四个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根据自带的材料。选择童话故事,做好故事中的纸偶,让他们讨论几分钟,并总结出做纸偶的方法,每个小组都积极主动的讨论,课堂上学生“无言以对”的局面被畅所欲言的景象所代替,每个小组都把自己组认为最好的制作方法和方案说给同学和老师听,并进行分工制作,在如何进行表演,角色如何分工,台词如何表白,背景如何处理等这些问题上,几个小组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找出了答案得出了结论。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足以证明讨论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在说中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讨论式教学的运用不仅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寻找适合的议题,合理安排时间,并及时做好总结。只有这样,讨论式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地发挥讨论的作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教师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情况下,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教学规律,不断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绘画特点,充分利用各种
『玖』 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4、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9)美术新课程理念扩展阅读: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
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拾』 如何在美术课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小学美术教学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和发展培养一种持久的兴趣,产生美术学习的自觉动力。新课程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美术教师应该努力具备全面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用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处理教材、组织学习、实施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小学生的情感需求较为强烈,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呵护、关爱和集体的认同,同时希望获得新的体验,获得对新奇事物的认识,而这些需要必须通过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满足。现今美术教材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选择教学内容,每个课题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如《小鸟的家》一课,过去只要求学生用不同形状组合成各种动态的鸟,并为鸟设计不同的家园;如今,还要求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鸟在笼子课里失去自由、森林被砍伐及当猎人手拿猎枪鸟儿害怕的不同情境的不同感受。同是画一幅画,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大不一样。同是一节课,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课程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具体生动的情境教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事物的认识依托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善于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地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例如在学习《兵马俑》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静静地欣赏图片,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俑”?你想了解兵马俑的哪些问题?兵马俑原来是有颜色的吗?兵马俑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动态……设置问题,首先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让学生自己产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注意难易适度,问题的解答学生一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境教学能够有效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使小学生通过学校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要善于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师生教学过程中情感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共同进步与发展的目的。
二、正确运用教学评价,增进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感情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过去由于对美术课不重视,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适宜美术教育,因此美术课的评价作用长期被忽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评价是促进教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正确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善自己的工作。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否真正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主动的参与式学习为出发点,课堂中简短的表扬、鼓励的眼神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要将考试成绩或某一次作业效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平时的学习,选取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如学生的自我评价、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多种形式的作业评价等。如建立美术档案袋,将一学期的学习成果积累起来,由自己挑选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之间进行评比,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对自己也有全新的认识。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新课程改革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有效开发与整合教材,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程突出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及弹性力度,为教学留有更多可支配的余地,为教师潜能的发挥开拓广阔的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采用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现代美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例如,在《鱼儿游游》一课中,教材只介绍绘画、剪贴、泥贴等作业形式,有的教师进一步开发教材,对课程二度设计,用乒乓球制作会游的鱼,还有的让学生把自己打扮成一条鱼。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拿到任何一本教科书,都必须首先研究教材的内容学生是否感兴趣,并对课程进行原则性的构思、独具匠心地开发、巧妙地设计、综合性地整合,体现教学的创造性、趣味性、新颖性、生成性。
总之,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为美术教学服务。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领学生从教科书中走出来,从课堂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到社会大环境中学习美术,体验美术的无穷魅力。